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158发布日期:2018-12-11 19: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缝剂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



背景技术:

美缝剂是勾缝剂的升级产品,美缝剂的装饰性实用性明显优于彩色填缝剂。传统的美缝剂是涂在填缝剂的表面,新型美缝剂不需要填缝剂做底层,可以在瓷砖粘接后直接填加到瓷砖缝隙中,适合2mm以上的缝隙填充,施工比普通型方便,是填缝剂的升级换代产品。所述美缝剂是由高科技新型聚合物和高档颜料组成,是一种半流状液体,它不同于白水泥、彩色填缝剂,主要由无机材料组成,是由高科技含量新型聚合物材料、高档颜料及特种助剂精配而成。美缝剂具有光泽,颜色丰富自然细腻,给墙面带来更好的整体效果,因此装饰性大大强于白水泥、彩色填缝剂。并且其凝固后,表面光滑如瓷,可以和瓷砖一起擦洗,具有抗渗透防水的特性。

目前硅橡胶的生产完成后,通常是通过分装设备分装于管状容器中,管状容器一般具有管体、活塞等装置,通过控制活塞的移动来挤出管体内的美缝材料。CN200720002036.9公开的包装管,包括管体部,管体部包括:外筒,用于容纳膏状胶粘剂,螺旋柱,可转动地设在外筒内,包括位于后端的操纵部和位于前端的螺杆部,操纵部位于外筒的后方,螺杆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及活塞,装设在外筒中,与外筒内壁配合,并具有内螺纹,套装在螺旋柱的螺旋部上,以及管盖,具有管嘴,管嘴设置在外筒的前端,并具有出胶孔。该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旋柱实现活塞相对管体的移动来达到定量基础胶粘剂的目的。但是这种控制结构需要设置一个穿过活塞位于管体内与胶粘剂接触的螺旋柱,这种结构一是不容易解决螺旋柱穿过活塞时与活塞之间的密封问题,如果密封不好容易造成胶粘剂的泄露,同时螺旋柱与胶粘剂接触可能造成对胶粘剂的污染。在此基础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36989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硅橡胶包装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管腔,所述管腔的出口连通有出胶口,所述管腔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远离出胶口的一端部设有凹槽,还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控制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块。该技术方案设有限位块,每个限位孔对应着不同的容量值,限位块和限位孔组合使用,可以实现硅橡胶的定量使用。在包装管不使用时,控制杆、限位块、管体可以作为三个独立的构件单独放置;在使用时,控制杆的连接端与凹槽连接,将限位块插入限位孔中,然后按压手柄控制活塞向出胶口移动,当移动到限位块的位置时,限位块卡在管腔的进口处,以实现准确定量使用硅橡胶。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美缝剂胶料的密封问题,但是包装管内存在死体积,易造成材料损耗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解决了现有灌装管死体积较大,造成胶料浪费的问题,通过弹性块的弹性挤压,能够将胶料完全挤出,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包括管嘴、管体和活塞,所述管体下端正中心设置有管嘴,且管体与管嘴通过出胶口相通,所述活塞位于管腔内,且包括活塞柱、密封块和弹性环,所述活塞柱呈圆柱形,所述活塞柱上表面正中心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纵向剖面呈矩形,所述密封块位于活塞柱下表面正中心,且与出胶口相匹配,所述密封块外周面上套接有弹性环,且弹性环上表面固定在活塞柱上。

所述管体的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且腰与底边的角度为80-85°。

所述活塞柱外周面上包覆有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0.1-0.2mm。

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连续的内螺纹。

所述弹性环的纵向剖面为沿密封块中轴线对称的一对直角三角形,且每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位于活塞柱下表面上,斜边上靠近密封块的一端位于活塞柱与密封块外周面的相接处。

每个所述弹性环纵向剖面上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与活塞柱下表面上的直角边形成45-60°的夹角。

