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7998发布日期:2018-12-25 20:3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陶瓷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分离膜,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市政水处理行业,具有膜通量大,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运行能耗及药剂清洗消耗低等特点,在市政污水MBR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工业废水去除悬浮物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平板陶瓷膜的制备采用粉体高压挤出成型工艺,挤出的生胚含水量大,胚体软,施力进行搬运会造成胚体变形,导致厚薄不均、平整度不均匀及弯曲特问题,导致烧成后的成品开裂、尺寸偏差大无法满足后续组装使用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触板、顶板和若干软管,所述接触板的材质为泡沫塑料,所述接触板上下贯穿设有若干小孔,所述顶板位于接触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上端面与操作装置连接,所述顶板的外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环绕接触板的上部设置,所述翻边的内侧与接触板的外侧之间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与接触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顶板的上端面与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真空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包括一水平部和一对倾斜部,所述水平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倾斜部连接,所述倾斜部起始于水平部的侧面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倾斜部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小孔均匀等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泡沫塑料板长度为650~700mm,宽度为120~130mm,厚度为20~22mm,小孔的直径为10~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真空装置吸附转移代替高压挤出成型,有效避免原胚变形、厚薄不均的问题,保持产品表面清洁,且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接触板

2顶板

201水平部

202倾斜部

3软管

4小孔

5翻边

6密封层

7空腔

8负压真空装置

9操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它包括接触板1、顶板2和若干软管3,所述接触板1的材质为泡沫塑料,所述接触板1上下贯穿设有若干小孔4,所述小孔4均匀等间隔分布,所述顶板2位于接触板1的上方,所述顶板2的上端面与操作装置9连接,所述顶板2为不锈钢薄板折弯焊接而成,所述顶板2的外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翻边5,所述翻边5环绕接触板1的上部设置,所述翻边5的内侧与接触板1的外侧之间设有密封层6,所述密封层6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且附着力强,所述顶板2的下端面与接触板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空腔7,所述顶板2的上端面与软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与负压真空装置8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顶板2包括一水平部201和一对倾斜部202,水平部201和倾斜部202注塑为一个整体,所述水平部20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倾斜部202连接,所述倾斜部202起始于水平部201的侧面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倾斜部202相互对称设置。

泡沫塑料板长度为650~700mm,宽度为120~130mm,厚度为20~22mm,小孔4的直径为10~12mm,泡沫塑料板长度优选为650mm,宽度优选为120mm,厚度优选为20mm。

具体实施时,平板陶瓷膜生胚转移装置可用来转移长度在500~650mm之间,宽度在100~120mm之间,厚度在6~8mm之间的平板陶瓷膜生胚。工作时,顶板2上装有操作装置9,先将转移装置整体接近陶瓷生胚,直至接触板1下端面接触陶瓷生胚,但不施加外力,启动负压真空装置8,陶瓷生胚在负压真空装置8作用下吸附到接触板1下端面上,转移装置连同陶瓷生胚一起转移到指定位置后,关闭负压真空装置8,去除给陶瓷生胚上施加的负压抽吸力,在生胚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落到托盘上,再将托盘运至下一道工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