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379发布日期:2018-09-14 23:4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顶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顶上的轿顶轮是起引导曳引机或主机上的钢丝绳作用,一般布置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或者布置在轿厢顶部另设的梁上,曳引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和轿顶轮后固定在轿厢绳头板上,从而带动电梯轿厢上下运动。

现有技术中的轿顶轮悬挂装置,钢丝绳直接挂在绳轮上,钢丝绳在曳引机的作用下运动,它用防尘罩来进行挡绳,由于强度不易保证,可能会出现钢丝绳的跳动,改变钢丝绳的方向,从而造成电梯轿厢侧倾,导致轿厢导靴与导轨之间偏离设定位置,出现一边接触一边间隙增大的情况,增加了轿厢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使得轿厢导靴的磨损加大,电梯运行时噪音及振动增加,同时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其具有可防止钢丝绳跳动,避免钢丝绳与轿顶轮的环形槽之间脱离,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包括罩体以及轿顶轮,轿顶轮回转连接在罩体的内部,轿顶轮的外圆表面开设有若干环形槽,罩体的顶端两侧相对轿顶轮垂直切线的位置开设有穿过孔,轿顶轮下半圆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平行相对的防跳杆,防跳杆的直线方向与轿顶轮的轴线方向相平行,防跳杆包括位于两端的螺纹段以及位于中间位置的光滑段,光滑段相对轿顶轮外圆表面设置,光滑段的长度相较于轿顶轮的轴向长度较长,防跳杆的螺纹段穿过罩体相对的侧壁露出,罩体上设置有调节防跳杆与轿顶轮之间间距的腰型孔,防跳杆伸出罩体的螺纹段上旋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轿顶轮下半圆的圆周方向设置防跳杆,从而将钢丝绳限制在轿顶轮的环形槽中,从而防止钢丝绳在运动的时候产生的跳动,导致钢丝绳与环形槽之间脱离,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跳杆位于罩体内部的部位上回转连接有套管,套管套装在防跳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管回转连接在防跳杆上,从而减小防跳杆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长时间的摩擦造成钢丝绳的断裂,从而产生危险,增加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段一端伸出罩体的外侧,另一端位于罩体的内部,光滑段的直径相较于螺纹段的外径较小,套管两端与罩体相对壁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螺纹段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滑段的直径比螺纹段的直径较小,从而方便将防跳杆从罩体内抽出,方便对防跳杆进行更换以及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块的外形为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边形,从而方便转动限位块,是转动块能对套环的轴向两端进行限制,防止套管发生轴向的窜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管的长度方向外圆表面开设有与轿顶轮上环形槽相对的沟槽,沟槽与环形槽的外形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沟槽将钢丝绳限制沟槽与环形槽内,从而防止钢丝绳在移动的时候发生跳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管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角,减小套管的两端的面积,从而使套管与限位块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是套管转动的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朝向轿顶轮的轴线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朝向轿顶轮的轴线方向,从而减短对防跳杆位置调节的距离,并且方便对防跳杆位置的调节,使调节防跳杆与轿顶轮之间的位置更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罩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降噪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降噪孔,是轿顶轮转动时的噪音从降噪孔中排出,从而减小罩体内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罩体由板材弯折而成,罩体的内部表面设置有网格状的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板材弯折而成,从而减轻罩体的重量,通过筋板来加强罩体的结构强度,使其满足罩体所要求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罩体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穿过孔大小的防咬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咬入板,从而减小穿过孔的大小,防止钢丝绳带着异物进入到轿顶轮中,造成钢丝绳与轿顶轮之间分离,造成危险,从而增加电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轿顶轮下半圆的圆周方向设置防跳杆,从而将钢丝绳限制在轿顶轮的环形槽中,从而防止钢丝绳在运动的时候产生的跳动,导致钢丝绳与环形槽之间脱离,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的优点;

2、通过套管回转连接在防跳杆上,从而减小防跳杆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长时间的摩擦造成钢丝绳的断裂,从而产生危险,增加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3、通过光滑段的直径比螺纹段的直径较小,从而方便将防跳杆从罩体内抽出,方便对防跳杆进行更换以及维护;

4、通过开设降噪孔,是轿顶轮转动时的噪音从降噪孔中排出,从而减小罩体内的噪音;

