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785发布日期:2018-12-28 19: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能够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解放了笨重货物对人工的束缚,在汽车制造等生产企业应用广泛。

现有的叉车通常仅仅由反光板及激光导航仪确定叉车位置,根据叉车的位置进行托盘的装卸及运输路径的规划。但是由于叉车停止站点的地面凹凸不平会影响反光板的定位准确性,频繁的取货、卸货导致定位误差的累积,从而导致叉车所在位置相对于托盘偏移较多,致使叉车取不到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叉车的定位不准确可能导致的叉车取不到货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叉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所述叉车本体的前侧并排设置有左侧货叉及右侧货叉,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的前侧,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左侧货叉的左侧,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右侧货叉的右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的距离小于用来堆放货物的托盘的插孔的宽度,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位于托盘的插孔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到所述左侧货叉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到所述右侧货叉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

可选地,所述叉车本体的前侧还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在与用来堆放货物的托盘接触时被触发。

可选地,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左侧货叉与右侧货叉之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开关到所述左侧货叉的右侧边缘的距离与所述限位开关到所述右侧货叉的左侧边缘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限位开关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左侧货叉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的左侧,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右侧货叉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的右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到所述左侧货叉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到所述右侧货叉的距离相等。

上述实施例的叉车,在叉车本体的前侧设置有位于左侧货叉的左侧的第一测距传感器及位于右侧货叉的右侧的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测距传感器与其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离,第二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测距传感器与其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离。当第一测距传感器前方为用于堆放货物的托盘的插孔时,第一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测距传感器与托盘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当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前方为托盘的插孔时,第二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测距传感器与托盘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只有当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均大于其与托盘之间的距离时,即,确定叉车的左侧货叉及右侧货叉对准插孔时,叉车才进行取货。而一旦第一测距传感器或者第二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出现偏差,说明叉车的左侧货叉及右侧货叉的其中至少一个未对准托盘上的插孔,叉车上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发送的信号,能够通知驾驶员进行叉车方位的调整,从而解决了误差的累计导致的叉车取不到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正常使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偏向第一插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偏向第二插孔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叉车本体;11、左侧货叉;12、右侧货叉;2、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3、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4、托盘;41、第一插孔;42、第二插孔;5、限位开关;61、驱动控制器;62、转向控制器;63、整车控制器;6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7、驱动轮;8、激光导航仪;81、反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1、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所述叉车本体1前侧并排设置有左侧货叉11及右侧货叉12,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及第二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1的前侧,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左侧货叉11的左侧,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右侧货叉12的右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第二测距传感器为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

上述实施例的叉车,在叉车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左侧货叉11的左侧的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及位于所述右侧货叉12的右侧的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其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离,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用于测量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其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离。当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前方为用于堆放货物的托盘4的插孔时,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当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前方为托盘4的插孔时,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只有当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及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均大于其与托盘4之间的距离时,即,确定叉车的左侧货叉11及右侧货叉12对准插孔时,叉车才进行取货。而一旦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或者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出现偏差,说明叉车的左侧货叉11及右侧货叉12的至少其中一个未对准托盘4上的插孔,叉车上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或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发送的信号,能够通知驾驶员进行叉车方位的调整,从而解决了误差的累计导致的叉车取不到货的技术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的距离小于托盘4的第一插孔41的左侧边缘与托盘4的第二插孔42的右侧边缘的距离(即托盘4的插孔的宽度),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的安装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插孔41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的安装高度位于所述第二插孔42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这样,当叉车与托盘4相对应时,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所述第一插孔41相对应,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所述第二插孔42相对应,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之间的距离。而当叉车出现左偏移时,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当叉车出现右偏移时,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叉车的一侧表面的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了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能够判断所述左侧货叉11是否对准所述第一插孔41,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能够判断所述右侧货叉12是否对准所述第二插孔42。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到所述左侧货叉11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到所述右侧货叉12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位于同一水平。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叉车本体1的前侧还设置有限位开关5,所述限位开关5在与托盘4接触时被触发。所述限位开关5设置在所述左侧货叉11与右侧货叉12之间。所述限位开关5到所述左侧货叉11的右侧边缘的距离与所述限位开关5到所述右侧货叉12的左侧边缘的距离相等。当所述叉车取到货时,托盘4与所述限位开关5接触以触发所述限位开关5。由于所述限位开关5位于所述左侧货叉11与所述右侧货叉12的正中央,因此,所述限位开关5进一步确定了叉车与托盘4的相对位置,确定了叉车已取到货。

如图1所示,叉车上的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61、转向控制器62、整车控制器63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4,所述驱动控制器61及转向控制器62的一端与驱动轮7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61及转向控制器62的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63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及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4的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63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激光导航仪8及反光柱81确定叉车的基本位置,再由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及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确定叉车是否相对于托盘4偏移。当所述叉车相对托盘4无偏移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朝向所述第一插孔41,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朝向所述第二插孔42,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当所述叉车偏向所述第一插孔41时(如图3所示,叉车向左偏移),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所述第一插孔41的左侧边缘的实体相对应,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等于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发送第一偏移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61启动所述驱动轮7以使所述叉车向所述第二插孔42(向右)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2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当所述叉车偏向所述第二插孔42时(如图4所示,叉车向右偏移),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所述第二插孔42的右侧边缘的实体相对应,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发送第二偏移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61启动所述驱动轮7以使所述叉车向所述第一插孔41(向左)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到托盘4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托盘4朝向所述叉车的一侧表面的距离。确定所述叉车与托盘4无偏移后,所述叉车向托盘4的方向行驶以使所述左侧货叉11插入所述第一插孔41,所述右侧货叉12插入所述第二插孔42,当托盘4与所述限位开关5接触后,默认叉车已经取到货物,所述驱动控制器61及转向控制器62控制驱动轮7以使叉车向目的地的方向行驶完成货物运输。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设置在所述左侧货叉11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的左侧,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设置在所述右侧货叉12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的右侧,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到所述左侧货叉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到所述右侧货叉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还可以是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还可以是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此时,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检测范围位于所述插孔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以使其能够检测到货叉是否对准托盘4的插孔。本文对传感器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