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246发布日期:2019-02-15 19:4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



背景技术:

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基布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称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

在生产防水卷材时,第一道工序是将基布卷绕在放布辊上,通过放布辊转动放布;继而基布移动到浸油槽、涂油槽、烘干机等工序。

现有技术中放布辊有一个,当一卷基布放完后,需要停机更换下一卷,但中途需要耽搁较长时间,降低了生产防水卷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该装置具有提高生产防水卷材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放布辊以及位于放布辊一端的用于驱动放布辊转动的电机,所述放布辊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机架包括多个支柱和设于支柱的用于安装放布辊的框体,所述框体分为分别安装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辊体位于第二辊体朝向基布移动方向的侧方,所述第一框体上下滑移连接于支柱,所述第一框体的下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框体上升或下降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布绕在放布辊上,电机驱动放布辊转动,放布辊放布;当第一辊体在放布时,第二辊体提前卷好基布,当第一辊体上的基布放完后,即让第二辊体接着放基布;然后气缸驱动第一框体和第一辊体下降,以便在第一辊体上再次提前卷好基布,且卷好的基布不对第二辊体放布造成阻挡;当第二辊体放完后,气缸再驱动第一框体上升回位,即让第一辊体接着放布;一卷基布与下一卷基布之间放布的间断时间大大缩减,提高了生产防水卷材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柱分为第一支柱和支撑第二框体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贯穿第一框体且与第一框体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设有挡块,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抵接于挡块时,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柱贯穿第一框体且与第一框体滑移连接,使第一框体和第一辊体能稳定升降;挡块具有定位效果,减少了因气缸驱动第一框体上升幅度过大而导致第一框体脱离第一支柱的情况,提高了第一框体回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靠近第一框体中部的连接杆;所述气缸固定于地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上且连接于连接杆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气缸对第一框体施加的驱动力更均匀,第一框体升降更为平稳。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设有固定于地面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外杆以及连接于连接杆下表面且套接于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外杆设有贯穿外杆内外壁的第一螺栓,所述内杆的侧面设有与第一螺栓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相平齐时,第一螺栓与螺孔相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相平齐时,将第一螺栓旋进螺孔,进而使伸缩杆很好地分担对第一框体和第一辊体的支撑力,减少气缸所受的承载力;既使第一框体更不易下滑,进而第一辊体放布更稳定,也更好地保护了气缸。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框体的外壁且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框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放布辊的端部设有截面呈多边形的凸块,所述放布辊朝向电机的端部设有与凸块插接配合的插槽,且所述插槽的深度大于凸块的厚度;所述框体远离电机的内壁设有供放布辊的另一端插入和转动的转槽,所述放布辊移动到插槽槽底抵接凸块时,放布辊与转槽脱离;所述插槽的槽壁设有贯通放布辊侧面和放布辊朝向电机的端面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凸块和电机输出轴相配合,所述插槽槽底抵接凸块时,缺口与凸块和电机输出轴相对齐;所述凸块设有用于将放布辊固定在插入转槽内的位置且可松开的定位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开定位部件,将放布辊向靠近电机的方向滑动,使放布辊与转槽脱离且插槽槽底抵接凸块;继而移动放布辊,缺口被凸块和电机输出轴穿过,凸块和电机输出轴即穿出插槽,放布辊即脱离凸块和电机输出轴,从而便于取下放布辊,以在放布辊上安放下一卷基布,更换基布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从放布辊的侧面穿入插槽且与凸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且稳定地实现放布辊与电机输出轴的固定,放布辊稳定进行放布。

优选的,所述放布辊的侧面嵌设有转动连接于放布辊的滚珠,所述滚珠有多个且绕放布辊的轴线圆周分布;所述定位部件固定放布辊时,滚珠位于转槽内且抵接于转槽的槽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减小了放布辊转动时与转槽内壁的摩擦阻力,降低了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凸块设有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的凹孔,所述凸块朝向电机的端面与插槽的槽口对齐时,第二螺栓与凹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更直观快捷地将第二螺栓旋进凹孔,从而使安装放布辊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第一辊体在放布时,第二辊体提前卷好基布,当第一辊体上的基布放完后,即让第二辊体接着放基布;然后气缸驱动第一框体和第一辊体下降,以便在第一辊体上再次提前卷好基布,且卷好的基布不对第二辊体放布造成阻挡;当第二辊体放完后,气缸再驱动第一框体上升回位,即让第一辊体接着放布;一卷基布与下一卷基布之间放布的间断时间大大缩减,提高了生产防水卷材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第一框体和外杆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放布辊;101、第一辊体;102、第二辊体;2、电机;3、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气缸;6、第一支柱;7、第二支柱;8、挡块;9、连接杆;10、外杆;11、内杆;12、第一螺栓;13、螺孔;14、凸块;15、插槽;16、转槽;17、缺口;18、第二螺栓;19、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的放基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的放布辊1以及位于放布辊1一端的用于驱动放布辊1转动的电机2;放布辊1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辊体101和第二辊体102。

