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785发布日期:2019-02-10 23:4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箱机机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封箱机是将胶带贴封在纸箱箱口完成包装的装置,纸箱从一端进入封箱机,由上方和下方设置的机芯进行上下两个面的胶带封箱。因为上下位置要布置机芯,输送带会设置于下机芯所在平台的两侧,以侧边夹持输送的方式进行纸箱的输送。封箱机之后会紧接捆扎机,对纸箱进行捆扎的工序,所以为了把纸箱顺利的输送到捆扎机,不管是下部平台还是输送带都会进一步向外延伸一段,这一段要伸向捆扎机,所以下方是空的,没有设置电机的位置。因此现有技术中会把电机设置于输入端来带动输送带,可是对于较重的产品来说,整段输送距离较长的情况下,输出端的带动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输送带和传动轴的打滑,影响到输出端的准确输出,打滑会加大彼此的磨损,令输送带和传动轴之间的定位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机设置于输出端,保证对输送带在输出端的带动力,避免输送带打滑的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包括机架、上机芯和下机芯,上机芯和下机芯上下位置对应的设置在机架上,下机芯的两侧设置输送带用于夹持输送箱体,机架的出口端向外延伸出悬空的延伸架,输送带沿延伸架进行延伸布置,还包括有驱动电机、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和若干从动轴,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和若干从动轴在机架上整齐排列令输送带绕设于其上,驱动电机设置于机架的出口端下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连接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位于延伸架处的远端并为输送带绕设的端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上方设置传动结构令两者同步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第一链轮与第一主轴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二链轮与第二主轴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绕设链条进行配合传动。

作为一种改进,机架具有上板和若干根悬臂,上板通过若干根悬臂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上方,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处。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链轮和第一主轴套设于第一转轴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一转轴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和机架上;第二链轮和第二主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二转轴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和机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上板或/和悬臂上沿着链条的布置方向在链条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从下方支撑链条并在链条运动时被带动联动滚动。

作为一种改进,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传动带,第一轴与第一主轴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二轴与第二主轴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绕设传动带进行配合传动。

