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吊臂副臂工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1059发布日期:2018-10-09 22: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吊臂副臂工作机构。



背景技术:

吊臂是汽车起重机的关键部件,根据吊臂头部的吊钩的布置方式分为主吊钩和主吊钩加副吊钩样式。由于使用场合、市场定位、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主吊钩的样式主要应用在小吨位汽车起重机,主吊钩加副吊钩主要应用在大吨位汽车起重机。随着国内起重机市场的不断扩大,小吨位起重机也越来多的的出现了主吊钩+副吊钩的布置结构。

经过对国内普遍使用的吊臂头部的吊钩的布置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小吨位起重机吊臂头部的副臂工作机构普遍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安全隐患:1、由于以前的小型起重机没有副臂工作结构,造型设计没有参照,普遍存在外观造型单一,不美观。2、由于副臂工作结构不是很完善,存在起重机工作过程中出现脱绳的现象,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3、随着市场客户加装副臂工作结构的要求的出现,原有结构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防止脱绳,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自由加装的新型吊臂副臂工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吊臂副臂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滑轮机构和副滑轮机构,副吊臂机构设置在主滑轮机构的右下端;主滑轮机构包括主吊臂,主吊臂右端设置有通槽,通槽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主滑轮,主吊臂下端向右延伸设置有辅助臂,辅助臂右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直通孔,两竖直通孔前后对称,主吊臂前端面下部设置有下套管。

所述的副吊臂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板、下板和立板,上板设置在立板的上端面,下板设置在立板的下端面,上板和下板上下对称,辅助臂右端卡设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上板和下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上板和下板上的第一通孔和辅助臂右端的两竖直通孔相对应,两竖直通孔内均设置销轴实现固定板与辅助臂的固定,立板右端面间隔设置有前臂和后臂,前臂和后臂前后对称,前臂前侧面设置有上套管,上套管和下套管在以前部的销轴的轴心为圆心的圆上,前臂和后臂之间设置有副滑轮和防护罩,防护罩套设在副滑轮外侧,防护罩的右侧板左侧面上设置有防滑件,防滑件呈左窄右宽,且左部设有与副滑轮上的吊绳相配合的防滑凹槽。

防护罩的前后两侧板均镂空设置。

所述的防滑凹槽上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所述的防滑件上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前臂和后臂均焊接固定在立板右端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防止钢丝绳脱落,设置了防护罩,钢丝绳不会从工作机构中滑出,消除工作机构的安全隐患;防护罩采用镂空设计,在不减少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工作机构的重量;副吊臂机构与主吊臂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当不需要安装副吊臂机构时,将后方的销轴拔出,旋转副钩机构至主吊臂前侧面,并用销钉穿住上套管和下套管,实现副吊臂机构撤离和固定,当需要安装副吊臂机构时,将穿在上套管和下套管内的销钉拔出,旋转副吊臂机构至主吊臂右端,并在后方的竖直通孔内插入销轴对副吊臂机构固定,副吊臂机构自由加装的设置扩大起重机的使用范围;副吊臂机构设计充分考虑可维修性、工艺性,安装方便快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主滑轮;2、主吊臂;3、辅助臂;4、下套管;5、下板;6、前臂;7、上套管;8、副滑轮;9、防护罩;11、销轴; 13、后臂;14、固定板;15、右侧板;16、防滑件;17、吊绳;18、上板;20、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吊臂副臂工作机构,包括主滑轮1机构和副吊臂机构,副吊臂机构设置在主滑轮1机构的右下端;主滑轮1机构包括主吊臂2,主吊臂2右端设置有通槽,通槽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主滑轮1,主吊臂2下端向右延伸设置有辅助臂3,辅助臂3右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直通孔,两竖直通孔前后对称,主吊臂2前端面下部设置有下套管4;所述的副吊臂机构包括固定板14,固定板14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板18、下板5和立板20,上板18设置在立板20的上端面,下板5设置在立板20的下端面,上板18和下板5上下对称,辅助臂3右端卡设在上板18和下板5之间,上板18和下板5的上表面前后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上板18和下板5上的第一通孔和辅助臂3右端的两竖直通孔相对应,两竖直通孔内均设置销轴11实现固定板14与辅助臂3的固定,立板20右端面间隔设置有前臂6和后臂13,前臂6和后臂13前后对称,前臂6和后臂13均焊接固定在立板20右端面,前臂6前侧面设置有上套管7,上套管7和下套管4在以前部的销轴11的轴心为圆心的圆上,前臂6和后臂13之间设置有副滑轮8和防护罩9,防护罩9套设在副滑轮8外侧,防护罩9的前后两侧板均镂空设置,防护罩9采用镂空设计,在不减少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工作机构的重量,防护罩9用于防止钢丝绳脱落,设置了防护罩9,钢丝绳不会从工作机构中滑出,消除工作机构的安全隐患;防护罩9的右侧板15左侧面上设置有防滑件16,防滑件16上设有加强筋,防滑件16呈左窄右宽,且左部设有与副滑轮8上的吊绳17相配合的防滑凹槽,防滑凹槽上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副吊臂机构与主吊臂2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当不需要安装副吊臂机构时,将后方的销轴11拔出,旋转副钩机构至主吊臂2前侧面,并用销钉穿住上套管7和下套管4,实现副吊臂机构撤离和固定,当需要安装副吊臂机构时,将穿在上套管7和下套管4内的销钉拔出,旋转副吊臂机构至主吊臂2右端,并在后方的竖直通孔内插入销轴11对副吊臂机构固定,副吊臂机构自由加装的设置扩大起重机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副吊臂机构设计充分考虑可维修性、工艺性,安装方便快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