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物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0140发布日期:2018-11-13 23:1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物流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货运穿梭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物流小车。



背景技术:

穿梭车也叫物流小车,是用来进行存取装卸货物,例如物流专用周转箱、纸箱包装货物等,也可用来从仓储货架的各个水平层移入或移出货物,还可以用于对货物进行集中或分拣。目前使用的穿梭车大部分都是使用电力来驱动电机进行工作的,因此如何保证穿梭车的有效续航是一个大问题,当前的穿梭车一部分采用人工充电方式,当穿梭车电力快耗尽之时,人工利用充电器拉线进行插头式的充电,此种充电方式效率低下,且耗时耗力,同时行走和搬运的方式很难实现自动化搬运并且精准实现各个动作,并且结构较为复杂且体积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电力不足时可实现拖拽从而进行位置复位的新型智能物流小车。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物流小车,包括车体,托架、红外探头、防撞条、固定拉手和车轮,所述托架设在车体的两侧,所述红外探头为两个且分别设在车体的尾部的两侧,所述防撞条安装在车体的尾部且位于红外探头之间,所述固定拉手安装在车体底部,所述车轮位于车体的底部两侧,所述托架位于车体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条为橡胶板。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条与车体之间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多条防撞加强筋。

作为优选,相邻防撞加强筋之间间距为0.3-0.5米。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探头的长度大于防撞条的长度。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智能小车的电量不足时,则通过在轨道架上的其他新型只能小车,靠近车体,同时可以在新型智能小车上增设勾爪,从而通过勾爪对前面的新型智能小车的固定拉手进行拖拽,并且红外探头可以及时感知后车的位置,从而进行主动的靠近和距离控制,同时还可以直接采用叉车将新型智能小车进行举升,即在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撞加强筋,叉车的前叉可以直接探入相邻的防撞加强筋之间,从而对新型智能小车进行托举,同时防撞加强筋还可以实现防滑可以固定位置的效果,使得整个新型智能小车在搬运时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智能物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智能物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智能物流小车的主视图。

附图说明:1、车体,2、托架,3、红外探头,4、防撞条,5、固定拉手,6、车轮,7、防撞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新型智能物流小车,包括车体1,托架2、红外探头3、防撞条4、固定拉手5和车轮6,所述托架2设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红外探头3为两个且分别设在车体1的尾部的两侧,所述防撞条4安装在车体1的尾部且位于红外探头3之间,所述固定拉手5安装在车体1底部,所述车轮6位于车体1的底部两侧,所述托架2位于车体1的两侧。

所述防撞条4为橡胶板。

所述防撞条4与车体1之间转动配合。

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多条防撞加强筋7。

相邻防撞加强筋7之间间距为0.3-0.5米。

所述红外探头3的长度大于防撞条4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时,当新型智能小车的电量不足时,则通过在轨道架上的其他新型只能小车,靠近车体,同时可以在新型智能小车上增设勾爪,从而通过勾爪对前面的新型智能小车的固定拉手进行拖拽,并且红外探头可以及时感知后车的位置,从而进行主动的靠近和距离控制,同时还可以直接采用叉车将新型智能小车进行举升,即在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撞加强筋,叉车的前叉可以直接探入相邻的防撞加强筋之间,从而对新型智能小车进行托举,同时防撞加强筋还可以实现防滑可以固定位置的效果,使得整个新型智能小车在搬运时保持稳定。

以上述依据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