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3879发布日期:2019-03-30 09:5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工厂加工也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咋对物料进行加工时,需要对物料进行上料,传统的上料是通过人为的搬运,这样不仅浪费体力,而且还会对人们造成伤害。现在电子产品领域内传统的生产使用的塑封模上料架都是一个整块铝材料加工成整体式。缺点:现在材料和人工不断上涨,要降低生产成本,在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情况下,首先应该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整体式的上料架,中间多数部分是要求避空,要求铣床加工中间避空部分,浪费很多材料,同时也增加了人工的成本。上料架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只要上料架部分出现损坏,都导致整个上料架报废。因为容易出现报废,越来越被电子制造业淘汰。鉴于上述产品产生的技术缺陷,对现有的塑封模上料架做进一步改进尚有必要。

目前,公开号为CN2029110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上料架,它包括通过单个的上料架I、上料架II和上料架III相拼而成;所述上料架I和上料架II各为两个,所述两个上料架I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上料架II的两端,所述上料架I上设置有手柄连接块;所述上料架III与上料架II连接,所述上料架III上设置有上料架定位块。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节约了材料以及降低了人工成本。

这种金属上料架虽然节约了材料以及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对于钢管的上料却不适用,现在人们在对脚手架上的钢管进行加工时,总是需要将钢管上料进入加工机内,但是由于钢管过长,人为的去搬运不方便而且还会对人们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上料机构,其具有可以将钢管自动上料以及保护人们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上料机构,包括支架,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物料板,支架上设有驱动物料板滑动的驱动元件,驱动元件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箱体的一侧设有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电机,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上连接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链条,链条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与物料板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机构,用于对物料的阻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人们在对钢管进行上料时,通过人为的搬运不仅浪费体力,而且还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当需要将钢管自动上料时,钢管放进物料板上,箱体内的主动链轮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主动链轮带动链条转动,从动链轮在链条的作用下转动,链条带动着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着物料板在支架上滑动,以此实现对钢管的自动上料。利用链条的承载性比较大,能够很平稳的将钢管拉起。

进一步设置:阻挡机构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用于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支撑。第一转动杆上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推动杆,支架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驱动推动杆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气缸输出轴与气缸底板,气缸底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气缸输出轴与推动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钢管进行阻挡时,气缸输出轴推动着推动杆运动,推动杆在转动轴上转动,第一转动杆与推动杆垂直连接的,推动杆带动着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杆带动着第二转动杆运动,通过气缸的伸缩来实现对钢管的阻挡。利用转轴不仅可以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而且对钢管同样起到阻挡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支架分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且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结构相同,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若干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凹槽,支架上设有与凹槽适配的转动板,转动板转动连接在支架上。转动板朝向朝向凹槽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卡块,支架上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用于将转动块卡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能够很好的承载过长的钢管,即使短一点的也能够使用。凹槽可以对阻挡机构进行承载,不会因为阻挡机构的转动,从支架上掉落。利用转动块可以将凹槽盖上,不会使钢管掉落进入凹槽内,同时卡槽与卡块可以将转动块卡紧,也方便人们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们能够将自动的将钢管运送到加工机器,不需要人为的去搬运,对人们也不会造成伤害,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同时也增大了工作效率。操作工序也比较简单,对与工厂也是比较适用。只需要通过电机的带动着主动链轮转动,利用主动链轮带动着链轮和从动齿轮运动,在利用链轮上的连接块带动着物料板滑动,来实现对钢管的自动的上料。利用阻挡机构来对钢管进行阻挡,防止钢管自动滑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钢管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驱动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 A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物料板;3、驱动元件;31、主动链轮;32、从动链轮;33、电机;34、链条;35、连接块;4、箱体;5、阻挡机构;51、转动轴;52、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转轴;55、推动杆;56、固定板;57、气缸;58、气缸输出轴;59、气缸底板;6、驱动机构;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第三支架;10、凹槽;101、转动板;102、卡块;10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上料机构,包括支架1,如图1所示、图2所示,支架1分为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与第三支架9,且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与第三支架9上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固定连接,第二支架8与第三支架9固定连接。支架1的右侧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物料板2,支架1的前侧设有驱动物料板2滑动的驱动元件3,驱动元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1前侧的箱体4,箱体4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31,主动链轮31水平方向下端设有与其平行的从动链轮32,主动链轮31与从动链轮32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链条34,链条34的后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5,连接块35与物料板2固定连接,箱体4的前侧设有驱动主动链轮31转动的电机33。

如图1所示、图3所示,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阻挡机构5,且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上的阻挡机构5结构相同,阻挡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7内的转动轴51,转动轴5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之间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54,用于将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同时转动以及对其进行支撑。第一转动杆52的右侧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推动杆55,推动杆55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支架7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6,固定板56上设有驱动推动杆55滑动的驱动机构6。

如图1所示、图3所示及图4所示,驱动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板56上的气缸57,气缸57包括气缸57本体、气缸输出轴58与气缸底板59,且气缸底板59与固定板56转动链接,气缸输出轴58与推动杆55铰接。支架1上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10,用于对转轴54的支撑,凹槽10上设有与其适配的转动板101,转动板101的左侧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转动板101朝向凹槽10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卡块102,支架1上设有与其卡块102适配的卡槽103,用于对转动板101的卡紧。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钢管进行自动上料时,人们将钢管放置在物料板2内,电机33转动,带动主动链轮31转动,从动链轮32与主动链轮31平行,且链条34转动连接在主动链轮31与从动链轮32上,因此主动链轮31转动,带动着链条34转动,链条34带着从动链轮32转动,连接块35固定连接在物料板2与链条34上,链条34带动着连接块35运动,连接块35带动着物料板2在支架1上滑动,以此来实现对钢管的自动上料,保护了人们的安全。

当需要将钢管进行阻挡时,气缸57运动,气缸输出轴58推动着与其铰接的推动杆55运动,气缸57此时在固定板56上转动,推动杆55与第一转动杆52垂直连接,且第一转动杆52转动连接在转动轴51上,因此推动杆55带动着第一转动杆52转动,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之间连接有转轴54,第一转动杆52通过转轴54带动着第二转动杆53转动,同时当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转动时,打开转动板101,转轴54从凹槽10内转动出来。当第一转动杆52与第二转动杆53转动到240°时,气缸57停止运动,以此实现对钢管的阻挡。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