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件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398发布日期:2018-12-05 19: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取件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件设备领域,尤其是取件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件加工好之后,没有专门的取件装置,都是靠人工取件。这种取件方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现有的人工取件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件顶升装置,通过气缸驱动轨道上升翻转,使得轨道形成一个倾斜角度,来实现加工好的工件,沿着轨道下滑。提高了取件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件顶升装置,包括支撑板、气缸、丝杆、螺母、导轨、工件和限位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导轨铰接,丝杆顶端与支撑板铰接,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让工件滑动的导轨,气缸的缸身上设有带穿孔的限位板,丝杆穿过限位板的穿孔,丝杆尾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无法穿过限位板上的穿孔。

具体地,所述导轨两端固定有导向板。

具体地,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两端与支撑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件顶升装置,通过气缸驱动轨道上升翻转,使得轨道形成一个倾斜角度,来实现加工好的工件,沿着轨道下滑。提高了取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导轨时的状态图;

图中1.支撑板,2.气缸,3.丝杆,4.螺母,5.导轨,6.工件,7.限位板,8.导向板,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导轨时的状态图。

一种取件顶升装置,包括支撑板1、气缸2、丝杆3、螺母4、导轨5、工件6和限位板7,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端与导轨5铰接,丝杆3顶端与支撑板1铰接,支撑板1上固定有用于让工件6滑动的导轨5,气缸2的缸身上设有带穿孔的限位板7,丝杆3穿过限位板7的穿孔,丝杆3尾端螺纹连接有螺母4,螺母4无法穿过限位板7上的穿孔。所述导轨5两端固定有导向板8。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固定板9,固定板9两端与支撑板1铰接。

如附图1所示,旋转螺母4,使得螺母4在丝杆3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限定丝杆3与气缸2的活塞杆同步上升的距离。初始状态时,气缸2的活塞杆未伸出,此时导轨5处于水平状态,将工件6放置到水平的导轨5之上。

如附图2所示,当要将工件6滑落取件时,启动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1往上移动,而与支撑板1连接的丝杆3也同样被带动往上移动。当丝杆3尾端的螺母4移动到限位板7上时,会因为限位板7的阻挡,而使得丝杆3无法继续上移。而此时气缸2的活塞杆继续上移,这样就造成了导轨5一端被无法上移的丝杆3拉扯,由于丝杆3和气缸2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支撑板1上,所以支撑板1与丝杆3连接的一端就会往下翻转,而与支撑板1固定的导轨5同样会往下翻转。此时导轨5上的工件6,就会沿着导轨5往下滑落,最后完成取件。而导轨5两侧的导向板8可以防止工件6从两侧掉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