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9251发布日期:2019-02-22 21:5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扬系统,尤其设计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强夯机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的机器,工作原理是反复提升夯锤至一定高度后,然后放下夯锤,自由落下的夯锤压实松土。目前强夯机的传动装置有三种,一种是纯机械传动,一种是纯液压传动,另一种是机液一体式传动。机械式强夯机:机械指的卷扬,行走,回转机构等都是机械式。缺点:体积大,拆装不方便,安全性差被很多工地禁止进入,优点:可靠性好。液压式强夯机:液压指的卷扬,行走,回转机构全部都是液压控制。缺点: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且要求维修人员技术本领高。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当前强夯机使用的控制系统基本是电液混合,在强夯机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电控制不可靠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且强夯机工作时,往复打击的频率、锤击的能量直接影响强夯机的使用,频率过慢影响效率以及工程进度,能量过低使得需要更多次的锤击,甚至于强夯无效果。当重物悬停半空时意外停机时,控制失效,重物无法落下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失效下能紧急放钩的卷扬系统泄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包括液压泵、控制卷扬抱刹启用的刹车控制装置;液压泵的一端连通油源,液压泵的另一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还包括放钩阀,放钩阀包括活塞往复运动的活塞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进油口通过进油单向阀连通油源,出油口通过出油单向阀连通刹车控制装置。

较优的,还包括控制起钩启用的机械起钩控制装置、控制起钩或下落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阀以及给第一控制装置提供压力的压力源;第一阀包括第一进油端、第一回油端、第一出油端、第二出油端、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第一进油端连接液压泵,第一回油端连接回油管路,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装置的第一出口,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装置的第二出口,第一出油端与出油口均连接第一缓冲阀的进口,并且第一出油端连接机械起钩控制装置,第二出油端连接第一梭阀的其中一个进口,第一梭阀的出口与刹车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缓冲阀的第三出口连接第一梭阀的另一个进口。

较优的,还包括提供低压控制的气源、用于卷扬制动的碟刹、继动阀以及第二阀;继动阀包括第六出口、第四出口、第五出口以及第三控制端,第六出口与气源连接,第四出口与碟刹控制连接,第三控制端连接外部控制气路;第二阀包括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二进油端、第二回油端以及第三出油端;第五出口控制连接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连接第二梭阀的出口,第二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连接,第二进油端连接液压泵,第二回油端连接外部回油管路,第三出油端与第二出油端分别连接第三梭阀的两个进口,第三梭阀的出口连接第一梭阀的进口。

较优的,活塞连接外部手柄或者外部动力装置。

较优的,液压泵通过安全阀与外部回油管路连接。

较优的,液压泵连接有稳压作用的蓄能器。

较优的,压力源连接通过第一手动阀与其余管路连接。

较优的,还包括变矩器,机械起钩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变矩器。

较优的,第一缓冲阀为单向顺序阀或延时阀的一种。

较优的,刹车控制装置以及机械起钩控制装置为油缸。

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通过设置液压泵和刹车控制装置,实现卷扬抱刹的开放控制,并设置了手动的放钩阀,通过压缩-增大活塞腔手动抽取液压油,进而在紧急工作情况下实现对刹车控制装置的控制,最终实现卷扬抱刹的开放控制,并且放钩阀与液压泵相对独立,液压泵及其相连的系统出现问题对于放钩阀的使用没有影响,因此可以有效的在液压控制失效的情况下实现紧急放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的基本管路图;

图2为图1基础上的拓展实施例;

图3为图2基础上的拓展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包括液压泵10、控制卷扬抱刹启用的刹车控制装置20以及放钩阀90,放钩阀90包括活塞91往复运动的活塞腔92、进油口93以及出油口94,进油口93通过进油单向阀931连通油源,出油口94通过出油单向阀941连通刹车控制装置20;液压泵10的一端连通油源,液压泵10的另一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20。

正常情况下,通过控制液压泵10向刹车控制装置20通入控制油后,刹车控制装置20顶开,抱刹松开,设备可以控制卷扬正常起钩放钩;但在控制失效的情况下需要人为紧急放钩以确保悬吊空中的重物平稳落地。过程如下:通过活塞91向上运动,增大活塞腔92,出油单向阀941在外界压力差的作用下紧闭出油口94,外界的气压迫使油源里的油冲开油单向阀931通过进油口931进入活塞腔92中,然后活塞91向下运动,压缩活塞腔92,单向阀931关闭,活塞腔92中的油冲开出油单向阀941通过出油口941进入刹车控制装置20中,如此反复,人为的抽取油源中的油进入刹车控制装置20中,最终使得抱刹松开,实现重物落地。活塞91可连接外部杠杆手柄或者直接与外部动力装置相连再由人为控制,方便操控。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起钩启用的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控制起钩或下落的第一控制装置60、向第一控制装置60提供压力的压力源70以及第一阀110。他们结合起钩阀90共同构成了卷扬的油控系统。第一阀110包括第一进油端111、第一回油端112、第一出油端113、第二出油端114、第一控制端115以及第二控制端116,第一进油端111连接液压泵10,第一回油端112连接外部回油管路用于泄压,第一控制端115连接第一控制装置60的第一出口601,第二控制端116连接第一控制装置60的第二出口602,第一出油端113与出油口94均连接第一缓冲阀31的进口,并且第一出油端113连接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第二出油端114连接第一梭阀201的其中一个进口,第一梭阀201的出口与刹车控制装置20连接;第一缓冲阀31的第三出口311连接第一梭阀201的另一个进口。

