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415发布日期:2018-12-18 21:1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属于物流运输托盘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

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运输物流的物品托送时,在运输较重的物体或距离较远时,可使用叉车运输,而在短距离或路途较长的情况下,叉车无法运输时,设备将无法快速运输至指定位置,而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运输,不仅大大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运输物流的物品托送时,在运输较重的物体或距离较远时,可使用叉车运输,而在短距离或路途较长的情况下,叉车无法运输时,设备将无法快速运输至指定位置,而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运输,不仅大大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其结构包括一号托盘挡板、左侧支撑脚杆、中部支撑脚杆、加强斜杆、液压移动轮装置、液压竖杆、右侧支撑脚杆、二号托盘挡板、托盘防滑凸块、支撑托盘平板,所述右侧支撑脚杆的上端焊接于支撑托盘平板下端的右侧,所述支撑托盘平台的上端装设于一号托盘挡板与二号托盘挡板的下端,所述托盘防滑凸块设有两个以上支撑托盘平台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托盘平台下端的左侧焊接于左侧支撑脚杆的上端,所述左侧支撑脚杆的右侧与中部支撑脚杆的左端通过加强斜杆相连接,所述中部支撑脚杆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支撑托盘平台下端的中部,所述加强斜杆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装设于支撑托盘平台下端的前后两侧,所述中部支撑脚杆的右端通过加强斜杆与右侧支撑脚杆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支撑脚杆与左侧支撑脚杆的前后两端焊接于液压移动轮装置的内壁,所述液压移动轮装置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的下端,所述液压竖杆的上端装设于支撑托盘平板下端的四端,所述液压移动轮装置包括支撑防护外壳、左侧传动杆机构、滚轮支撑机构、连接绳、固定限位凸块、滚珠凹槽块、中部感应机构、移动滚珠、凹槽凸块、连接支撑机构、右侧传动杆机构、上传动固定机构,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下端的中部,所述液压竖杆的外表面贯穿于支撑防护外壳上端的中部,所述支撑防护外壳内壁的上端装设于上传动固定机构上端的左右两端,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左侧传动杆机构与右侧传动杆机构的上端,所述左侧传动杆机构的下端间隙配合于滚轮支撑机构上端的右侧,所述滚轮支撑机构的下端右侧间隙配合于中部感应机构上端的左侧,所述中部感应机构上端的右侧通过连接绳与连接支撑机构下端的左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机构的上端间隙配合于右侧传动杆机构的下端,所述中部感应机构的下端焊接于滚珠凹槽块的上端,所述滚珠凹槽块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移动滚珠,所述凹槽凸块设有两个且焊接于滚珠凹槽块的左右两端,所述凹槽凸块的外表面间隙配合于支撑防护外壳内壁的左右两端,所述凹槽凸块的下端装设于固定限位凸块的上端,所述固定限位凸块装设于支撑防护外壳下端的内壁,所述滚轮支撑机构与连接支撑机构的内部设有连接绳。

进一步地,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由左侧减震弹簧、左侧T型固定块、右侧T型固定块、右侧减震弹簧、延伸支撑杆、中部双向导板组成,所述延伸支撑杆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的下端,所述延伸支撑杆的下端焊接于中部双向导板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液压竖杆左右两端的下端装设于左侧减震弹簧与右侧减震弹簧的上端,所述右侧减震弹簧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右侧T型固定块左侧的上端,所述右侧T型固定块右侧的上端焊接于支撑防护外壳上端的右侧,所述支撑防护外壳上端的左侧装设于左侧T型固定块左端的上端,所述左侧T型固定块的右侧上端机械连接于左侧减震弹簧的下端,所述中部双向导板下端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于左侧传动杆机构与右侧传动杆机构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传动杆机构由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左杆固定连接块、竖杆限位滑轮、限位推动竖杆、三号支撑杆组成,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上端机械连接于中部双向导板下端的左侧,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