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495发布日期:2018-11-20 22:1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坠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防坠器能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物体,适合于货物吊装,保护地面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被吊工件物体的损坏。产品适用于天车起吊时防止被吊工件意外坠落时的安全防护,能有效地保护地面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被吊工件物体的损坏,应用于冶金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电力、船舶、通讯、制药、桥梁等高处作业场所。

防坠器在使用时对其有质量要求,防坠器的制动距离是判定防坠器质量的标准之一,原有的测量设备对于防坠器测量不够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测量设备对于防坠器测量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中部放置有砝码配重组件,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右侧壁上侧螺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套管的上侧纵向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定位螺栓相匹配的定位螺孔,所述调节杆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左侧焊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右侧壁通过挂钩与防坠器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中部横向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壁与防坠器的安全绳端部绕接,所述滑块的右侧壁绕接有测试绳索,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右端通过销轴座安装有导轮,所述测试绳索搭在导轮上,所述测试绳索的右端下侧连接有测试钩,所述操作台的前壁通过粘接剂粘接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刻度尺的长度为2.5米。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锥形指示针,且锥形指示针指向刻度尺的零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操作比较方便,测试效率高,测量较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板、2砝码配重组件、3缓冲组件、4套管、5定位螺栓、6调节杆、7操作台、8拉板、9防坠器、10滑轨、11滑块、12测试绳索、13导轮、14测试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坠器制动距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部放置有砝码配重组件2,支撑底板1的顶部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3,支撑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套管4,套管4的右侧壁上侧螺接有定位螺栓5,套管4的上侧纵向插接有调节杆6,调节杆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定位螺栓5相匹配的定位螺孔,调节杆6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操作台7,操作台7的顶部左侧焊接有拉板8,拉板8的右侧壁通过挂钩与防坠器9的外壳左侧连接,操作台7的顶部中部横向焊接有滑轨10,滑轨10上卡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左侧壁与防坠器9的安全绳端部绕接,滑块11的右侧壁绕接有测试绳索12,操作台7的顶部右端通过销轴座安装有导轮13,测试绳索12搭在导轮13上,测试绳索12的右端下侧连接有测试钩14,操作台7的前壁通过粘接剂粘接有刻度尺。

其中,刻度尺的长度为2.5米,滑块11的底部连接有锥形指示针,且锥形指示针指向刻度尺的零刻度。

以高空工作人员用的防坠器为实验对象:

高空工作人员的防坠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半径内,不需更换悬挂点。正常使用时,安全绳将随人体自由伸缩。在器内机构作用下,处半紧张状态,使操作人员无牵挂感。万一失足坠落,安全绳拉出速度明显加快,器内锁止系统即自动锁止。使安全绳拉出距离不超过0.2米,对失足人员毫无伤害。负荷解除即自动恢复工作。

拧松定位螺栓5,调节调节杆6相对套管4的高度,使得操作台7的高度适用于实验要求,模拟人体的重量,搭配砝码配重组件2,使得砝码配重组件2的重量在人体重量范围内,将砝码配重组件2挂在测试钩14上,并通过托架将砝码托起,使得测试钩14与砝码之间没有拉力且保持拉直状态,滑块11的锥形指示针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取走托架,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通过测试钩14、测试绳索12拉动滑块11和防坠器9的安全绳,砝码下降的高度即为安全绳的伸出长度,安全绳的伸出长度为滑块11横向移动的距离,通过刻度尺读取滑块11的移动距离,从而判定防坠器9的质量是否满足行业需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