第一控制装置60为手动控制的阀门或推杆,也可为二位二通阀,压力源70的液压流体进入第一控制装置60中,操控人员通过设置第一控制装置60的开启状态控制油路从第一出口601或第二出口602流出。

如上段所述,当第一出口601出油进入第一控制端115,此时设备为起钩状态,第一进油端111与第一出油端113连通,第二出油端114与第一回油端112连通,第一梭阀201到第二出油端114中的液压油顺着第一回油端112回到外部回油管路中;液压泵10-第一进油端111-第一出油端113-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管路连通,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顶入,接入卷扬动力马达(图中未标出),此时刹车控制装置20仍处于工作状态,与之传动连接的抱刹(图中未标出)仍对卷扬制动,待到第一出油端113的液压油缓缓通过第一缓冲阀31,从而延时进入第一梭阀201中,再从第一梭阀201进入刹车控制装置20,此时刹车控制装置20顶开,抱刹松开,设备可以正常卷扬起钩,延时启动的目的在于防止在起钩的一瞬间因动力尚未到达抱刹就松开,导致重物落地的危险情况。当第二出口602出油进入第二控制端116,此时设备为落钩状态,第一进油端111与第二出油端114连通,第一出油端113与第一回油端112连通,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到第一出油端113中的液压油顺着第一回油端112回到外部回油管路中;液压泵10-第一进油端111-第二出油端114-刹车控制装置20管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20顶开,松开抱刹,设备在空载的情况下正常放钩,落下的速度快,变相的提高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紧急情况下,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相连接的卷扬动力马达停止工作,此时由于抱刹的作用,重物悬停空中十分危险,人为控制活塞91往复运动,放钩阀90的出油口94送油通过第一缓冲阀31进入刹车控制装置20中,实现松开抱刹,重物缓慢下降一点距离直至完全着地,避免了上述落钩状态时重物匝地,而且由于放钩阀90与上述落钩状态时系统相对独立,在多数部件出现问题不工作的情况下,落钩阀90仍然可以通过手动正常放钩。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卷扬系统泄油装置还可增加提供低压控制的气源40、用于卷扬制动的碟刹50、继动阀51以及第二阀120;继动阀51包括第六出口511、第四出口512、第五出口513以及第三控制端514,第六出口511与气源40连接,第四出口512与碟刹50控制连接,第三控制端514连接外部控制气路;例如脚刹可通过此管路连入控制进而灵活控制碟刹50;第二阀120包括第四控制端121、第五控制端122、第二进油端123、第二回油端124以及第三出油端125;第五出口513控制连接第四控制端121,第五控制端122连接第二梭阀610的出口,第二梭阀610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出口601和第二出口602连接,第二进油端123连接液压泵10,第二回油端124连接外部回油管路,第三出油端125与第二出油端114分别连接第三梭阀202的两个进口,第三梭阀202的出口连接第一梭阀201的进口。

相对于第一至五段描述的管路状态,其起钩和落钩的油路过程一致,所不同的是,通过气源40,实现了由外部来气的低压控制管路控制高压通道。低压管路内可以通过气体,当然也可以选择低压的液压油,其低压控制高压的原理是一样的。本处以气体为例进行说明:从第三控制端514进气,第六出口511与第四出口512以及第五出口513连通。气源40-继动阀51-碟刹50管路连通,碟刹50启用制动功能,方便人员灵活操控;同时,气源40-继动阀51-第二阀120管路连通,第四控制端121进气,第二进油端123与第三出油端125连通,油源10-第二阀120-第三梭阀202-第一梭阀201-刹车控制装置20管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20顶开,抱刹松开。在第三控制端514未进气时,从第二梭阀610的出口流出控制油到第五控制端122,第三出油端125与第二回油端124连通,管路中的液压油从回油管路泄出。外部来气可通过脚刹或者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外接更多的控制管路,加入的管路可实现卷扬系统泄油装置功能的多样化以及灵活化。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三阀130,第三阀130的第七出口131连接第五出口513,第三阀130的第八出口132连接第四控制端121,第三阀130的第六控制端133与压力源70连接。压力源70上连接有第一手动阀71,压力源70的控制油常进入第三阀130保证第八出口132与第七出口131连通,在需要时通过第一手动阀71直接断开油路,进而断开第八出口132与第七出口131从而实现整条控制管路的安全断开。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气源40通过第二手动阀42连接到第四梭阀41的其中一个进口,第八出口132连接到第四梭阀41的另一个进口,第四梭阀41的出口连接第四控制端121,使得在其余部位未供油气时,气源40向第四控制端121提供一股控制气,并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断开第二手动阀42实现整条控制管路的安全断开。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变矩器34,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控制连接变矩器34,可以由刹车控制装置20直接与之相连控制启动,也可以通过油路设置,使得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启用时,变矩器也一起启动,卷扬启动并通过变矩器传输动力,有效的变矩缓冲,使得设备运行平稳,动力足。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源70连接通过第一手动阀71与其余管路连接,方便在需要时紧急关闭各控制管路,保证安全。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液压泵10通过安全阀102与外部回油管路连接,防止压力过高溢流。安全阀102可为减压阀、溢流阀、球阀、单向顺序阀或延时阀的一种。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液压泵10连接有稳压作用的蓄能器101,防止系统中压力过低始终稳定在一个正常的数值。

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缓冲阀31为单向顺序阀或延时阀的一种,只要能起到单向延时的功能即可。

较佳的实施方式,刹车控制装置20以及机械起钩控制装置30为油缸或气缸,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系统常见的执行元件,如液压马达:齿轮式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柱塞液压马达等。只要能够起到控制卷扬系统泄油装置与动力装置离合的执行元件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