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771发布日期:2019-01-22 21:2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纱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纺织业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流程,在络筒机的管纱输送带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控制的机械故障或者设置问题,会造成管纱输送带上的管纱的输送受到影响,前端流水线停滞,而后端流水线还在不停生产,会在生产线上造成堵塞,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到管纱堵塞并采取疏通措施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检测到输送带上管纱堵塞,并卸载输送带上管纱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包括输送带和两侧的挡板,还包括:

一固定板,包括:

两支撑板,分别连接两侧所述挡板的外侧面;

一平板,底面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并横跨整个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一固定板通孔,竖直向设置;

一侧板一,包括:

一转向块,竖直向圆形设置;

一转动轴,底面连接所述转向块的顶端,顶端穿过所述固定板通孔,并与固定板滚动轴承连接;

一挡件一,竖直向设置,并连接所述转向块;

一侧板二,对应所述侧板一设置于另一侧挡板的内侧;

至少一个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的上表面;

一伸缩气缸,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侧板一的上表面;

所述侧板二一侧的挡板在侧板二前方的位置设置有斜向的下滑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优选的,所述伸缩气缸的两个连接端,在以所述转动轴为圆心的同圆周半径位置。

更优选的,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设置为槽板。

更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设置有转动空隙。

更优选的,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侧板一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杆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端连接所述侧板一,顶端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

更优选的,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平板上表面的传感器。

更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设置在输送带传送方向的正上方位置。

更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更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和伸缩气缸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能适用于现有的生产流水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时反应灵敏,能快速识别到流水线上发生堵塞,并转动侧板使管纱从下滑板滑落到置放桶中,解决输送带上管纱堆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输送带;2挡板;3固定板;4侧板一;5侧板二;6连接板;7伸缩气缸;8传感器;21下滑板;31支撑板;32平板;33固定板通孔;41转向块;42转动轴;43挡件;7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包括输送带1和两侧的挡板2,还包括:

一固定板3,包括:

两支撑板31,分别连接两侧所述挡板2的外侧面;

一平板32,底面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1的上表面,并横跨整个所述输送带1的宽度;

一固定板通孔33,竖直向设置;

一侧板一4,包括:

一转向块41,竖直向圆形设置;

一转动轴42,底面连接所述转向块41的顶端,顶端穿过所述固定板通孔33,并与固定板3滚动轴承连接;

一挡件43,竖直向设置,并连接所述转向块41;

一侧板二5,对应所述侧板一4设置于另一侧挡板2的内侧;

至少一个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4和侧板二5的上表面;

一伸缩气缸7,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侧板一4的上表面;

所述侧板二5一侧的挡板2在侧板二5前方的位置设置有斜向的下滑板21。

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的外侧面,所述挡板2固定在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优选的,固定板3与所述侧板一4和侧板二5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使侧板一4和侧板二5能自由的转动而不被固定板3的支撑板31阻挡住。

所述转动轴42穿过所述固定板通孔33,并相对转动固定在固定板3上,以支撑侧板一4及转动功能。

所述连接板6为条形板,固定的连接所述侧板一4和侧板二5的顶部,优选为两个连接板6以上,以保持侧板二5的固定。

侧板二5完全依靠与侧板一4连接的连接板6的固定而固定,侧板二5为悬空状态,底部并不连接其他部件,其随着侧板一4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气缸7的两个连接端,在以所述转动轴42为圆心的同圆周半径位置。伸缩气缸7的连接端,在水平方向上与转动轴42的距离相近,使其伸缩时不会卡住。

再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一4和侧板二5设置为槽板。设置为槽板的目的是减少转动时的物体重量,使转动更容易,也能节约能源。只要具备能供伸缩气缸7和连接板6连接的宽度即可。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侧板一4和侧板二5之间设置有转动空隙。留出转动空隙的目的是为了支撑板31不阻碍到侧板一4和侧板二5的转动。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气缸7与所述侧板一4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杆71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71底端连接所述侧板一4,顶端连接所述伸缩气缸7的一端。由于侧板一4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的高度是不一致的,所以在伸缩气缸7与所述侧板一4的上表面连接的地方需要支撑杆71的连接,以提升伸缩气缸7的高度,使其不会伸缩时有上下起伏的问题,能在一个固定高度上伸缩。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平板32上表面的传感器8。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8设置在输送带1传送方向的正上方位置。优选的,所述传感器8设置在输送带1正上方偏一侧的平板32的位置,使其在平时输送时不感应到管纱,只有堵塞时才感应到非正常输送位置的管纱。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8为红外线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8和伸缩气缸7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先将侧板一4和侧板二5设置在与输送带1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然后启动输送带1,开始输送管纱,传感器8开始工作,正常情况下,传感器8设置在平板32的上表面的偏一侧的位置,不会感应到从输送带中间输送的管纱,机器正常运行,此时伸缩气缸7静止为伸开的状态。当输送带1上发生了堵塞,由于挡板2的存在,使其不会落出输送带1,但是会在输送带1上堆积,逐渐堵塞到传感器8的正下方,当传感器8感应到正下方的管纱时,电信号输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收到信号后,发送信号给伸缩气缸7,伸缩气缸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缩回,由于伸缩气缸7的支撑杆71固定连接在侧板一4的上表面,当伸缩气缸7收缩时,就带动侧板一4一起转动,而固定板3是固定不动的,由于伸缩气缸7在侧板一4和平板32上的连接点与固定板通孔33的距离一致,其收缩时会带动侧板一4沿着固定板通孔33为圆心的圆周向转动,由于侧板一4和侧板二5用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侧板二5是悬空的状态,除了连接板6固定连接其上表面,其整个是不连接于其他零部件的,因此在侧板一4带动连接板6一起转动时,侧板二5也一起转动,由于侧板一4和侧板二5的转动,会将输送带1上的管纱一并移动,当侧板一4和侧板二5之间的口对准下滑板21后,输送带1就算继续工作,输送带1上的管纱也不会再往前面的流水线堵塞,而是下滑到下滑板21下的用于置放多余管纱的桶中。当输送带1上的管纱都被输送到桶中后,传感器8不再感应到正下方的管纱,传输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收到信号后再传输信号给伸缩气缸7,伸缩气缸7收到信号后开始伸开,带动侧板一4和侧板二5往与挡板2平行的方向上回,直至和挡板2平行后停止,完成整个流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络筒机管纱输送自动挡板排料转向装置能适用于现有的生产流水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时反应灵敏,能快速识别到流水线上发生堵塞,并转动侧板使管纱从下滑板滑落到置放桶中,解决输送带上管纱堆积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