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713发布日期:2019-03-30 09:3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灌装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医药保健品行业得到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在药丸生产后,需要装入药瓶进行封装,而整个装药的过程中,小型药厂通过人工装配,比较麻烦,而且效率低下,因此在制药领域引入流水线的形式来提高效率是必然之举,而现在的装瓶流水线,都是将装瓶的步骤分开,在数量多,产量高的情况下作业更高效,而面对低产量低需求的药物,通过这样的流水线大材小用,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因此需要一套能够应对低产量药物,独立完成整套装瓶流程的装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传送药瓶的盛放盒,盛放盒的右侧设有第一挡块,盛放盒的后侧设有第二挡块;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有装药机构,装药机构包括紫外线杀菌箱、放药机、下盖机构、封盖机构,紫外线杀菌箱的下部设有杀菌通道,杀菌通道内设有紫外线灯,放药机的下部设有出药口,下盖机构包括下盖箱体,下盖箱体内设有存放瓶盖的下盖通道,下盖箱体的左侧设有第一挡盖气缸和第二挡盖气缸,第二挡盖气缸设在第一挡盖气缸的下方,第一挡盖气缸和第二挡盖气缸的输出杆穿入下盖通道内,第一挡盖气缸上设有抵挡瓶盖的第三挡块,第二挡盖气缸上设有抵挡瓶盖的第四挡块,下盖箱体的右侧设有下压瓶盖的弹性压条;封盖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杆上设有压紧瓶盖的压紧块;放药机的下方设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杆上设有推板,第二伸缩气缸设在第一传送带的前侧;第一传送带的右侧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前侧设有前安装板,第二传送带的后侧设有后安装板,第二传送带的右侧设有若干输送道;前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有调节挡板,后安装板上表面设有限位挡板,调节挡板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固定在前安装板上;第二传送带上还设有分拣调节机构,分拣调节机构设在调节挡板的右侧;分拣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调节支架,固定支架设在调节支架的前方;固定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设有带动架,带动架的前侧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支架,带动架的后侧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下端固定有调节座,调节座内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前端设有调节旋钮,调节丝杆的后端轴承连接有分道移动挡板;第二连接支架的下端固定有分道固定挡板,分道固定挡板的右端面设有光电传感器。药瓶在第一传送带上传送依次通过紫外线杀菌箱、放药机、下盖机构、封盖机构,药瓶进入杀菌通道,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快速彻底除菌,当运输到放药机下方时,推板推动药瓶至抵押第二挡块,调整药瓶位置更有利于后续流程的精准操作;然后,手指气缸将药瓶夹持住并对准出药口,出药口下放药丸进入药瓶中,通过手指气缸的夹持,使得药瓶更加稳定,不会因出药口中药丸进入药瓶内的冲撞而导致药瓶倾翻;当药瓶进入下盖机构下方时,第一挡盖气缸推动第三挡块将下盖通道内的瓶盖压紧抵挡,第二挡盖气缸带动第四挡块回缩,将在下盖通道下盖口出的瓶盖松开,而后瓶盖正好落在药瓶瓶口出,为防止瓶盖不慎掉落,弹性压条将在药瓶上的瓶盖进行初步压紧;当瓶盖落下后,第二挡盖气缸带动第四挡块伸出,同时第一挡盖气缸带动第三挡块回缩,下盖通道内的瓶盖下落并被第四挡块抵挡,而后第三挡块再次压紧下一个瓶盖,即可进行下一次下盖操作;当药瓶进入封盖机构下方时,第一伸缩气缸带动压紧块对药瓶上的瓶盖进行压紧封盖。通过本套装置,从装药到封盖的流程清楚细致,且设置了推板和手指气缸对发生偏移的药瓶进行微调,设置弹性压条对瓶盖进行初步压紧,有效的降低了在作业中的中断几率,提升了装药作业的效率,自动化操作,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对低产量药物的装药效率。药瓶在第二传送带上运输,通过调节挡板和限位挡板引导药瓶进入分道移动挡板和分道固定挡板之间的运输通道,调节挡板用于调节与限位挡板形成的通道入口的大小,通过转动调节旋钮来调节运输通道的大小达成与通道入口大小的统一,使得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药瓶,光电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当药瓶挡住光电传感器时,计为计数一次,通过光电传感器的计数来记录通过药瓶的数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夹持机构和安装夹持机构的第三安装支架,夹持机构设在第一传送带的后侧;夹持机构包括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座,滚珠丝杆另一端设有设有驱动滚珠丝杆转动的丝杆电机,滚珠丝杆上设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的上方固定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夹持药瓶的手指气缸;夹持机构还包括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轨;滑轨、第一轴承座、丝杆电机均安装在第三安装支架上。通过丝杆电机带动手指气缸移动,控制更加精准,调节更加简单,同时设置与滑块配合滑动的滑轨,不仅提供了轨迹引导,同时对滑块提供了支撑,使得整体效率更高,中断率降低。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装药机构的第一安装支架,安装第二伸缩气缸的第二安装支架。

