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米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1804发布日期:2019-02-10 23:5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米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米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稻谷加工一般需要经过过筛、砻谷、色选、抛光等工序制成精米,这时候需要利用米包装机对精米进行包装,米包装机通常都包括用于临时存储米的储米斗,然而稻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之后,精米易发热发烫,而储米斗中的米不易散热,然后储米斗的米直接灌入包装袋中再封口打包,高温环境下米容易发热霉变,从而影响稻米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稻米温度的包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稻米包装装置,其包括储米斗、冷却室、折流板、冷却风入口、冷却风出口,所述储米斗底部与所述冷却室顶部相通,所述折流板设有多块,所述折流板错位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折流板倾斜向下固定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冷却风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底部,所述冷却风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所述冷却室下方放置有包装袋放置架,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设有封包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底部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冷却风入口倾斜向上与所述冷却室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调节结构,所述折流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室内壁上,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一端铰接于所述折流板,所述角度调节结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室内壁上,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上设有自由伸缩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伸缩单元为气缸或油缸。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均匀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放置架上设有电子秤。

优选地,所述冷却风入口与所述冷却风出口均设有稻米阻拦网。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入口处设有干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流板错位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折流板倾斜向下固定在所述冷却室内,折流板的结构有效地延长了稻米冷却室滞留的时间,有效地强化了冷却效果,快速降低稻米温度;所述冷却风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底部,所述冷却风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也就是说冷却风自下而上流动,且冷却风直接与稻米进行热交换,有效地降低稻米下落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稻米温度,进而有效地防止稻米因高温发生霉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折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稻米包装装置,其包括储米斗8、冷却室2、折流板3、冷却风入口7、冷却风出口1,所述储米斗底部与所述冷却室顶部相通,所述折流板设有多块,所述折流板错位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折流板倾斜向下固定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冷却风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底部,所述冷却风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所述冷却室下方放置有包装袋放置架5,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设有封包器4。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风入口与冷却风出口可以通过散热管连接,亦可以采用直接与冷却室接触。

所述冷却室底部为锥形,设有锥形端6,当冷却风进入冷却室内时,冷却风向下流动时,阻力增大,从而防止冷却风向下流动,只能想冷却风出口处流动。

所述冷却风入口倾斜向上与所述冷却室固定连接。此时,可以提供一个向上的风速,从而降低稻米下落的速度,从而延长稻米在冷却室内的滞留时间。

所述折流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夹角调节的目的:调整稻米在冷却室内的滞留时间,从而达到理想的温度。

当折流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过大且稻米的温度较低时,稻米在冷却室滞留时间过长,降低稻米包装效率。

当折流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过小且稻米的温度较高时,稻米在冷却室滞留时间过短,达不到理想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角度调节结构9,所述折流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室内壁上,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一端铰接于所述折流板,所述角度调节结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室内壁上,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上设有自由伸缩单元91。

所述自由伸缩单元为气缸或油缸。

所述折流板均匀设有通气孔32。

所述包装袋放置架上设有电子秤(图中未示出)。

所述冷却风入口与所述冷却风出口均设有稻米阻拦网。

所述冷却风入口处设有干燥装置,有效防止稻米受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流板错位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所述折流板倾斜向下固定在所述冷却室内,折流板的结构有效地延长了稻米冷却室滞留的时间,有效地强化了冷却效果,快速降低稻米温度;所述冷却风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底部,所述冷却风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也就是说冷却风自下而上流动,且冷却风直接与稻米进行热交换,有效地降低稻米下落速度,进而有效地降低稻米温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