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2119发布日期:2019-04-24 00:3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移动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板材生产中,当半成品胚体完成蒸压进行下道工序时,需要操作人员驾驶牵引车将半成品胚体牵引至指定位置,浪费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怎样使牵引车能够自动完成半成品胚体的牵引任务,减少生产成本;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能够使牵引车自动完成半成品胚体的牵引任务,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动放线牵拉车装置,是由:移动车体、滑轨、牵引车体、放线轮、插架、滑槽、丝杠、供电柱、转轮、移动支架、车轮架、固定座、连接轴、车轮、支架、护架、支板、限位架、加强架、电机、电机支板构成;移动车体上端表面两侧对称设置一对滑轨,一对滑轨之间设置牵引车,移动车体前侧后端上部设置供电柱,供电柱与牵引车之间设置导线,移动车体两侧的前后两端下部对称设置两对车轮架,车轮架与移动车体的下部相互垂直,车轮架前端端面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固定座,固定座的下方设置车轮,车轮与固定座之间设置连接轴,车轮以连接轴为中心转动,车轮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座连为一体,至少三对支架均匀分布于移动车体两侧下端,支架与移动车体下端相互垂直,所述的支架位于移动车体两端的车轮架之间,支架上设置护架,护架与支架相互垂直,护架内侧表面与支架上表面之间设置加强架,护架的上端一侧设置支板,支板与护架相互垂直,支板上表面一端设置限位架,限位架与支板相互垂直,位于移动车体前端一侧的支架与车轮架之间设置电机支板,电机支板上设置电机,移动车体内均匀分布转轮,所述的转轮之间设置牵引绳,牵引绳一端设置于位于移动车体内前端的转轮上,牵引绳另一端设置于牵引车后端下部,位于移动车体内前端的转轮与电机之间设置传动轴,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位于移动车体内前端的转轮转动,位于移动车体内前端的转轮通过牵引绳带动剩余的转轮同步转动,移动车体的后端设置竖向的移动支架。

所述的牵引车的结构为:牵引车体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牵引车体的下端面设置长方形的凹槽,牵引车体的两侧下端对称设置两对牵引车轮,牵引车轮位于滑轨内,牵引车体后端下部设置挂环,所述的牵引绳与挂环对接,牵引车体后端一侧设置放线轮,放线轮与牵引车体之间设置连接轴,放线轮以连接轴为中心转动,导线的一端缠绕设置于放线轮的外周,所述的凹槽内前端两侧壁对称设置一对竖向的滑槽,滑槽内设置竖向的丝杠,一对滑槽之间设置一对插架,插架由水平板上表面前端设置垂直板构成L形结构,插架后端一侧设置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中部的预留孔与丝杠螺接,丝杠通过滑块带动插架上下移动,插架前端一侧设置探测机构。

所述的移动车体1为长方体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台启动移动车体内的电机,电机带动移动车体沿轨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启动牵引车体内的电机,牵引车体内的电机带动牵引车体沿移动车体上端的滑轨向前移动,随着牵引车体的移动,放线轮上的导线随之延长对牵引车体内的电机进行供电,牵引车体后端的牵引绳随之延长,当牵引车体前端下部的插架前端的探测机构探测到运输车底部的挡板时,控制台启动牵引车体内的升降机构,使插架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启动牵引车体向后移动,同时启动移动车体一侧的电机,电机带动移动车体内的转轮反向转动,转轮收紧牵引绳,牵引绳拉动牵引车体,牵引车体将运输车完全牵引至移动车体上后,启动移动车体移动至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牵引车自动完成半成品胚体的牵引任务,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移动车体1、滑轨2、牵引车体3、放线轮3.1、插架3.2、滑槽3.3、丝杠3.4、供电柱4、转轮5、移动支架6、车轮架7、固定座8、连接轴9、车轮10、支架11、护架12、支板12.1、限位架13、加强架14、电机15、电机支板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移动车体1上端表面两侧对称设置一对滑轨2,一对滑轨2之间设置牵引车,移动车体1前侧后端上部设置供电柱4,供电柱4与牵引车之间设置导线,移动车体1两侧的前后两端下部对称设置两对车轮架7,车轮架7与移动车体1的下部相互垂直,车轮架7前端端面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固定座8,固定座8的下方设置车轮10,车轮10与固定座8之间设置连接轴9,车轮10以连接轴9为中心转动,车轮10通过连接轴9与固定座8连为一体,至少三对支架11均匀分布于移动车体1两侧下端,支架11与移动车体1下端相互垂直,所述的支架11位于移动车体1两端的车轮架7之间,支架11上设置护架12,护架12与支架11相互垂直,护架12内侧表面与支架11上表面之间设置加强架14,护架12的上端一侧设置支板12.1,支板12.1与护架12相互垂直,支板12.1上表面一端设置限位架13,限位架13与支板12.1相互垂直,位于移动车体1前端一侧的支架11与车轮架7之间设置电机支板15.1,电机支板15.1上设置电机15,移动车体1内均匀分布转轮5,所述的转轮5之间设置牵引绳,牵引绳一端设置于位于移动车体1内前端的转轮5上,牵引绳另一端设置于牵引车后端下部,位于移动车体1内前端的转轮5与电机15之间设置传动轴,电机15通过转动轴带动位于移动车体1内前端的转轮5转动,位于移动车体1内前端的转轮5通过牵引绳带动剩余的转轮5同步转动,移动车体1的后端设置竖向的移动支架6。

所述的牵引车的结构为:牵引车体3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牵引车体3的下端面设置长方形的凹槽,牵引车体3的两侧下端对称设置两对牵引车轮,牵引车轮位于滑轨2内,牵引车体3后端下部设置挂环,所述的牵引绳与挂环对接,牵引车体3后端一侧设置放线轮3.1,放线轮3.1与牵引车体3之间设置连接轴,放线轮3.1以连接轴为中心转动,导线的一端缠绕设置于放线轮3.1的外周,所述的凹槽内前端两侧壁对称设置一对竖向的滑槽3.3,滑槽3.3内设置竖向的丝杠3.4,一对滑槽3.3之间设置一对插架3.2,插架3.2由水平板上表面前端设置垂直板构成L形结构,插架3.2后端一侧设置滑块,滑块位于滑槽3.3内,滑块中部的预留孔与丝杠3.4螺接,丝杠3.4通过滑块带动插架3.2上下移动,插架3.2前端一侧设置探测机构。

所述的移动车体1为长方体框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