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5162发布日期:2019-03-13 23:4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井下煤炭生产时,工作面开采的原煤多经刮板输送机运输至工作面端头,再由转载机将原煤升高后,转送至皮带输送机上,在转载机向皮带输送机转运原煤时,原煤多直接从高位的转载机上抛落至皮带输送机上,使得原煤在皮带输送机上的落点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及其不稳定,使得皮带负载不均衡,极大的影响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并且落煤点不正时还会引起皮带的跑偏,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生产;为了房子原煤撒落至皮带外侧,在皮带上方多设有挡煤皮子,挡煤皮子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由于原煤抛落的随机性,使得挡煤皮子需承受频繁的冲击,挡煤皮子易于损坏、脱落,因此需频繁的更换挡煤皮子,挡煤皮子不仅造价较高,频繁的更换挡煤皮子还严重的影响了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进而影响了矿井的经济指标。因此,如何使得转载机处皮带上的落煤点稳定且落煤平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它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通过两翼板对煤流进行限制,使煤流在皮带上的落煤点稳定,还可降低原煤抛落的随机性,有效降低了原煤对挡煤皮子的频繁冲击,提高了挡煤皮子的使用寿命。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转载机端部两侧的侧板,在转载机朝皮带输送机一侧的两侧板内侧,分别铰接设有一翼板,在两侧板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液压伸缩杆,各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活动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侧板,并与对应位置处的翼板活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翼板包括一承托框架,在承托框架的内侧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一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与承托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在对应液压伸缩杆位置处的翼板上设有一T型滑槽,在T型滑槽内滑动设有一与液压伸缩杆相连的T型滑块。

进一步的,在各所述侧板外侧分别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液压伸缩杆,位于侧板一侧的两液压伸缩杆标高相同。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一三位四通阀,三位四通阀的进液口和外界供液管相连,回液口与外界回液管路相连;三位四通阀的其中一工作液口分别通过供液管与各液压伸缩杆后腔相连通,另一工作液口分别通过供液管与各液压伸缩杆的前腔相连。

或者,在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两三位四通阀,两三位四通阀的进液口和外界供液管相连,回液口与外界回液管路相连;两三位四通阀分别与一侧板处的液压伸缩杆配合,各三位四通阀的其中一工作液口分别与所对应侧板处两液压伸缩杆后腔相连通,另一工作液口分别与所对应侧板处各液压伸缩杆的前腔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三位四通阀的两工作液口处分别设有一主供液管,两主供液管之间设有双向锁。

进一步的,所述翼板通过转轴与侧板相铰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翼板上侧的侧板上设有一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通过两翼板对煤流进行限制,使煤流在皮带上的落煤点稳定,还可降低原煤抛落的随机性,有效降低了原煤对挡煤皮子的频繁冲击,提高了挡煤皮子的使用寿命。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挡煤皮子与皮带输送机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皮带输送机;2、挡煤皮子;3、侧板;4、翼板;401、承托框架; 401a、外框;401b、竖框;402、面板;403、螺栓;404、安装槽;5、液压伸缩杆;6、T型滑槽;7、T型滑块;8、三位四通阀;801、进液口;802、回液口;803、工作液口;9、主供液管;10、双向锁;11、护板;12、转载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转载机落煤控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转载机12端部两侧的侧板3,在转载机12朝皮带输送机1一侧的两侧板3内侧,分别铰接设有一翼板4,在两侧板3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液压伸缩杆5,各液压伸缩杆5的伸缩端分别活动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侧板3,并与对应位置处的翼板4活动抵接。

由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落煤控制装置时,通过各液压伸缩杆5的伸缩,可调节两翼板4的角度,进而调整两翼板4之间空间的大小,和两翼板4下端之间空间的位置,进而可以根据实际煤流量调整两翼板4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能够平稳的控制煤流,使得煤流能够平稳的落在皮带上,有效的降低了原煤对皮带的冲击,尤其是对皮带一侧挡煤皮子2的冲击,可防止由于原煤频繁冲击引发的挡煤皮子2损坏、脱落,提高挡煤皮子2的使用寿命,无需频繁的更换挡煤皮子2,即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保证矿井生产有序进行;

