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桨叶除拱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300发布日期:2018-12-18 21:1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挠性桨叶除拱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制粒中用到的一种粉屑或丝条状原料储存料仓,特别涉及流动性差的粉屑状或线条状物料如生物质原料的料仓,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在生产过程中,都伴随着原料供给,特别是连接生产情况下,如果原料供应不稳定,将导致生产的停滞、质量的下滑甚至停机停产等严重事件。粉屑状及丝条状原料由于其流动性差,不易流动,在仓储过程中极易结拱,从而影响了原料的稳定供给,导致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受到影响,而且还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滑,结拱严重时原料断供造成生产停顿。一般情况下,物料在重力、气压、静电、料仓结构及原料内在的安息角、粘性、含水率、粒度等特性影响下,当这些多重因素达到一定条件形成的物料结团桥接因结成拱形结构,由于拱形结构的稳定性,仅靠重力作用下的原料克服,从而不能导致了的原料流动停止情况。鉴于结拱是多重因素影响,其状态相对是不稳定的,是一种亚稳定状态,通过改变一个因素或多个因素即可解除结拱。一般情况下原料结拱采用的是振动或气流破除,如电磁或气动振动除拱器,安装于筒壁上,通过振动或气流冲击,冲击破坏亚稳定状态的结拱结构。但由于原料的松散特性,对振动和气流冲击有缓冲作用,特别是丝条状的生物质原料,除拱效果不好。原料的供给杯稳定,极大的影响了下序的生产,严重的造成了生产的停顿。这种对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料仓结拱严重影响了的生产的正常生产,急需进行改变及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生物质制粒中料仓结拱的问题,提供一种挠性桨叶除拱料仓。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挠性桨叶除拱料仓,包括仓筒,在仓筒上端开设有进料口,仓筒下部具有出料口,在仓筒口上连接有上支撑,上支撑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上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位于仓筒的轴线上,中心轴的下部转动连接在设置在筒仓内的下支撑上,在中心轴上不同高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挠性桨叶,所述的多个挠性桨叶位于中心轴的周向不同位置,各挠性桨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的推动片,推动片的径向外端连接有挠性弦,挠性弦的径向外端连接有振击片;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仓为圆形筒仓或者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仓;进一步的;所述的挠性桨叶数量大于等于3个,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中部的挠性桨叶与上部相邻的挠性桨叶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下部相邻的挠性桨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挠性桨叶中位于上部的挠性桨叶的径向长度大于位于其下部的挠性桨叶的径向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的挠性弦的长度为推动片长度的1/4至1/3。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桨叶,对筒仓中原料不断进行搅拌,减少了原料结拱的几率;倾斜安装的桨叶对原料有向下推动的动力,促进了原料的向着出料端流动;桨叶中外部挠性弦为细长结构,弹性大,易振摆,加大振击片的振动挥摆幅度;外置振击片布置在置于结拱的外侧区域,以通过振击片的振摆作用破坏原料结团结拱;由于原料易结团,松散不一致,对振击片的阻力就不一样,在驱动轴旋转过程中,振击片的阻力不断变动,形成了振击片不断振摆的动力,从而使得振击片可以连续不断的对原料以振摆除拱。通过驱动轴上倾斜安装桨叶、挠性弦、振击片及排料桨叶等,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持续不断除拱,使得筒仓中的原料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原料供给顺畅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桨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图2中的方框是用来圈示桨叶的,不是组成桨叶的线条。附图中各标记为:1:仓筒;2:进料口;3:出料口;4:上支撑;5:下支撑;6:电机;7:中心轴;8:桨叶;9:推动片;10:挠性弦;11: 振击片。

如附图所示,挠性桨叶除拱料仓,包括仓筒1,所述的筒仓为圆形筒仓或者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仓;在仓筒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仓筒下部具有出料口3,在仓筒口上连接有上支撑4,上支撑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6,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上连接有中心轴7,中心轴位于仓筒的轴线上,中心轴的下部转动连接在设置在筒仓内的下支撑5上,在中心轴上不同高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挠性桨叶,各桨叶倾斜安装在中心轴上,当中心轴转动是,桨叶对物料产生向下的推力,所述的多个挠性桨叶位于中心轴的周向不同位置,所述的挠性桨叶数量大于等于3个,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中部的挠性桨叶与上部相邻的挠性桨叶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下部相邻的挠性桨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多个挠性桨叶中位于上部的挠性桨叶的径向长度大于位于其下部的挠性桨叶的径向长度各挠性桨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的推动片9,推动片的径向外端连接有挠性弦10,挠性弦部位相对应推动片变窄,所述的挠性弦的长度为推动片长度的1/4至1/3,挠性弦的径向外端连接有振击片11。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