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储存罐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145发布日期:2018-11-30 19:1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尤其涉及液体储存罐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储存罐多露天存放,在夏秋两季高温时,储存罐的罐体温度会很高,导致其内部压力增大甚至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储存罐的使用安全,储存罐罐体温度升高后,必须进行降温。目前,大多采用喷淋降温,喷淋降温容易造成水不易回收,而且在喷淋多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有些水在空气中直接蒸发,没有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且水与储存罐外周侧壁有时具有一定的距离,热传递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储存罐降温装置,与储存罐的接触面积大,降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储存罐降温装置,包括储存罐,储存罐包括存储空间,存储空间上端具有开口,下端为底面,存储空间上端开口上方设有上盖,储存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设有与存储罐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的隔热层,隔热层与储存空间的外周侧壁之间为冷却空间;存储空间包括从上往下数为依次连接的奇数层存储空间,相邻层存储空间相互连通,每一层存储空间的上端开口即为相邻上层存储空间的下端开口;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的上端开口为存储空间上端开口,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Ⅰ,储存罐除第一层存储空间外的从上往下数奇数层存储空间为环形存储空间,环形存储空间的内部侧壁内部设有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Ⅲ,环形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Ⅳ,储存罐从上往下数偶数层存储空间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下端和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的上端,且偶数层存储空间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Ⅱ,冷却部Ⅱ内部侧壁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内部侧壁的下方外侧或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内部侧壁的上方外侧;每一层的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都相通,每一层环形存储空间的内部侧壁内部的冷却空间通过连通通道与同一层的外周侧壁外部的的冷却空间相通。

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为环形存储空间。

环形存储空间的位置上下对应,储存罐从上往下数偶数层存储空间的位置上下对应。

存储空间外的冷却空间的上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出口管,下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进口管,冷却介质出口管上连接有泵。

冷却介质出口管上连接有过滤装置。

隔热层与存储罐可拆卸连接。

冷却空间与存储空间共用的壁呈波浪形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储存罐除第一层存储空间外的从上往下数奇数层存储空间为环形存储空间,环形存储空间的内部侧壁内部设有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Ⅲ,环形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Ⅳ,储存罐从上往下数偶数层存储空间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下端和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的上端,且偶数层存储空间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Ⅱ,冷却部Ⅱ内部侧壁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内部侧壁的下方外侧或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内部侧壁的上方外侧,增大冷却空间与存储空间的换热面积,且冷却部Ⅲ外部都设有存储空间,冷却部Ⅳ的上端、下端和内部都设有存储空间,增大冷却空间与存储空间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液体储存罐降温装置,包括储存罐,储存罐包括存储空间,存储空间上端具有开口1,下端为底面2,存储空间上端开口上方设有上盖3,储存空间的外周侧壁6外部设有与存储罐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的隔热层4,隔热层与储存空间的外周侧壁之间为冷却空间;存储空间包括从上往下数为依次连接的奇数层存储空间,相邻层存储空间相互连通,每一层存储空间的上端开口即为相邻上层存储空间的下端开口;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5的上端开口50为存储空间上端开口1,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5的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Ⅰ51,储存罐除第一层存储空间外的从上往下数奇数层存储空间为环形存储空间7,环形存储空间7的内部侧壁内部侧壁70内部设有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Ⅲ71,环形存储空间7的外周侧壁6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Ⅳ72,储存罐从上往下数偶数层存储空间8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下端和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冷却部Ⅲ的的上端,且偶数层存储空间外周侧壁外部环绕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Ⅱ80,冷却部Ⅱ80内部侧壁81位于上层环形存储空间7内部侧壁74的下方外侧或下层环形存储空间内部侧壁74的上方外侧;每一层的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的冷却空间都相通,每一层环形存储空间的内部侧壁74内部的冷却空间即冷却部Ⅲ71通过连通通道73与同一层的外部侧壁外部的冷却空间即冷却部Ⅳ72相通。

如图1-图2所示,存储空间包括五层存储空间,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5的上端开口50为存储空间上端开口1,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5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存储空间。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的外周侧壁外部的冷却空间为冷却部Ⅰ51,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的下端开口52为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存储空间9的上端进口,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存储空间的下端开口开在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存储空间9和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三层存储空间10所共有的端壁11上,即所共有的端壁为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存储空间9的下端壁90和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三层存储空间10的上端壁100所共有的壁,在所共有的端壁的均匀开设有圆形开口110。同理储存罐从上往下数,从第三层存储空间起,每一层存储空间的上端的开口都位于这一层存储空间与这一层存储空间上层的存储空间所共有的端壁上,在所共有的端壁的均匀开设有圆形开口110。

如图3-图4所示,存储空间包括五层存储空间,图3-图4所示的存储罐的存储空间的结构与图1-图2的区别为,图3-图4所示的储存罐从上往下的第一层存储空间也为环形存储空间,此时冷却部Ⅰ51为冷却部Ⅳ72。

储存罐从上往下的偶数层存储空间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存储空间。

环形存储空间7的位置上下对应,储存罐从上往下数偶数层存储空间8的位置上下对应。

存储空间外的冷却空间的上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出口管12,下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进口管13,冷却介质出口管12上连接有泵14。

冷却介质出口管上连接有过滤装置15。

隔热层与存储罐可拆卸连接。

冷却空间与存储空间共用的壁呈波浪形弯曲。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