机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柱和设于支柱的用于安装放布辊1的框体,框体分为分别安装第一辊体101和第二辊体102的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第一辊体101位于第二辊体102朝向基布移动方向的侧方,第一框体3上下滑移连接于支柱,第一框体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框体3上升或下降的气缸5。

基布绕在放布辊1上,电机2驱动放布辊1转动,放布辊1放布。当第一辊体101在放布时,第二辊体102提前卷好基布;当第一辊体101上的基布放完后,即让第二辊体102接着放基布。然后气缸5驱动第一框体3和第一辊体101下降,以便在第一辊体101上再次提前卷好基布,且卷好的基布不对第二辊体102放布造成阻挡。当第二辊体102放完后,气缸5再驱动第一框体3上升回位,即让第一辊体101接着放布。一卷基布与下一卷基布之间放布的间断时间大大缩减,提高了生产防水卷材的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柱分为第一支柱6和固定支撑第二框体4的第二支柱7;第一支柱6贯穿第一框体3且与第一框体3滑移连接,使第一框体3和第一辊体101能稳定升降。第一支柱6的顶端固定有挡块8,第一框体3的上表面抵接于挡块8时,第一框体3与第二框体4相平齐。挡块8具有定位效果,减少了因气缸5驱动第一框体3上升幅度过大而导致第一框体3脱离第一支柱6的情况,提高了第一框体3回位的稳定性。

第一框体3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靠近第一框体3中部的连接杆9;气缸5固定于地面,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其上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9的下表面,从而使气缸5对第一框体3施加的驱动力更均匀,第一框体3升降更为平稳。

连接杆9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于地面的伸缩杆,伸缩杆包括下端固定于地面的外杆10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杆9下表面且套接于外杆10内的内杆11。外杆10设置有贯穿外杆10内外壁的第一螺栓12,内杆11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螺栓12螺纹配合的螺孔13;第一框体3与第二框体4相平齐时,第一螺栓12与螺孔13相对齐。

当第一框体3与第二框体4相平齐时,将第一螺栓12旋进螺孔13,进而使伸缩杆很好地分担对第一框体3和第一辊体101的支撑力,减少气缸5所受的承载力;既使第一框体3更不易下滑,进而第一辊体101放布更稳定,也更好地保护了气缸5。

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2固定于框体的外壁且电机2的输出轴穿入框体内;电机2的输出轴朝向放布辊1的端部固定有截面呈正方形的凸块14,放布辊1朝向电机2的端部开设有与凸块14插接配合的插槽15,且插槽15的深度大于凸块14的厚度。框体远离电机2的内壁开有供放布辊1的另一端插入和转动的圆形的转槽16,放布辊1移动到插槽15槽底抵接凸块14时,放布辊1与转槽16脱离。

插槽15的槽壁开设有贯通放布辊1侧面和放布辊1朝向电机2的端面的缺口17,缺口17呈横T形且与凸块14和电机2输出轴相配合;插槽15槽底抵接凸块14时,缺口17与凸块14和电机2输出轴相对齐。凸块14设置有用于将放布辊1固定在插入转槽16内的位置且可松开的定位部件。

松开定位部件,将放布辊1向靠近电机2的方向滑动,使放布辊1与转槽16脱离且插槽15槽底抵接凸块14;继而移动放布辊1,缺口17被凸块14和电机2输出轴穿过,凸块14和电机2输出轴即穿出插槽15,放布辊1即脱离凸块14和电机2输出轴,从而便于取下放布辊1,以在放布辊1上安放下一卷基布,更换基布更方便。

定位部件为第二螺栓18,第二螺栓18从放布辊1的侧面穿入插槽15且与凸块14螺纹连接,从而有效且稳定地实现放布辊1与电机2输出轴的固定,放布辊1稳定进行放布。

凸块14开有与第二螺栓18螺纹连接的凹孔(图中未标),凸块14朝向电机2的端面与插槽15的槽口对齐时,第二螺栓18与凹孔对齐,从而能更直观快捷地将第二螺栓18旋进凹孔,使安装放布辊1更方便。

结合图2,放布辊1的侧面嵌设有转动连接于放布辊1的滚珠19,滚珠19有多个且绕放布辊1的轴线圆周分布;凸块14朝向电机2的端面与插槽15的槽口对齐时,滚珠19位于转槽16内且抵接于转槽16的槽壁。滚珠19减小了放布辊1转动时与转槽16内壁的摩擦阻力,降低了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