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555发布日期:2019-01-13 17:1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药品包装、计生用品、玩具等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



背景技术:

薄膜封口的封口杯作为一种传统的包装形式,大量应用于食品、药品、计生用品、玩具等领域,其主要形式为杯子加薄膜,通过热合的形式实现封口。由于传统的薄膜封口封口杯其开启方式为薄膜开启,包括插管、揭开等,其中揭开的包装方式中为了方便薄膜揭开,需严格控制热合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从而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a.假如热合温度过高,封口薄膜易与杯沿深入熔合,导致使用者在揭开薄膜时容易造成难以正常开启;

b.假如热合温度过低,封口薄膜易与杯沿熔合不足,导致包装及产品在制造、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极易造成薄膜密封不足,继而导致内容物易遭受污染,易滋生细菌,易变质等现象。

以上两种情况在食品、药品、计生用品领域中问题尤其突出,对使用者造成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包括杯沿、杯体和杯底,所述杯沿、杯体和杯底一次性加工制成,所述杯沿的上侧压制有封口薄膜,封口薄膜与杯沿连接处为封口薄膜热合线,封口薄膜表面靠近封口薄膜热合线的位置采用切槽的工艺设置有预裂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杯沿、杯体和杯底通过吸塑、注塑或冲压成型工艺一次性加工制成,所述杯沿、杯体和杯底的材质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所述杯体截面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心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材料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杯沿的上侧通过封口薄膜热合机压制有封口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裂线为通过模具压制或激光镭射而成,预裂线位于封口薄膜热合线的内侧,且预裂线不与封口薄膜热合线交叉叠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带有所述预裂线的封口薄膜由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构成,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为经刀模或激光镭射技术切穿后形成表面穿透效果的薄膜,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进行复合,在封口薄膜上形成封口薄膜预裂线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裂线是连续的或者断续的;所述预裂线是规则形状的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所述预裂线是一条或多条;所述预裂线是开环的或者闭环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是不同性质天然或人造材质的,包括纸张、铝箔、塑料或者具有塑性的复合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是单层薄膜或者是多层复合薄膜构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常规封口杯的开启方式由薄膜揭开改为薄膜裂开,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封口牢固度,总体体现为一次性使用,故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特点:

1)由于不是通过薄膜揭开实现开启的目的,而是采用薄膜裂开,因此封口牢固度较好,即便封口薄膜热合到与杯沿深入熔合,也不会出现薄膜难以揭开导致的开启困难;

2)由于无需为了方便薄膜揭开采用较低温度或较小压力或较短时间热合封口薄膜,避免了包装及产品在制造、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极易造成薄膜密封不足,同时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内容物易遭受污染,易滋生细菌,易变质等现象;

3)由于采用一次性设计,故不存在反复利用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

4)因为预裂线位于封口薄膜上,包装承压位置以杯沿的平面以及杯体为主,因此杯子整体抗压性较好,正常上部承压不易造成预裂线撕裂,整个包装在封口热合、运输等过程中均不易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裂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预裂线与封口薄膜热合线的俯视位置示意图。

图中:1-杯沿,2-杯体,3-杯底,4-封口薄膜,5-预裂线,6-封口薄膜热合线,7-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8-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9-封口薄膜预裂线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按压复合薄膜预裂线实现开启的薄膜封口杯包装,包括杯沿1、杯体2和杯底3,所述杯沿1、杯体2和杯底3通过吸塑、注塑或冲压成型等工艺一次性完成,杯体2和杯底3两者形成的空腔可以用于盛装固体、液体、气体形态的食品、药品、计生用品或其他物品,所述杯沿1、杯体2和杯底3的材质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其他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材料等,所述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其他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材料等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结构,其具体材质根据不同内容物、抗压性等需求可采用不同种材料,所述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其他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材料等可采用薄或厚,其具体厚度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物、抗压性等需求采用不同的厚度,所述杯体2可以选用截面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心形等各种不同的款式。

所述杯沿1的上侧通过封口薄膜热合机压制有封口薄膜4,封口薄膜4与杯沿1连接处为封口薄膜热合线6,封口薄膜4表面靠近封口薄膜热合线6的位置采用切槽的工艺设置有预裂线5,预裂线5为通过专用模具压制或激光镭射而成,预裂线5位于封口薄膜热合线6的内侧,且预裂线5不与封口薄膜热合线6交叉叠置,其中,封口薄膜4中的预裂线5通过切穿工艺实现,具体为:带有预裂线5的封口薄膜4,由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7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8构成,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7为经刀模或激光镭射等技术切穿后形成表面穿透效果的薄膜,而后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8进行复合,继而在封口薄膜4上形成封口薄膜预裂线槽口9,由此形成的封口薄膜4依旧具有密封效果,且较易撕裂,使用者可通过手指自上而下按压绷紧的封口薄膜4令手指刺穿复合薄膜预裂线5,继而拉动破口实现杯子的开启。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裂线5可以是连续的或者断续的;所述预裂线5可以是规则形状的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所述预裂线5可以是一条或多条;所述预裂线5可以是开环的或者闭环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7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8可以是不同性质天然或人造材质的,包括纸张、铝箔、塑料或者具有塑性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7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8可以是单层薄膜,或者是多层复合薄膜构成的。

在传统薄膜封口封口杯包装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科学与力学在封口薄膜4表面靠近封口薄膜热合线6的位置采用切穿的工艺设置预裂线5,当杯沿1、杯体2和杯底3形成的空腔装入内容物后,利用封口薄膜4实现封口,封口薄膜4中的预裂线5通过切穿工艺实现,具体为:复合型封口薄膜预裂层7为经刀模或激光镭射等技术切穿后形成表面穿透效果的薄膜,而后与复合型封口薄膜连续层8进行复合,继而在封口薄膜4上形成封口薄膜预裂线槽口9,由此形成的封口薄膜4依旧具有密封效果,且较易撕裂。预裂线5居于杯体2与封口薄膜4衔接点(封口薄膜热合线6)靠近封口薄膜4中心位置一侧(预裂线5位于封口薄膜热合线6的内侧),并且不与封口薄膜热合线6交叉叠置,由于不是采用薄膜揭开实现开启的目的,因此实际操作时封口牢固度较好,且仅需手指自上而下按压绷紧的封口薄膜4令手指刺穿复合薄膜预裂线5,继而拉动破口实现杯子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将常规封口杯的开启方式由薄膜揭开改为薄膜裂开,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封口牢固度,总体体现为一次性使用,故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特点:

1)由于不是通过薄膜揭开实现开启的目的,而是采用薄膜裂开,因此封口牢固度较好,即便封口薄膜热合到与杯沿深入熔合,也不会出现薄膜难以揭开导致的开启困难;

2)由于无需为了方便薄膜揭开采用较低温度或较小压力或较短时间热合封口薄膜,避免了包装及产品在制造、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极易造成薄膜密封不足,同时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内容物易遭受污染,易滋生细菌,易变质等现象;

3)由于采用一次性设计,故不存在反复利用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

4)因为预裂线位于封口薄膜上,包装承压位置以杯沿的平面以及杯体为主,因此杯子整体抗压性较好,正常上部承压不易造成预裂线撕裂,整个包装在封口热合、运输等过程中均不易破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