作为一种改进,机架具有上板和若干根悬臂,上板通过若干根悬臂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上方,第一轴和第二轴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处。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轴和第一主轴套设于第一转轴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一转轴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和机架上;第一轴和第二主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二转轴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和机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和若干从动轴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开设的导槽,输送带相对应的配合面设置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合理的结构把驱动电机布置于纸箱输送的输出端,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传动结构令延伸至延伸架处的输送带部分具有较好的动力去带动输送带把纸箱进一步输送向后方的捆扎机,第二主轴位于端部可良好的驱动输送带运行,满足了输送需求,克服了原来输出端无法设置电机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两台机子紧密连接情况下的纸箱定位和输送效果,降低输送带打滑磨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箱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箱机的一侧输送带处去除外部框架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M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传动结构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传动结构处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3、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封箱机的电机布置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架1、上机芯2和下机芯3,上机芯2和下机芯3上下位置对应的设置在机架1上,下机芯3的两侧设置输送带4用于夹持输送箱体,机架1的出口端向外延伸出悬空的延伸架11,输送带4沿延伸架11进行延伸布置,还包括有驱动电机5、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和若干从动轴8,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和若干从动轴8在机架1上整齐排列令输送带4绕设于其上,驱动电机5设置于机架1的出口端下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向上连接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位于延伸架11处的远端并为输送带4绕设的端部,第一主轴6和第二主轴7的上方设置传动结构9令两者同步动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机芯2可上下活动调整高度来适应纸箱高度,两侧输送带4可靠近或远离调整宽度来适应纸箱宽度,从而实现对不同纸箱的封箱操作,纸箱放入机架1的输送平台,该输送平台沿输送带4方向设置辊轴供纸箱由滚动摩擦方式通过,纸箱被两侧输送带4夹持输送,经过上机芯2和下机芯3完成上下封胶带,具体结构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这里不再多加阐述。在使用封箱机时入口端由工作人员放入纸箱至输送带4处,然后向前输送。若干从动轴8即为现有技术中构成整排夹持结构的部分,与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一同整齐排列后输送带4绕设于其上,支撑输送带4在内侧形成整齐的输送平面。现有技术下电机在输入端,从而使输出端的动力有限,在输送带4延长布置到延伸架11处后更令动力不足,输送带3容易打滑。因此本实用新型把驱动电机5合理的布置到输出端,在空间有限并且对现有机架1结构改动最小的情况下,把传动结构9设置在上方,结构更合理,成本更低;通过传动结构9结合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的配合,令驱动电机5的传动力到达位于端部的第二主轴7,输送带4绕于端部的第二主轴7后可被良好的带动运行,令纸箱被推至输送带4处后,输送过程中越到输出端得到的驱动力越大,使输送越来越稳定,避免打滑,降低零部件的磨损,也可以保证纸箱准确的输送到后序的捆扎机,封箱和捆扎有序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传动结构9包括第一链轮91、第二链轮92和链条93,第一链轮91与第一主轴6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二链轮92与第二主轴7对应设置并相互联动,第一链轮91和第二链轮92上绕设链条93进行配合传动。如图3、4、5所示,通过齿轮和链条的配合结构,该配合传动的结构不会打滑,可以把驱动电机5的动能稳定传输至端部第二主轴7的优点,对输送带4的带动更加稳定,动力稳定避免了输送带4打滑的可能。第一链轮91与第一主轴6、第二链轮92与第二主轴7在结构上设置为联动,保持稳定的传动输出。而作为另一种传动结构9的实现方式,传动结构9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传动带,是采用和输送带4与主轴、从动轴相同的传动方式,图中未示出,可参考图3、4、5所示的实现方式,实现良好的传动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机架1具有上板12和若干根悬臂13,上板12通过若干根悬臂13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主轴6和第二主轴7的上方,第一链轮91和第二链轮92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12处。如图3、4、5所示,通过若干根高于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从动轴8的悬臂13,把上板12设置于其上部,在上部形成供第一链轮91和第二链轮92布置的结构,并可稳定的绕设链条93,在结构上支撑了第一主轴6和第一链轮91、第二主轴7和第二链轮92,令该处的结构稳定,无论主轴还是齿轮均可良好的运行传动。另一种传动结构9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以上进行实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链轮91和第一主轴6套设于第一转轴01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一转轴01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12和机架1上;第二链轮92和第二主轴7套设于第二转轴02上并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固定,第二转轴02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上板12和机架1上。如图5所示,第一链轮91和第一主轴6、第二链轮92和第二主轴7被同轴分别定位于第一转轴01和第二转轴02上,分别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降低,通过键和键槽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后可同步旋转,传动效果好;第一转轴01和第二转轴02可通过轴承等现有结构安装于上板12和机架1上,实现良好的旋转。另一种传动结构9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以上进行实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板12或/和悬臂13上沿着链条93的布置方向在链条93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滚轮15,支撑滚轮15从下方支撑链条93并在链条93运动时被带动联动滚动。如图2、3、4、5所示,作为一种结构的优化,因链条93水平设置,在较重的链条93的下方进行支撑,保证了第一链轮91和第二链轮92能够稳定的运行来驱动链条93,结构间的磨损更小。具体的可为上板12向下设置延伸架,延伸架上设置转轴,支撑滚轮15可旋转的套设在转轴上进行旋转,在悬臂13上也是设置转轴供支撑滚轮15套设旋转;根据链条93的长度,可以沿着链条93的布置方向均匀设置多组支撑滚轮15,且在两侧链条93处对称设置支撑滚轮15来支撑,令传动稳定。另一种传动结构9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以上进行实施,或者采用传动带上设置导条,第一轴和第二轴上设置导槽14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和若干从动轴8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开设的导槽14,输送带4相对应的配合面设置有与导槽14配合的导条。如图2、3、4、5所示,其中输送带4上的导条未示出,其设计成和导槽14尺寸适配的图棱状结构即可,其保证了输送带4从侧边绕于第一主轴6、第二主轴7和若干从动轴8上时良好的上下限位,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减少输送带4与轴之间的磨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