并且,通过调整两翼板4下端之间空间的位置,可以调整在皮带上的落煤点,可有效降低转载机12抛落原煤时,原煤运动的随机性,使得皮带上原煤落点稳定,皮带负载均衡,可显著提高皮带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防止皮带跑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翼板4之间被大块煤堵住时,还可以通过液压伸缩杆5 伸缩,向内伸出,通过翼板4将原煤挤压、击碎,或是向外回收,将大块煤放下,无需停机处理,进一步的保证了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翼板4包括一承托框架401,在承托框架401的内侧设有安装槽404,在安装槽404内设有一面板402。由此可以通过承托框架401 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可以提高整个翼板4的强度,防止翼板4变形,并且通过面板402与原煤直接接触,可在面板402损坏时,更换面板402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托框架401包括一口字型的外框401a,和对应各液压伸缩杆5 处的竖框401b,竖框401b上面低于外框401a上面,在除竖框401b外的外框 401a内侧,外框401a下面向内侧部分延伸,形成一承托面,竖框401b和外框 401a延伸形成的承托面一同构成安装槽40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402与承托框架401之间通过螺栓403连接。螺栓403的下端旋合穿过面板402、承托框架401,并与一螺母旋合,由此实现面板402与承托框架40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面板402。当然,此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面板402与承托框架401之间也可具有其他连接形式,例如焊接,由此可以无需在面板402和承托框架401上开孔,有利于保证整个翼板4的强度,在更换时,仅需将焊接处切割开即可;或者采用卡接等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栓403穿过外框401a向内延伸形成的承托面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应液压伸缩杆5位置处的翼板4上设有一T 型滑槽6,在T型滑槽6内滑动设有一与液压伸缩杆5相连的T型滑块7。由此可以实现液压伸缩杆5伸缩与翼板4旋转的同步进行,防止翼板4脱离液压伸缩杆5随意晃动,尤其是在原煤下落冲击时,可有效防翼板4跳动,有效的保证了落煤点的稳定性,还可降低原煤下落对液压伸缩杆5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T型滑槽6开设在承托框架401的竖框401b上,在实际使用时,若未采用承托框架401加面板402的形式,可直接开设在翼板4上;或者增加一个T 型滑槽体,使T型滑槽体与翼板4或承托框架401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通过液压伸缩杆5伸缩控制翼板4的旋转,在各所述侧板3外侧分别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液压伸缩杆5,位于侧板3一侧的两液压伸缩杆5标高相同。由此可以通过两个液压伸缩杆5保证翼板4受支撑力更加均衡,同一侧板3一侧的两个液压伸缩杆5标高相同,可以便于同步控制两个液压伸缩杆5伸缩长度,便于控制翼板4的旋转。当然,液压伸缩杆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于两个,并且,在液压伸缩杆5的数量多于一个时,同一侧板3处的两液压伸缩杆的标高可以不相同,由此可以使得翼板4在纵向上受支撑力更加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原理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所述侧板3的一侧设有一三位四通阀8,三位四通阀8的进液口801和外界供液管相连,回液口802与外界回液管路相连;三位四通阀8的其中一工作液口803 分别通过供液管与各液压伸缩杆5后腔相连通,另一工作液口803分别通过供液管与各液压伸缩杆5的前腔相连。由此可以通过一个三位四通阀8控制全部的液压伸缩杆5,使得在调整落煤点时,两翼板4同步进行,能够保证落煤点始终处于皮带中间位置,便于控制。

进一步的,在所述三位四通阀8的两工作液口803处分别设有一主供液管9,两主供液管9之间设有双向锁10。由此可以通过双向锁10起到液压伸缩杆5内保压作用,锁定液压伸缩杆5的位置,防止由于其他原因使伸缩杆随意回缩。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便于分开控制两翼板4旋转,也可如图6所示,在所述侧板3的一侧设有两三位四通阀8,两三位四通阀8的进液口801和外界供液管相连,回液口802与外界回液管路相连;两三位四通阀8分别与一侧板3 处的液压伸缩杆5配合,各三位四通阀8的其中一工作液口803分别与所对应侧板3处两液压伸缩杆5后腔相连通,另一工作液口803分别与所对应侧板3 处各液压伸缩杆5的前腔相连。由此可以通过一个三位四通阀8直接控制某一侧板3处的液压伸缩杆5,可单独控制某一翼板4旋转,可以灵活的调整皮带上落煤点的位置,可以在皮带发生跑偏时,通过调整落煤点的位置,纠正皮带的跑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翼板4通过转轴与侧板3相铰接。作为翼板4与侧板3之间的铰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有合页铰接等方式。

为了防止铰接点受煤流冲击,发生变形损坏,影响翼板4的悬吊、旋转,所述翼板4上侧的侧板3上设有一护板11。由此可以使得煤流在下落时,防止煤流冲击转轴铰接处,护板11可采用焊接、螺栓403连接等方式。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两侧板3设置于转载机12的端部两侧,两翼板 4位于转载端部,且翼板4铰接点的高度不高于转载机12栽煤面的高度,两翼板4下端均位于挡煤皮子2的内侧,在使用时,根据转载机12上煤流的速度,通过三位四通阀8调整各液压伸缩杆5的长度,从而调整两翼板4下端收口处的距离,进而使得煤流在下落时,能够在两翼板4的限制下,稳定的下落在皮带上,有效的降低了原煤下落的随意性,防止原煤冲击挡煤皮子2,落煤点随机、不稳定,并且,在两翼板4下端之间收口处被大块煤堵住时,可通过控制伸缩杆伸缩,多大块煤进行挤压、击碎,,或者,将翼板4大幅张开,将大块煤放行,从而避免了整个运输线卡顿,防止由此产生的生产停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位四通阀8为手动调节阀,在实际使用时,也可选择电动阀等形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