作为优选,固定支架包括两块分别安装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上的第一安装立板,第一安装立板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安装平板;第一安装平板上表面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一安装平板的下方设有连接件,第二轴承座内设有螺杆,螺杆穿过第一安装平板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上端与螺杆连接,连接件的下端与带动架的左端固定。通过设置第二轴承座使得带动架的后端在前后移动时,带动架的前端转动的更加顺利,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调节支架包括两块分别安装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立板,第二安装立板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安装平板,第二安装平板的上端面前侧设有第一齿轮座,第一齿轮座内设有从动齿轮,第二安装平板的上端面后侧设有第二齿轮座,第二齿轮座内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第二安装平板的下端面后侧设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伺服电机,传动链条上设有连接块;第二安装立板的下方设有滑动轴和在滑动轴上滑动的移动滑块,滑动轴安装在第二安装立板之间,移动滑块和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带动支架;移动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下端轴承连接有滚轮,带动架的上端面右侧设有滑动槽,滚轮在滑动槽内左右滚动。当光电传感器记录的药瓶数量达到预设值时,伺服电机启动,传动链条带动连接块,连接块带动移动滑块移动,移动滑块带动下方的滚轮在滑动槽内左右移动,当连接块向前移动时,滚轮向左移动,分道移动挡板和分道固定挡板之间的运输通道向前偏移从而达到切换输送道的目的,反之同理;设置滚轮和滑动槽的配合,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带动架的左端为固定点,右端为移动点,因为设置了滑动槽作为带动架的增减长度空间,使得带动架在带动分道移动挡板和分道固定挡板时不会晃动或者卡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药装置,从装药到封盖的流程清楚细致,且设置了推板和手指气缸对发生偏移的药瓶进行微调,设置弹性压条对瓶盖进行初步压紧,有效的降低了在作业中的中断几率,提升了装药作业的效率,自动化操作,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对低产量药物的装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传送带及装药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机构和第三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传送带及装药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分拣调节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分拣调节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0—第一传送带、101—盛放盒、102—第一挡块、103—第二挡块、104—装药机构、105—紫外线杀菌箱、106—放药机、107—下盖机构、108—封盖机构、109—杀菌通道、110—紫外线灯、111—出药口、112—下盖箱体、113—下盖通道、114—第一挡盖气缸、115—第二挡盖气缸、116—第四挡块、117—弹性压条、118—第一伸缩气缸、119—压紧块、120—第二伸缩气缸、121—推板、122—夹持机构、123—第三安装支架、124—滚珠丝杆、125—第一轴承座、126—丝杆电机、127—丝杆螺母、128—滑块、129—手指气缸、130—滑轨、131—第一安装支架、132—第二安装支架、400—第二传送带、401—前安装板、402—后安装板、403—调节挡板、404—限位挡板、405—旋转轴、406—分拣调节机构、407—固定支架、408—调节支架、409—带动架、410—第一连接支架、411—第二连接支架、412—调节座、413—调节丝杆、414—调节旋钮、415—分道移动挡板、416—分道固定挡板、417—光电传感器、418—第一安装立板、419—第一安装平板、420—第二轴承座、421—连接件、422—螺杆、423—第二安装立板、424—第二安装平板、425—第一齿轮座、426—从动齿轮、427—第二齿轮座、428—主动齿轮、429—传动链条、430—伺服电机、431—连接块、432—滑动轴、433—移动滑块、434—带动支架、435—连接轴、436—滚轮、437—滑动槽、438—输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药丸包装流水线,如图所示,包括第一传送带100,第一传送带100上设有若干传送药瓶的盛放盒101,盛放盒101的右侧设有第一挡块102,盛放盒101的后侧设有第二挡块103;第一传送带100的上方设有装药机构104,装药机构104包括紫外线杀菌箱105、放药机106、下盖机构107、封盖机构108,紫外线杀菌箱105的下部设有杀菌通道109,杀菌通道109内设有紫外线灯110,放药机106的下部设有出药口111,下盖机构107包括下盖箱体112,下盖箱体112内设有存放瓶盖的下盖通道113,下盖箱体112的左侧设有第一挡盖气缸114和第二挡盖气缸115,第二挡盖气缸115设在第一挡盖气缸114的下方,第一挡盖气缸114和第二挡盖气缸115的输出杆穿入下盖通道113内,第一挡盖气缸114上设有抵挡瓶盖的第三挡块133,第二挡盖气缸115上设有抵挡瓶盖的第四挡块116,下盖箱体112的右侧设有下压瓶盖的弹性压条117;封盖机构108包括第一伸缩气缸118,第一伸缩气缸118的输出杆上设有压紧瓶盖的压紧块119;放药机106的下方设有第二伸缩气缸120,第二伸缩气缸120的输出杆上设有推板121,第二伸缩气缸120设在第一传送带100的前侧;第一传送带100的右侧设有第二传送带400,第二传送带400的前侧设有前安装板401,第二传送带400的后侧设有后安装板402,第二传送带400的右侧设有若干输送道438;前安装板401上表面安装有调节挡板403,后安装板402上表面设有限位挡板404,调节挡板403内设有旋转轴405,旋转轴405固定在前安装板401上;第二传送带400上还设有分拣调节机构406,分拣调节机构406设在调节挡板403的右侧;分拣调节机构406包括固定支架407和调节支架408,固定支架407设在调节支架408的前方;固定支架407和调节支架408之间设有带动架409,带动架409的前侧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支架410,带动架409的后侧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支架411,第一连接支架410的下端固定有调节座412,调节座412内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丝杆413,调节丝杆413的前端设有调节旋钮414,调节丝杆413的后端轴承连接有分道移动挡板415;第二连接支架411的下端固定有分道固定挡板416,分道固定挡板416的右端面设有光电传感器417。