于二号支撑杆的上端,所述二号支撑杆前端的中部通过三号支撑杆与一号支撑杆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左杆固定连接块的上端,所述左杆固定连接块的下端焊接于限位推动竖杆的上端,所述限位推动竖杆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竖杆限位滑轮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支撑机构由上绳固定块、一号绳滑轮、第一支撑凸块、二号绳滑轮、横板支撑轮、固定卡横板、下绳固定块、凸块固定滚轮、第二支撑凸块组成,所述第二支撑凸块的左端焊接于凸块固定滚轮的右侧,所述凸块固定滚轮的上端装设于第一支撑凸块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凸块左侧的上端焊接于上绳固定块的右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绳固定块的左侧通过连接绳与下绳固定块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一号绳滑轮与二号绳滑轮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所述下绳固定块的下端焊接于固定卡横板的上端,所述固定卡横板的下端间隙配合横板支撑轮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卡横板上侧的右端间隙配合于中部感应机构的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传动杆机构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右杆固定连接块、限位竖杆轮、垂直竖杆组成,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机械连接于中部双向导板下端的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装设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机械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前端的中部通过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装设于右杆固定连接块的上端,所述右杆固定连接块的下端焊接于垂直竖杆的上端,所述垂直竖杆的左右两端间隙配合于限位竖杆轮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撑机构由四号绳滑轮、三号绳滑轮、竖限位连接杆、支撑平衡导板、双向连接导板、感应平衡导板、限位固定轮、绳连接块、五号绳滑轮组成,所述感应平衡导板前端通过双向连接导板与支撑平衡导板前端的右侧相连接,所述支撑平衡导板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竖限位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竖限位连接杆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固定轮,所述竖限位连接杆右侧的下端焊接于绳连接块的左端,所述绳连接块的右侧通过连接绳与三号绳滑轮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四号绳滑轮与五号绳滑轮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所述五号绳滑轮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绳与中部感应机构的右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感应机构由连接推板、推板支撑长杆、左侧固定卡块、右侧固定卡块组成,所述左侧固定卡块的右端焊接于推板支撑长杆的左端,所述推板支撑长杆的下端装设于连接推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推板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滚珠凹槽块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板支撑长杆的右端焊接于右侧固定卡块的左端,所述右侧固定卡块的下端通过连接绳与五号绳滑轮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左侧固定卡块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固定卡横板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防护外壳的外表面焊接于左侧支撑脚杆与右侧支撑脚杆外表面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防护外壳采用全钢材质,具有坚硬、耐磨的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竖杆设有四个且两两相互平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在需要使用设备进行物流物品运输时,工作人员应先将物品摆放至支撑托盘平板上,并通过一号托盘挡板与二号托盘挡板固定其物品,而托盘防滑凸块将会有利于物品的固定,在物品达到一定的重量时支撑托盘平板将会向下运动,从而由带动液