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9006发布日期:2018-12-05 19:1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瓶领域,具体是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外出、会议、活动等情形中,所使用的饮用水、饮料一般采用一次性塑料瓶来盛装,但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由于统一发放的矿泉水瓶一模一样,而分辨不出哪瓶才是自己喝过的;

第二、由于个体差异和卫生习惯,有些人水不够喝,有的人水喝不完,但别人又不能再喝而不得不丢弃,从而浪费水资源;

第三、对于用水量较大的群体而言,外出携带多瓶常规的小容量饮用水不方便,而携带大容量的饮用水又担心自己会喝不完从而产生浪费;

针对多人长期性携带饮用水,我们提出的方案为:设计出一款全新的可供多人重复使用的饮用水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其作用是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携带便捷,后面接入的饮用水瓶可重复使用。

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包括多个前后互相连接的子瓶,相邻两个子瓶之间通过螺纹构成可分离式连接,每个子瓶包括上瓶颈和下瓶颈,下瓶颈的顶部设置有单向出水盖,下瓶颈的底部连接有防尘标识贴,单向出水盖内设置有堵塞或打开下开口的单向压球,当相邻两子瓶互相连接后,下方子瓶的上开口代替上方子瓶的下开口与单向压球配合,位于最上方的子瓶的上开口连接有瓶盖,该结构的水瓶可连续拼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可行性强,可根据个人需求来设定携带用水量,不仅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携带便捷,后面接入的饮用水瓶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而且节约水资源,防尘标识贴保障饮用水卫生。

单向出水盖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子瓶内腔与下开口,下方子瓶的水能够通过开口流入上方的子瓶。

单向出水盖为上宽下窄的倒锥体,开口设置在单向出水盖的上部,倒锥体能够在人们需要饮用水时,将饮用水瓶倒转,此时使得单向压球在倒锥体上宽的位置有足够空间活动,避免饮用时单向压球压住下开口,造成饮用水失败,另外,当饮用水瓶正面放置时,倒锥体对单向压球有导向作用,单向压球在内腔内受水压和重力的作用,使单向压球能够堵塞下开口,避免上方子瓶内的水流到下方子瓶内,提高下次饮用水的速度。

每个防尘标识贴为不同彩色的标贴,标识极具个性化,可根据个人喜好来设定特定标记。

每个防尘标识贴为不同数字的标贴。

子瓶底部的防尘标识贴在水瓶未使用时,张贴于子瓶底部的底腔外部,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子瓶内腔,防尘标识贴是由数字贴和颜色贴两部分组成,数字为序列数字,可重复出现;颜色为不同的常用可见色,可重复出现,如黄、青绿、红为例,数字贴与颜色贴均可单独用手撕下再粘贴至瓶身任意位置。

所述下开口的内径大于上开口的内径,能够使下方子瓶的上开口接入上方子瓶的下开口内,结构简单,连接紧凑牢固。

所述上瓶颈的外端面设置有外螺纹,下瓶颈的内端面设有内螺纹,相邻两个子瓶之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构成可分离式连接,利用瓶颈螺纹旋转的上升力,可轻松将上方的子瓶下开口的单向压球顶开。

所述下开口上安装有与单向压球密封配合的密封环,能够提高单向压球的密封能力,避免上方的子瓶内的水渗漏到下方的子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该结构的水瓶可连续拼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可行性强,可根据个人需求来设定携带用水量,不仅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携带便捷,后面接入的饮用水瓶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而且节约水资源,防尘标识贴保障饮用水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子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子瓶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子瓶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压球式可连续拼接饮用水瓶,包括多个前后互相连接的子瓶1,相邻两个子瓶1之间通过螺纹构成可分离式连接,每个子瓶1包括上瓶颈101和下瓶颈102,下瓶颈102的顶部设置有单向出水盖2,下瓶颈102的底部连接有防尘标识贴3,单向出水盖2内设置有堵塞或打开下开口的单向压球4,当相邻两子瓶1互相连接后,下方子瓶1的上开口103代替上方子瓶1的下开口104与单向压球4配合,位于最上方的子瓶1的上开口103连接有瓶盖5,该结构的水瓶可连续拼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可行性强,可根据个人需求来设定携带用水量,不仅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携带便捷,后面接入的饮用水瓶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而且节约水资源,防尘标识贴保障饮用水卫生。

单向出水盖2上设置有开口201,开口连通子瓶内腔与下开口,下方子瓶的水能够通过开口流入上方的子瓶。

单向出水盖2为上宽下窄的倒锥体,开口201设置在单向出水盖2的上部,倒锥体能够在人们需要饮用水时,将饮用水瓶倒转,此时使得单向压球4在倒锥体上宽的位置有足够空间活动,避免饮用时单向压球4压住下开口104,造成饮用水失败,另外,当饮用水瓶正面放置时,倒锥体对单向压球4有导向作用,单向压球4在内腔内受水压和重力的作用,使单向压球4能够堵塞下开口104,避免上方子瓶1内的水流到下方子瓶1内,提高下次饮用水的速度。

每个防尘标识贴3为不同彩色的标贴,标识极具个性化,可根据个人喜好来设定特定标记。

每个防尘标识贴3为不同数字的标贴。

子瓶1底部的防尘标识贴3在水瓶未使用时,张贴于子瓶1底部的底腔外部,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子瓶1内腔,防尘标识贴3是由数字贴和颜色贴两部分组成,数字为序列数字,可重复出现;颜色为不同的常用可见色,可重复出现,如黄、青绿、红为例,数字贴与颜色贴均可单独用手撕下再粘贴至瓶身任意位置。

所述下开口104的内径大于上开口103的内径,能够使下方子瓶1的上开口103接入上方子瓶1的下开口104内,结构简单,连接紧凑牢固。

所述上瓶颈101的外端面设置有外螺纹105,下瓶颈102的内端面设有内螺纹106,相邻两个子瓶1之间通过外螺纹105和内螺纹106构成可分离式连接,每个子瓶可单独盛装300ml左右的液态饮用水,针对饮用水量较少的人群,利用瓶颈螺纹旋转的上升力,可轻松将上方的子瓶1下开口的单向压球4顶开。

每个拼接瓶可单独盛装300ml左右的液态饮用水,针对饮用水量较少的人群,在瓶盖5未打开时,可通过瓶身上的内、外螺纹连接在一起,可首尾连接多瓶饮用水,方便携带,后面连接的饮用水都是独立瓶装水,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饮水量选择携带,可单独拆卸下来供多人饮用。

当撕开防尘标识贴,将任意两个子瓶1连接到一起,就可形成600ml左右的统一瓶装水,或者饮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饮水量任意连续组装出合适水量的统一瓶装水,当饮用时,子瓶1倾斜一定角度,单向压球4就会打开下方子瓶1的上开口103,下方子瓶1里的水就能从开口201流入至上方的子瓶1内,当饮用完毕后,将子瓶1回正一定角度,单向压球4就会重新封闭下开口104,从而使上方子瓶1的水不能流回下方子瓶1内,当多人使用时,只需将下方的子瓶1拆卸下来,下方的子瓶1内未饮用完的水也可给别人使用,并且该瓶子可重复使用,干净卫生。

所述下开口104上安装有与单向压球4密封配合的密封环6,能够提高单向压球4的密封能力,避免上方的子瓶1内的水渗漏到下方的子瓶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