一种新式欧式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667发布日期:2018-09-14 23:49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式欧式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况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

欧式电动葫芦采用C型结构,具有重量轻,运行平稳的优点,但是欧式电动葫芦的电机、减速机和卷筒三者放置在同一侧,这样使得欧式电动葫芦的重心位置不在主梁的正下方,需要在另外一侧增加配种块或者使用反滚轮来保证电动葫芦的重心位置不会造成电动葫芦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的情况。

但是采用配重块或者反滚轮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时需要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或者调节反滚轮的位置,安装时比较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采用完成电动葫芦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式欧式电动葫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欧式电动葫芦调节的重心位置调节不方便,安装时繁琐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挂板和右挂板,左挂板和右挂板之间经L型状的连接板连接固定,左挂板和右挂板之间可转动的设有卷筒,卷筒内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左端可转动的贯穿左挂板置于左挂板左方且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右侧连接有电机,转动轴的右端可转动的贯穿右挂板且置于右挂板的右方,左挂板上端固定有第一承重管,右挂板上端固定有第二承重管。

优选的,所述左挂板和右挂板后侧固定有电气箱。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右端设有起身旋转限位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重管和第二承重管的上方设有小车运动部分,小车运行部分别与第一承重管和第二承重管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卷筒放置在主梁的下方,解决了欧式电动葫芦安装配重块或者反滚轮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挂板1和右挂板2,左挂板1和右挂板2之间经L型状的连接板3连接固定,左挂板1和右挂板2之间可转动的设有卷筒4,卷筒4内固定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左端可转动的贯穿左挂板1置于左挂板1左方且连接有减速机6,减速机6的右侧连接有电机7,转动轴5的右端可转动的贯穿右挂板2且置于右挂板2的右方,左挂板1上端固定有第一承重管8,右挂板2上端固定有第二承重管9。

优选的,所述左挂板1和右挂板2后侧固定有电气箱10。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5的右端设有起身旋转限位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重管8和第二承重管9的上方设有小车运动部分,小车运行部分别与第一承重管8和第二承重管9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小车部分分别与第一承重管8和第二承重管9连接,此时卷筒4位于小车运行部分的中心处,卷筒4内固定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左端可转动贯穿左挂板1连接有减速机6,减速机6的右侧连接有电机7,转动轴5的右端可转动的贯穿右挂板2,此时,卷筒4、减速机6和电机7三者的重心位于中心位置,将设备挂在主梁上,使得本设备的重心在主梁的正下方,这样就减少了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或者安装反滚轮的过程,使得整个设备安装方便,极大程度上节约安装的时间,并且设备的重心在主梁的正下方,减少了设备对主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3采用L型状,不仅方便连接板的固定,同时L型状的连接板可以承受的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卷筒4安装在主梁的下方,使得重心位置位于主梁的正下方,安装方便快捷;2)无需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或者安装反滚轮,减少了安装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卷筒放置在主梁的下方,解决了欧式电动葫芦安装配重块或者反滚轮繁琐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