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179发布日期:2019-01-04 23:1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已经相当的重视,旧物、垃圾等废旧物品的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将垃圾回收再次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大量垃圾难以处理的问题,还大大节约了资源。但是如何更好的实现对垃圾进行分类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灌输意识、尽早让人们养成习惯之外,还要有高效的分类装置来支持。

现有垃圾分类回收现行的办法主要是在垃圾场对大批量的垃圾集中分类,其缺点是很难实现准确分类,回收的各个种类中含杂质成分较多,且设备较为庞大。垃圾分类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源头就进行分类,但是目前常用的分类垃圾箱只是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收集,因此不能对垃圾进行高效的分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可以对垃圾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提高垃圾的分类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开设有用于投放物品的投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投放口处的投放箱门,所述箱体下部开设有用于取出物品的排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排放口的排放箱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二维码扫码装置,用于扫描识别用户信息;

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投放箱门的启闭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控制中心接收二维码扫码装置扫描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

重力传感器,设置于箱体上且用于感知箱体内物品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感应的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可以预先注册账户,当用户需要向某个箱体内投放分类的物品时,用户注册账户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对应账户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码装置扫描识别用户账户的二维码,扫描成功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打开,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对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进行感应,当用户投入分类的物品时,可以实现对物品的重量进行记录,可以对每个用户设立积分奖励措施,根据物品的重量进行对应的积分。

待投放完成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设定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的时间,例如投放箱门在打开10秒之后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前部且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存在的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人体是否存在,若无人体存在时,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若有人体存在时,投放箱门保持开启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驱动投放箱门启闭的电机,所述电机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防盗监控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防盗监控单元包括:

电磁锁,设置于排放箱门上并将排放箱门启闭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

摄像头,设置于箱体上方,所述智能控制中心接收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之后生成用于控制摄像头对箱体位置处进行抓拍的控制指令,所述摄像头接收该控制指令之后对箱体位置处进行抓拍,并将抓拍的图像信息回传至智能控制中心;

云平台服务端,与智能控制中心网络连接,用于接收智能控制中心发送的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以及摄像头抓拍图像信息;

接收终端,与智能控制中心网络连接,用于接收云平台服务端推送的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以及摄像头抓拍图像信息。

当排放箱门被打开时,电磁锁处于打开或是锁紧状态的信号将会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可以判断出排放箱门处于开启或是关闭状态,若排放箱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摄像头对箱体位置处进行抓拍,并将抓拍的图像信息回传至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再将抓拍的图像信息通过云平台服务端推送至接收终端(后台终端或移动终端),管理员则可以通过接收终端接收相应的信息,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接收终端为移动终端。管理员可以远程监控箱体的状况。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实时接收箱体处的信息。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遮挡箱体的遮雨棚。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设置于遮雨棚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用于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物品的箱体,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投放箱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垃圾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而且操作方便,大大提高垃圾的分类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1,箱体1上部开设有用于投放物品的投放口11以及用于遮蔽投放口11处的投放箱门,箱体1下部开设有用于取出物品的排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排放口的排放箱门,控制系统包括:

二维码扫码装置2,用于扫描识别用户信息;

智能控制中心3,投放箱门的启闭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3,智能控制中心3接收二维码扫码装置2扫描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

重力传感器4,设置于箱体1上且用于感知箱体1内物品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感应的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3。

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可以预先注册账户,当用户需要向某个箱体1内投放分类的物品时,用户注册账户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对应账户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码装置2扫描识别用户账户的二维码,扫描成功之后,智能控制中心3控制投放箱门打开,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4对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进行感应,当用户投入分类的物品时,可以实现对物品的重量进行记录,可以对每个用户设立积分奖励措施,根据物品的重量进行对应的积分。

待投放完成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设定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的时间,例如投放箱门在打开10秒之后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其他方式,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前部且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存在的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人体是否存在,若无人体存在时,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若有人体存在时,投放箱门保持开启状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投放口11处设置有用于驱动投放箱门启闭的电机5,电机5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3。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防盗监控单元6。一般情况下,防盗监控单元6包括:

电磁锁61,设置于排放箱门上并将排放箱门启闭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3;

摄像头62,设置于箱体1上方,智能控制中心3接收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之后生成用于控制摄像头62对箱体1位置处进行抓拍的控制指令,摄像头62接收该控制指令之后对箱体1位置处进行抓拍,并将抓拍的图像信息回传至智能控制中心3;

云平台服务端63,与智能控制中心3网络连接,用于接收智能控制中心3发送的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以及摄像头62抓拍图像信息;

接收终端64,与智能控制中心3网络连接,用于接收云平台服务端63推送的排放箱门启闭信息以及摄像头62抓拍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遮挡箱体1的遮雨棚7,可以将摄像头62设置于遮雨棚7上。

当排放箱门被打开时,电磁锁61处于打开或是锁紧状态的信号将会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3,智能控制中心3可以判断出排放箱门处于开启或是关闭状态,若排放箱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智能控制中心3控制摄像头62对箱体1位置处进行抓拍,并将抓拍的图像信息回传至智能控制中心3,智能控制中心3再将抓拍的图像信息通过云平台服务端63推送至接收终端64(后台终端或移动终端),管理员则可以通过接收终端64接收相应的信息,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终端64可以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管理员可以远程监控箱体1的状况,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实时接收箱体1处的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