压竖杆向下运动,在液压竖杆向下运动时将会带动延伸支撑杆与中部双向导板向下运动,在中部双向导板的带动下,一号支撑杆与第三连接杆将会正常向左倾斜,而一号支撑杆将会在三号支撑杆的带动与限制下使其二号支撑杆向下运动,此时,左杆固定连接块与限位推动竖杆将会在竖杆限位滑轮的限位下向下运动,从而推动第二支撑凸块向下运动,而第二支撑凸块将会带动凸块固定滚轮与第一支撑凸块顺时针转动,而第一支撑凸块将会拉动连接绳沿着一号绳滑轮与二号绳滑轮运动,在连接绳的带动下,下绳固定块与固定卡横板将会在横板支撑轮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从而使其固定卡横板与左侧固定卡块相分离,而第三连接杆最终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杆向下运动,使其垂直竖杆在限位竖杆轮的限位下向下运动,垂直竖杆将会推动感应平衡导板向上倾斜,从而最终使其竖限位连接杆在限位固定轮的限位下向下运动,而连接绳在四号绳滑轮与三号绳滑轮和五号绳滑轮的限制下拉动右侧固定卡块向下运动,此时连接推板与推板支撑长杆将会向下运动,从而使其滚珠凹槽块与移动滚珠向下运动,从而使其移动滚珠能够提供设备的移动: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液压移动轮装置,在设备需要运输物流物品且距离较近路途较长,而无法使用叉车时,可使设备能够快速将物流物品运输至指定位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且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的液压移动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的液压移动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移动轮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一号托盘挡板-1、左侧支撑脚杆-2、中部支撑脚杆-3、加强斜杆-4、液压移动轮装置-5、液压竖杆-6、右侧支撑脚杆-7、二号托盘挡板-8、托盘防滑凸块-9、支撑托盘平板-10、支撑防护外壳-501、左侧传动杆机构-502、滚轮支撑机构-503、连接绳-504、固定限位凸块-505、滚珠凹槽块-506、中部感应机构-507、移动滚珠-508、凹槽凸块-509、连接支撑机构-510、右侧传动杆机构-511、上传动固定机构-512、左侧减震弹簧-5121、左侧T型固定块-5122、右侧T型固定块-5123、右侧减震弹簧-5124、延伸支撑杆-5125、中部双向导板-5216、一号支撑杆-5021、二号支撑杆-5022、左杆固定连接块-5023、竖杆限位滑轮-5024、限位推动竖杆-5025、三号支撑杆-5026、上绳固定块-5031、一号绳滑轮-5032、第一支撑凸块-5033、二号绳滑轮-5034、横板支撑轮-5035、固定卡横板-5036、下绳固定块-5037、凸块固定滚轮-5038、第二支撑凸块-5039、第一连接杆-5111、第二连接杆-5112、第三连接杆-5113、第四连接杆-5114、右杆固定连接块-5115、限位竖杆轮-5116、垂直竖杆-5117、四号绳滑轮-5101、三号绳滑轮-5102、竖限位连接杆-5103、支撑平衡导板-5104、双向连接导板-5105、感应平衡导板-5106、限位固定轮-5107、绳连接块-5108、五号绳滑轮-5109、连接推板-5071、推板支撑长杆-5072、左侧固定卡块-5073、右侧固定卡块-50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其结构包括一号托盘挡板1、左侧支撑脚杆2、中部支撑脚杆3、加强斜杆4、液压移动轮装置5、液压竖杆6、右侧支撑脚杆7、二号托盘挡板8、托盘防滑凸块9、支撑托盘平板10,所述右侧支撑脚杆7的上端焊接于支撑托盘平板下端的右侧,所述支撑托盘平台10的上端装设于一号托盘挡板1与二号托盘挡板8的下端,所述托盘防滑凸块9设有两个以上支撑托盘平台10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托盘平台10下端的左侧焊接于左侧支撑脚杆2的上端,所述左侧支撑脚杆2的右侧与中部支撑脚杆3的左端通过加强斜杆4相连接,所述中部支撑脚杆3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支撑托盘平台10下端的中部,所述加强斜杆4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装设于支撑托盘平台10下端的前后两侧,所述中部支撑脚杆3的右端通过加强斜杆4与右侧支撑脚杆7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支撑脚杆7与左侧支撑脚杆2的前后两端焊接于液压移动轮装置5的内壁,所述液压移动轮装置5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6的下端,所述液压竖杆6的上端装设于支撑托盘平板10下端的四端,所述液压移动轮装置5包括支撑防护外壳501、左侧传动杆机构502、滚轮支撑机构503、连接绳504、固定限位凸块505、滚珠凹槽块506、中部感应机构507、移动滚珠508、凹槽凸块509、连接支撑机构510、右侧传动杆机构511、上传动固定机构512,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512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6下端的中部,所述液压竖杆6的外表面贯穿于支撑防护外壳501上端的中部,所述支撑防护外壳501内壁的上端装设于上传动固定机构512上端的左右两端,