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膜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763发布日期:2019-08-16 22:18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膜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箱耗材,特别是一种塑料膜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垃圾箱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往其内放置垃圾袋,生活垃圾放置在垃圾袋内,倒垃圾时,按照公共卫生需要,一般要将垃圾袋袋口勒紧,勒紧袋口过程中,操作人员将会近距离靠近垃圾,容易受到细菌或病菌感染,而且,容易吸入垃圾释放出来的难闻气味。

有鉴于此,中国专利号CN201721235779.0于2018年4月13日公开一种智能垃圾桶,该垃圾桶可以配套新型垃圾袋组件使用,可以自动封紧袋口。另,中国专利号CN201620937318.7于2017年4月26日公开一种新型垃圾袋组件,它包括垃圾袋安装盒,所述的垃圾袋安装盒的上部设有用于存放垃圾袋的凹槽,所述的垃圾袋开口朝下叠放在凹槽内,所述的垃圾袋的袋底覆盖在垃圾袋安装盒的上部;所述的垃圾袋为只有一个袋体和一个袋底的长筒形结构;所述的垃圾袋的袋体按横向或竖向叠放在垃圾袋安装盒的凹槽内。所述的垃圾袋安装盒为中间镂空的方形结构、圆环状结构或者椭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垃圾袋的长度在1200cm-1500cm之间。据说,所述的垃圾袋组件具有可以很好的帮助智能垃圾桶实现自动更换垃圾袋功能的技术效果。但是,该结构的垃圾袋容易从垃圾袋安装盒中掉出,掉出后的垃圾袋折叠部分散开,以致无法使用。而且,垃圾袋安装盒伴随垃圾袋使用,垃圾袋用完后,垃圾袋安装盒则需要弃置,以致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的塑料膜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膜套,包括塑料膜套本体,塑料膜套本体呈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套本体一端设有袋口,袋口向塑料膜套本体另一端方向折叠压缩,折叠压缩部位设有胶黏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胶黏层位于折叠压缩部位的侧面。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膜套本体另一端为封闭端。

作为更具体的另一方案,所述塑料膜套本体另一端为敞开端,敞开端需要在使用时先借助垃圾箱的收口机构对其进行封口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膜套本体的壁厚为5微米至15微米。优选为:所述塑料膜套本体的壁厚为7微米至10微米。壁厚太薄,容易破;壁厚太厚,成本高,且不易熔断及密封。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膜套本体的长度为10米以上。优选为:所述塑料膜套本体的长度为10米至50米。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膜套本体的折叠压缩部位呈Z状折叠。该折叠方式更加有序,抽拉塑料膜套时,折叠部位顺序展开。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黏层为不干胶贴或粘合剂层(粘合剂层通过在折叠压缩部位涂刷胶水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塑料膜套的折叠压缩部位通过胶黏层定型,一般状态下,不易导致折叠压缩部位松散,而使用适当作用力牵拉塑料膜套本体一端时,其最接近牵拉点的粘合位被撕开,即实现了塑料膜套的拉出,并且不影响余下的折叠压缩部位;

(2)此款塑料膜套的折叠压缩部位通过胶黏层定型,其胶黏层成本低,适合塑料膜套这种耗材产品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塑料膜套本体下拉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膜套本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垃圾箱结合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塑料膜套,包括塑料膜套本体1,塑料膜套本体1呈筒状,所述塑料膜套本体1一端设有袋口,袋口向塑料膜套本体1另一端方向折叠压缩,折叠压缩部位11设有胶黏层2。

所述胶黏层2位于折叠压缩部位11的侧面。

所述塑料膜套本体1另一端为封闭端12。折叠压缩部位11通过胶黏层2定型,一般状态下,不易导致折叠压缩部位松散,而使用适当作用力F见图3所示)牵拉塑料膜套本体1的封闭端12时,其最接近牵拉点的粘合位被撕开,即实现了塑料膜套的拉出,并且不影响余下的折叠压缩部位。

所述塑料膜套本体1的壁厚为7微米至10微米。

所述塑料膜套本体1的长度L为20米至50米。

所述塑料膜套本体1的折叠压缩部位11呈Z状折叠。

所述胶黏层2为不干胶贴或粘合剂层。

结合图6所示,所述垃圾箱包括外桶3、内桶5和上盖组件,内桶5设置在外桶3内,上盖组件包括上盖32和面盖34,上盖32翻转设置在外桶3上,上盖32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通孔33,面盖34翻转设置在通孔33上端。上盖3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塑料膜套和袋口收合结构4。初次使用时,塑料膜套(垃圾袋)下端穿过袋口收合机构4后伸至内桶5的内腔51底部。打开面盖34,即可向塑料膜套内投放垃圾,当需要打包内桶5的塑料膜套时,袋口收合机构4将塑料膜套2上部的壁体收窄并熔断,熔断口上下两侧封闭,其中,下封闭即实现了将位于内桶5中的塑料膜套封闭,避免内桶5中的塑料膜套内垃圾的细菌及异味散播;上封闭即实现了将塑料膜套的下端再次封闭,以待下一次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