5、通过设置防咬入板,从而减小穿过孔的大小,防止钢丝绳带着异物进入到轿顶轮中,造成钢丝绳与轿顶轮之间分离,造成危险,从而增加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轿顶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梯轿顶轮装置中罩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梯轿顶轮装置中罩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防跳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罩体顶端穿过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座与清扫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11、上罩体;111、穿过孔;12、下罩体;13、筋板;14、降噪孔;15、腰型孔;2、轿顶轮;21、环形槽;3、钢丝绳;4、防跳杆;41、杆本体;411、螺纹段;412、光滑段;42、套管;421、沟槽;43、限位块;44、锁紧螺母;5、防咬入板;51、长圆槽;6、安装座;61、卡槽;611、螺纹孔;62、挡块;63、紧固螺栓;7、清扫刷;71、座板;72、钢丝刷毛;7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罩体1,其中罩体1包括分体式的一端开口的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内部中空的罩体1。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均由板材弯折而成,在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呈网格状的筋板13,筋板13固定在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的相对的表面上。通过筋板13,从而增加罩体1的结构强度。

在罩体1的内部,回转连接有轿顶轮2,轿顶轮2的轴向两端回转连接在下罩体12相对的侧壁上。在轿顶轮2的圆周表面开设有若干排环形槽21。在环形槽21内绕有钢丝绳3,钢丝绳3为多根且绕在并排设置的环形槽21内。

在上罩体11的顶端,相对轿顶轮2的垂直切线的位置开设有供钢丝绳3穿过的穿过孔111,通过穿过孔111将绕在轿顶轮2上的钢丝绳3从罩体1中穿出。

在上罩体11和下罩体1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降噪孔14,通过降噪孔14将罩体1内部因轿顶轮转动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从而减小轿顶轮2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2所示,在轿顶轮2的下半圆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四根防跳杆4,其中防跳杆4相互平行设置,且防跳杆4的长度方向与轿顶轮2的轴向方向平行。防跳杆4固定在下罩体12相对的壁板的中间位置。

如图3、图4所示,防跳杆4包括杆本体41,在杆本体4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段411,在螺纹段411之间为光滑段412,其中光滑段412的长度相较于轿顶轮2的轴向长度较长,且光滑段412的直径相较于螺纹段411的外径较小。位于杆本体41两端的螺纹段411一端穿过下罩体12的侧壁露出,另一端位于下罩体12的内部。

如图2所示,在下罩体12上开设有供螺纹段411穿过的腰型孔15,腰型孔15的长度方向朝向轿顶轮2的中轴线方向。通过腰型孔15,从而调节杆本体41与轿顶轮2之间的间距。在杆本体41中螺纹段411穿过下罩体12的壁板的一端,在螺纹段411上旋有锁紧螺母44,通过锁紧螺母44与方条杆螺纹段411之间的配合,从而将杆本体41的固定在下罩体12的相对的壁板的中间位置。

如图3、图4所示,在杆本体41的光滑段的表面,套设有光滑的套管42,套管42与杆本体41回转连接,其中套管42的长度相较于轿顶轮2的轴向长度较长。在套管42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圆环状的沟槽421,其中沟槽421相对于轿顶轮2上的环形槽21设置,且沟槽421的外形与环形槽21的外形相匹配。在套管42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倒角,在套管42与下罩体12的壁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块43,限位块43套装在杆本体41上,并螺纹连接在杆本体41上的螺纹段411上。其中限位块43的外形在本实施例中为六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等多边形。

如图5、图6所示,在上罩体11的顶端位于穿过孔111中间的位置设置有镜像相对的防咬入板5,防咬入板5一端固定在上罩体11顶端外侧的侧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位于穿过孔111的上方,其中防咬入板5的自由端与穿过孔111相对防咬入板5的壁板之间形成共钢丝绳3穿过的间隙,其间距大小使钢丝绳3与防咬入板5的自由端之间留有5-6mm的间距。在防咬入板5固定在上罩体11的一端,防咬入板5上开设有长圆槽51,长圆槽51的长度方向朝向防咬入板5的自由端并垂直于防咬入板5的自由端。

在防咬入板5的自由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垂直于防咬入板5的表面。在安装座6朝向钢丝绳3的一侧,开设有呈水平状的“T”形的安装卡槽61,安装卡槽61的槽口朝向钢丝绳3方向。在安装卡槽61内,插接有清扫刷7。在安装座6相对安装卡槽61的侧壁上,设置有将清扫刷7固定在安装卡槽61内的紧固螺栓63,紧固螺栓穿过安装座6的壁板与清扫刷7相抵触,在安装座6的壁板上开设有共紧固螺栓63穿过且螺纹连接的螺纹孔611。

清扫刷7包括插接在安装卡槽61内的座板71以及位于座板71朝向安装卡槽61槽口一侧表面的钢丝刷毛72,钢丝刷毛72一端固定在座板71上,另一端与钢丝绳3相抵触。在安装座6的一端,设置有挡块62,通过挡块62将安装卡槽61的一端封闭。在清扫刷7的座板71远离挡块6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3,把手73固定在座板71上,通过把手73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将清扫刷7从安装卡槽61内抽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