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512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左侧传动杆机构502与右侧传动杆机构511的上端,所述左侧传动杆机构502的下端间隙配合于滚轮支撑机构503上端的右侧,所述滚轮支撑机构503的下端右侧间隙配合于中部感应机构507上端的左侧,所述中部感应机构507上端的右侧通过连接绳504与连接支撑机构510下端的左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机构510的上端间隙配合于右侧传动杆机构511的下端,所述中部感应机构507的下端焊接于滚珠凹槽块506的上端,所述滚珠凹槽块506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移动滚珠508,所述凹槽凸块509设有两个且焊接于滚珠凹槽块506的左右两端,所述凹槽凸块509的外表面间隙配合于支撑防护外壳501内壁的左右两端,所述凹槽凸块509的下端装设于固定限位凸块505的上端,所述固定限位凸块505装设于支撑防护外壳501下端的内壁,所述滚轮支撑机构503与连接支撑机构510的内部设有连接绳504,所述上传动固定机构512由左侧减震弹簧5121、左侧T型固定块5122、右侧T型固定块5123、右侧减震弹簧5124、延伸支撑杆5125、中部双向导板5216组成,所述延伸支撑杆5125的上端焊接于液压竖杆6的下端,所述延伸支撑杆5125的下端焊接于中部双向导板5216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液压竖杆6左右两端的下端装设于左侧减震弹簧5121与右侧减震弹簧5124的上端,所述右侧减震弹簧5124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右侧T型固定块5123左侧的上端,所述右侧T型固定块5123右侧的上端焊接于支撑防护外壳501上端的右侧,所述支撑防护外壳501上端的左侧装设于左侧T型固定块5122左端的上端,所述左侧T型固定块5122的右侧上端机械连接于左侧减震弹簧5121的下端,所述中部双向导板5216下端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于左侧传动杆机构502与右侧传动杆机构511的上端,所述左侧传动杆机构502由一号支撑杆5021、二号支撑杆5022、左杆固定连接块5023、竖杆限位滑轮5024、限位推动竖杆5025、三号支撑杆5026组成,所述一号支撑杆5021的上端机械连接于中部双向导板5216下端的左侧,所述一号支撑杆5021的下端活动连接于二号支撑杆5022的上端,所述二号支撑杆5022前端的中部通过三号支撑杆5026与一号支撑杆5021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杆5022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左杆固定连接块5023的上端,所述左杆固定连接块5023的下端焊接于限位推动竖杆5025的上端,所述限位推动竖杆5025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竖杆限位滑轮5024的外表面,所述滚轮支撑机构503由上绳固定块5031、一号绳滑轮5032、第一支撑凸块5033、二号绳滑轮5034、横板支撑轮5035、固定卡横板5036、下绳固定块5037、凸块固定滚轮5038、第二支撑凸块5039组成,所述第二支撑凸块5039的左端焊接于凸块固定滚轮5038的右侧,所述凸块固定滚轮5038的上端装设于第一支撑凸块5033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凸块5033左侧的上端焊接于上绳固定块5031的右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绳固定块5031的左侧通过连接绳504与下绳固定块5037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一号绳滑轮5032与二号绳滑轮5034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504,所述下绳固定块5037的下端焊接于固定卡横板5036的上端,所述固定卡横板5036的下端间隙配合横板支撑轮5035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卡横板5036上侧的右端间隙配合于中部感应机构507的左端,所述右侧传动杆机构511由第一连接杆5111、第二连接杆5112、第三连接杆5113、第四连接杆5114、右杆固定连接块5115、限位竖杆轮5116、垂直竖杆5117组成,所述第三连接杆5113的上端机械连接于中部双向导板5216下端的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杆5113的下端装设于第二连接杆511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5112的下端机械连接于第一连接杆5111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杆5111前端的中部通过第四连接杆5114与第三连接杆5113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11的下端装设于右杆固定连接块5115的上端,所述右杆固定连接块5115的下端焊接于垂直竖杆5117的上端,所述垂直竖杆5117的左右两端间隙配合于限位竖杆轮5116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