还包括夹持机构122和安装夹持机构122的第三安装支架123,夹持机构122设在第一传送带100的后侧;夹持机构122包括滚珠丝杆124,滚珠丝杆124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座125,滚珠丝杆124另一端设有设有驱动滚珠丝杆124转动的丝杆电机126,滚珠丝杆124上设有丝杆螺母127,丝杆螺母127的上方固定有滑块128,滑块128上安装有夹持药瓶的手指气缸129;夹持机构122还包括与滑块128滑动配合的滑轨130;滑轨130、第一轴承座125、丝杆电机126均安装在第三安装支架123上。

还包括安装装药机构104的第一安装支架131,安装第二伸缩气缸120的第二安装支架132。

固定支架407包括两块分别安装在前安装板401和后安装板402上的第一安装立板418,第一安装立板418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安装平板419;第一安装平板419上表面设有第二轴承座420,第一安装平板419的下方设有连接件421,第二轴承座420内设有螺杆422,螺杆422穿过第一安装平板419与连接件421固定连接;连接件421的上端与螺杆422连接,连接件421的下端与带动架409的左端固定。

调节支架408包括两块分别安装在前安装板401和后安装板402上的第二安装立板423,第二安装立板423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安装平板424,第二安装平板424的上端面前侧设有第一齿轮座425,第一齿轮座425内设有从动齿轮426,第二安装平板424的上端面后侧设有第二齿轮座427,第二齿轮座427内设有主动齿轮428,主动齿轮428和从动齿轮426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429,第二安装平板424的下端面后侧设有驱动主动齿轮428转动的伺服电机430,传动链条429上设有连接块431;第二安装立板423的下方设有滑动轴432和在滑动轴432上滑动的移动滑块433,滑动轴432安装在第二安装立板423之间,移动滑块433和连接块431之间连接有带动支架434;移动滑块433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轴435,连接轴435下端轴承连接有滚轮436,带动架409的上端面右侧设有滑动槽437,滚轮436在滑动槽437内左右滚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