所述弹性环的外周面大于内周面,且弹性环的内周面将密封块的外周面包覆。

所述弹性环下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0-75°。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灌装管死体积较大,造成胶料浪费的问题,通过弹性块的弹性挤压,能够将胶料完全挤出,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与出胶口相匹配的密封块作为出胶口密封装置,不仅能够将灌装管内的胶料挤出,同时也能够将管嘴内的胶料挤出,大大提升了胶料使用率,解决了死体积的胶料堆积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块能够充分材料本身的弹性,保证管底由边缘向出胶口依次受到挤压,保证胶料向出胶口聚拢,提升胶料的使用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角度的管腔,且活塞柱外周面设置橡胶垫,在胶料挤出过程中,管壁与活塞形成挤压,且利用橡胶的弹性时刻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弹性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弹性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包括管嘴1、管体2和活塞3,所述管体2下端正中心设置有管嘴1,且管体2与管嘴1通过出胶口2-1相通,所述活塞3位于管腔2内,且包括活塞柱3-1、密封块3-5和弹性环3-4,活塞柱3-1呈圆柱形,所述活塞柱3-1上表面正中心设置有凹槽3-2,且凹槽3-2的纵向剖面呈矩形,密封块3-5位于活塞柱3-1下表面正中心,且与出胶口2-3相匹配,所述密封块3-5外周面上套接有弹性环3-4,且弹性环3-4上表面固定在活塞柱3-1上。

管体2的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且腰与底边的角度为80-85°。

活塞柱3-1外周面上包覆有橡胶垫3-6。

橡胶垫3-6的厚度为0.1-0.2mm。

凹槽3-2的槽壁上设置有连续的内螺纹3-3。

所述弹性环3-4的纵向剖面为沿密封块3-5中轴线对称的一对直角三角形,且每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位于活塞柱3-1下表面上,斜边上靠近密封块的一端位于活塞柱3-1与密封块3-5外周面的相接处。

每个所述弹性环3-4纵向剖面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与活塞柱3-1下表面上的直角边形成45-60°的夹角。

实用新型采用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的管体,在胶料挤出过程中,不断增加与管体内壁的密封性;在活塞柱外周面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的弹性能够保证活塞与管体内壁的时刻密封,且不影响活塞的挤压运动;采用活塞底端设置有弹性环,利用弹性环的弹性效果,保证其与管底之间的变形挤压,增加其覆盖面积,从而将胶料挤至出胶口;采用带有向密封块倾斜的弹性块能够保证管底边缘优先接触弹性块,随着挤压的压力增大,弹性块结构发生变形,并初步向出胶口覆盖,随着压力增大,弹性块与管底接触面积不断增加,胶料全部挤压至出料口,进入管嘴内,能够保证灌装管内死体积大大降低,提升了胶料的使用率;弹性块中间设置有与出胶口相匹配的密封块,能够在挤压基础后将出胶口封堵,防止挤压压力去除后产生反弹,同时也能够将管嘴内的胶料尽量去除,进一步缩小胶料的损失。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美缝剂胶料灌装的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包括管嘴1、管体2和活塞3,所述管体2下端正中心设置有管嘴1,且管体2与管嘴1通过出胶口2-1相通,所述活塞3位于管腔2内,且包括活塞柱3-1、密封块3-5和弹性环3-4,活塞柱3-1呈圆柱形,所述活塞柱3-1上表面正中心设置有凹槽3-2,且凹槽3-2的纵向剖面呈矩形,密封块3-5位于活塞柱3-1下表面正中心,且与出胶口2-3相匹配,所述密封块3-5外周面上套接有弹性环3-4,且弹性环3-4上表面固定在活塞柱3-1上。

管体2的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且腰与底边的角度为80-85°。

活塞柱3-1外周面上包覆有橡胶垫3-6。

橡胶垫3-6的厚度为0.1-0.2mm。

凹槽3-2的槽壁上设置有连续的内螺纹3-3。

弹性环3-4的外周面大于内周面,且弹性环的内周面将密封块3-5的外周面包覆。

弹性环3-4下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0-75°。

与实施例1相比较,实施例2的弹性块将密封块进行包覆,能够降低实施例1中密封圈外周面处的死体积,防止胶料的残留,能够有效的提升胶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灌装管死体积较大,造成胶料浪费的问题,通过弹性块的弹性挤压,能够将胶料完全挤出,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与出胶口相匹配的密封块作为出胶口密封装置,不仅能够将灌装管内的胶料挤出,同时也能够将管嘴内的胶料挤出,大大提升了胶料使用率,解决了死体积的胶料堆积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块能够充分材料本身的弹性,保证管底由边缘向出胶口依次受到挤压,保证胶料向出胶口聚拢,提升胶料的使用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角度的管体,且活塞柱外周面设置橡胶垫,在胶料挤出过程中,管壁与活塞形成挤压,且利用橡胶的弹性时刻保证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