支撑机构510由四号绳滑轮5101、三号绳滑轮5102、竖限位连接杆5103、支撑平衡导板5104、双向连接导板5105、感应平衡导板5106、限位固定轮5107、绳连接块5108、五号绳滑轮5109组成,所述感应平衡导板5106前端通过双向连接导板5105与支撑平衡导板5104前端的右侧相连接,所述支撑平衡导板5104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竖限位连接杆5103的上端,所述竖限位连接杆5103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固定轮5107,所述竖限位连接杆5103右侧的下端焊接于绳连接块5108的左端,所述绳连接块5108的右侧通过连接绳504与三号绳滑轮5102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四号绳滑轮5101与五号绳滑轮5109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504,所述五号绳滑轮5109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绳504与中部感应机构507的右端相连接,所述中部感应机构507由连接推板5071、推板支撑长杆5072、左侧固定卡块5073、右侧固定卡块5074组成,所述左侧固定卡块5073的右端焊接于推板支撑长杆5072的左端,所述推板支撑长杆5072的下端装设于连接推板5071的上端,所述连接推板5071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滚珠凹槽块506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板支撑长杆5072的右端焊接于右侧固定卡块5074的左端,所述右侧固定卡块5074的下端通过连接绳504与五号绳滑轮5109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左侧固定卡块5073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固定卡横板5036的上侧,所述支撑防护外壳501的外表面焊接于左侧支撑脚杆2与右侧支撑脚杆7外表面的下端,所述支撑防护外壳501采用全钢材质,具有坚硬、耐磨的特性,所述液压竖杆6设有四个且两两相互平行。

本专利所述的移动滚珠508通过锻打、旋压、轧制和铸造等方式生成的一种球状形铁合金耐磨体,它是当今粉碎工业矿山用球,水泥用球等最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使用,工作人员应先确认带有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且液压移动轮装置5是否损坏,在确认无问题后,将可正常使用本设备,在需要使用设备进行物流物品运输时,工作人员应先将物品摆放至支撑托盘平板10上,并通过一号托盘挡板1与二号托盘挡板8固定其物品,而托盘防滑凸块9将会有利于物品的固定,在物品达到一定的重量时支撑托盘平板10将会向下运动,从而由带动液压竖杆6向下运动,在液压竖杆6向下运动时将会带动延伸支撑杆5125与中部双向导板5216向下运动,在中部双向导板5216的带动下,一号支撑杆5021与第三连接杆5113将会正常向左倾斜,而一号支撑杆5021将会在三号支撑杆5026的带动与限制下使其二号支撑杆5022向下运动,此时,左杆固定连接块5023与限位推动竖杆5025将会在竖杆限位滑轮5024的限位下向下运动,从而推动第二支撑凸块5039向下运动,而第二支撑凸块5039将会带动凸块固定滚轮5038与第一支撑凸块5033顺时针转动,而第一支撑凸块5033将会拉动连接绳504沿着一号绳滑轮5032与二号绳滑轮5034运动,在连接绳504的带动下,下绳固定块5037与固定卡横板5036将会在横板支撑轮5035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从而使其固定卡横板5036与左侧固定卡块5073相分离,而第三连接杆5113最终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杆5111向下运动,使其垂直竖杆5117在限位竖杆轮5116的限位下向下运动,垂直竖杆5117将会推动感应平衡导板5106向上倾斜,从而最终使其竖限位连接杆5103在限位固定轮5107的限位下向下运动,而连接绳504在四号绳滑轮5101与三号绳滑轮5102和五号绳滑轮5109的限制下拉动右侧固定卡块5074向下运动,此时连接推板5071与推板支撑长杆5072将会向下运动,从而使其滚珠凹槽块506与移动滚珠508向下运动,从而使其移动滚珠508能够提供设备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运输物流的物品托送时,在运输较重的物体或距离较远时,可使用叉车运输,而在短距离或路途较长的情况下,叉车无法运输时,设备将无法快速运输至指定位置,而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运输,不仅大大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较为不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液压移动轮装置,在设备需要运输物流物品且距离较近路途较长,而无法使用叉车时,可使设备能够快速将物流物品运输至指定位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且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