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088发布日期:2019-01-15 23:0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



背景技术:

安检机,又名安检仪,包括安检X光机,行李安检机,通道式X光机,物检X光机,X射线安检仪,X光行李安检机,X射线检测仪,X射线异物检测机,X光安检机,X光行包检测仪,三品检测仪,三品检查机,三品检查仪,查危仪。安检机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政府机关大楼、大使馆、会议中心、会展中心、酒店、商场、大型活动、邮局、学校、物流行业、工业检测等。

安检机的“火眼金睛”全靠X射线来实现,是一种借助于输送带将被检查行李送入X射线检查通道而完成检查的电子设备。行李进入X射线检查通道,将阻挡包裹检测传感器,检测信号被送往系统控制部分,产生X射线触发信号,触发X射线射线源发射X射线束。一束经过准直器的扇形X射线束穿过输送带上的被检物品,X射线被被检物品吸收,最后轰击安装在通道内的双能量半导体探测器。探测器把X射线转变为信号,这些很弱的信号被放大,并送到信号处理机箱做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该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能够自动调控轨道传送带的动作,通过光幕传感器与激光传感器使得物体的输送顺利进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包括轨道支架、第一光幕传感器、第二光幕传感器、第一激光传感器、第二激光传感器和轨道传送带,所述轨道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侧围和第二侧围,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二侧围相对安装,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二侧围分别位于所述轨道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围靠近所述第二侧围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围靠近所述第一侧围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侧围的前端,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围的前端,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侧围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一侧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围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二侧围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和所述轨道传送带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支架包括四根上支脚和四根下支筒,所述上支脚位于所述下支筒的上方,每根所述上支脚分别插入一根所述下支筒中,所述上支脚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弹性凸点,所述下支筒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下支筒的内壁与所述下支筒的外壁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凸点贯穿所述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支架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下支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下支筒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支架上设置有胶粘剂,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侧围之间连接有所述胶粘剂,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侧围之间连接有所述胶粘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形状均为长条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关闭按钮和急停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该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能够自动调控轨道传送带的动作,通过光幕传感器与激光传感器使得物体的输送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轨道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

1、轨道支架;2、第一光幕传感器;3、第二光幕传感器;4、第一激光传感器;5、第二激光传感器;6、第一侧围;7、第二侧围;8、上支脚;9、下支筒;10、弹性凸点;11、连接孔;12、固定连接杆;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包括轨道支架1、第一光幕传感器2、第二光幕传感器3、第一激光传感器4、第二激光传感器5和轨道传送带,所述轨道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侧围6和第二侧围7,所述第一侧围6与所述第二侧围7相对安装,所述第一侧围6与所述第二侧围7分别位于所述轨道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2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围6靠近所述第二侧围7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围7靠近所述第一侧围6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2位于所述第一侧围6的前端,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3位于所述第二侧围7的前端,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4位于所述第一侧围6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一侧围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5位于所述第二侧围7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二侧围7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支架1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2、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3、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4、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5和所述轨道传送带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在输送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移动至所述轨道传送带的末端时,由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4与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5感应到,将信息传输到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与下一设备信号相通,并控制所述轨道传送带将物体输送到下一设备里,当下一设备内仍然存在需检测的物体时,该上料轨道将不继续输送物体。

而有物体卡住在所述轨道输送带中时,物体将累加在该上料轨道中,当物体累加到达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2与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3的位置时,由两者感应到物体输送不到后方,所述控制器将控制所述轨道输送带停止工作,防止物体继续累加下去,甚至掉落出所述轨道输送带。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支架1包括四根上支脚8和四根下支筒9,所述上支脚8位于所述下支筒9的上方,每根所述上支脚8分别插入一根所述下支筒9中,所述上支脚8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弹性凸点10,所述下支筒9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下支筒9的内壁与所述下支筒9的外壁的连接孔11,所述连接孔11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凸点10贯穿所述连接孔11。

由所述上支脚8插入所述下支筒9,使得形成了在竖直方向高度可以调节的脚架,而固定方式则采用所述弹性凸点10与相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孔11配合组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支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杆12,所述固定连接杆12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下支筒9。

鉴于所述下支筒9之间若是相对不固定,在所述上支脚8与所述下支筒9之间的高度调节过程会因为位置而卡住,因此设定所述固定连接杆12连接四根所述下支筒9。

于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下支筒9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13。

所述万向轮13能够便于该自动化控制的上料轨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来输送物体。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支架1上设置有胶粘剂,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4与所述第一侧围6之间连接有所述胶粘剂,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5与所述第二侧围7之间连接有所述胶粘剂。

使用所述胶粘剂作为连接激光传感器与侧围的材料,固定情况良好,而且对粘连方式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2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3的形状均为长条形。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支架1的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关闭按钮和急停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启动所述轨道输送带的运动,所述关闭按钮停止所述轨道输送带的运动,所述急停按钮便于在紧急的时候将整体设备完全停止工作。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