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齿托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7732发布日期:2019-02-15 21:2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齿托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煤灰输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带齿托轮。



背景技术:

基于热力拉链机输送粉煤灰时,由于粉煤灰主要成分为SiO2、A12O3和Fe2O3,颗粒的耐磨性和硬度都很高,拉链机在运行时,粉煤灰会在拉链机链条的滚套和滚衬之间,并在滚套和上下滑道之间穿梭,磨损拉链机的滚套、滚衬和上下滑道。当滚套、滚衬和下滑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拉链机链条的内外链板会与固定下滑道的底板接触,在粉煤灰的作用下,相互磨损,造成设备的损坏。

设备的损坏包括:下滑道磨薄磨偏,拉链机链条脱轨,进一步磨损侧面箱体和底板;上滑道磨薄磨偏,拉链机链条脱轨,磨损上滑道的安装支架,且易卡死链条;底板和箱体磨穿,导致粉煤灰外漏,产生扬尘,污染大气,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带齿托轮,以解决现有热力拉链机输送粉煤灰时,设备结构磨损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带齿托轮,其包括托轮箱体;箱体的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插设有法兰轴;法兰轴与带齿轮毂连接;法兰轴的中部为法兰,法兰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螺栓孔;带齿轮毂包括上半圆轮毂和下半圆轮毂;上半圆轮毂通过固定螺栓与法兰的上端连接,下半圆轮毂通过固定螺栓与法兰的下端连接;

箱体的底板上固定有下滑道;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设有与下滑道滚动连接的FU链条;FU链条下部与下滑道滚动连接,其上部与带齿轮毂啮合连接。

优选地,法兰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固定于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

优选地,上半圆轮毂和下半圆轮毂上均开设有螺栓孔。

优选地,下滑道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底板上。

优选地,带齿轮毂的齿扣于FU链条的空隙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带齿托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齿轮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法兰轴上,当带齿轮毂磨损严重时,不用裁断FU链条,也不用拆出法兰轴,先拆除半块带齿轮毂(上半圆轮毂或下半圆轮毂);旋转180°,以同样的方式更换另外半块带齿轮毂即可。除此,带齿轮毂会随着FU链条的运行围绕法兰轴转动,较少了单滚动运动造成的滚套磨损,且每节FU链条空隙都扣在带齿轮毂上,避免了FU链条在上部脱轨,对FU链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热力拉链机输送粉煤灰时,设备结构磨损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带齿托轮的结构图。

其中,1、底板;2、下滑道;3、FU链条;4、左箱体;5、带齿轮毂;6、法兰轴;7、轴承;8、固定螺栓;9、右箱体;10、法兰;11、上半圆轮毂;12、下半圆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本方案的新型带齿托轮,包括托轮箱体,箱体包括底板1、左箱体4和右箱体9。

箱体的左箱体4和右箱体9之间插设有法兰10轴6,用于固定安装带齿轮毂5,法兰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7固定于左箱体4和右箱体9之间,法兰轴6的中部为法兰10,法兰10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螺栓孔。

带齿轮毂5包括上半圆轮毂11和下半圆轮毂12,上半圆轮毂11和下半圆轮毂12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上半圆轮毂11通过固定螺栓8与法兰10的上端连接,下半圆轮毂12通过固定螺栓8与法兰10的下端连接,进而实现法兰10轴6与带齿轮毂5连接。

箱体的底板1上固定有下滑道2,下滑道2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底板1上。

左箱体4和右箱体9之间设有与下滑道2滚动连接的FU链条3,FU链条3下部与下滑道2滚动连接,其上部与带齿轮毂5啮合连接,且带齿轮毂5的齿扣于FU链条3的空隙上。

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带齿托轮的工作原理为:

热力拉链机启动后,FU链条3在左箱体4和右箱体9之间,与下滑道2做单滚动运动,与带齿轮毂5做啮合运动。带齿轮毂5随着FU链条3的运行围绕法兰轴6转动,减少单滚动运动造成的滚套磨损,且每节FU链条3空隙都扣在带齿轮毂5上,有效地解决了FU链条3在上部脱轨的问题,对FU链条3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除此,在遇到部件损坏时,如当带齿轮毂5磨损严重时,不用裁断FU链条3,也不用拆出法兰轴6,先拆除半块带齿轮毂5(上半圆轮毂11或下半圆轮毂);旋转180°,以同样的方式更换另外半块带齿轮毂5即可,过程简单实用。

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