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076发布日期:2019-02-26 17: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缆料的概念可见诸CN21325540C、CN102093580C、CN1282699C、CN101724191A和CN101812208A等,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外护套的原料。由于电缆料实质上为塑料粒子,因而前述的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也可称为塑料粒子抽真空用的夹具。

电缆料的包装过程是:先将袋子对应于灌装机的出料口,由灌装机将由前道工序生产的电缆料灌入袋子内,接着进行袋口密封,而后进行抽真空而得以将袋子内的混入(夹杂)在电缆料中的空气抽出,最后由在线作业人员或者由机械手有序地堆垛于包装栈板(即“托盘”)上并且根据需要进行绑扎而进入诸如仓储、运输之类的物流环节,直至抵达用户。

如业界所知,在前述电缆料的包装过程中,抽真空的目的是使袋子内的电缆料密实化,一方面可缩小体积而得以节省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搬运并且降低袋子遭破损的几率。

进而如业界所知,包装物如包装袋的规整性或称一致性越好,码垛效果也越好,在仓储、运输之类的环节中出现崩塌、散包的几率相应越低,从而得以避免货物散失。然而,在前述对袋子抽真空的过程中,由于袋子的形状会产生各种不确定且不规则的凹凸变形,因而难以获得期望的码垛效果。

毫无疑问,如果能将有待于灌装的袋子预先放置于一类似于模具的夹具内,在夹具的管制下实施灌装、袋口密封以及抽真空,那么经抽真空后的各袋子的体积大小一致,不会出现此凸彼凹或彼凸此凹的影响堆垛的情形。

更而如业界所知,夹具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或后续工序中对产品进行定位而得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并且还需要在产品加工时无干涉现象、操作方便等要求。又,由于夹具具有针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极低甚至为零,往往由产品的生产厂商以量体裁衣方式自行探索设计并制造。正是基于该因素,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适合于对前述袋子实施有效挟持的相应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袋子在可靠的挟持状态下实施灌装、抽真空和封口而得以保障完成抽真空后的袋子的形状及尺寸的一致性并且保障理想的堆垛效果的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袋装电缆料抽真空用的夹具,包括一置袋箱箱体,在该置袋箱箱体的右侧铰接有一置袋箱箱体盖,并且该置袋箱箱体的置袋箱箱体腔的上部形成敞口;一用于对所述置袋箱箱体盖与所述置袋箱箱体锁定或解除锁定的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该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前侧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与置袋箱箱体盖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各固定有一提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箱体行走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行走机构包括一对底梁、一对滚轮轴和两对滚轮,一对底梁以彼此左右并行的状态固定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底产并且自置袋箱箱体的底部的前方延伸至后方,一对滚轮轴中的其中一根滚轮轴固定在一对底梁的前端,而一对滚轮轴中的另一根滚轮轴固定在一对底梁的后端,两对滚轮中的其中一对滚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一对滚轮轴中的所述其中一根滚轮轴的左右端,而两对滚轮的另一对滚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一对滚轮轴中的所述另一根滚轮轴的左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置袋箱箱体盖的后侧通过铰链与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右侧后方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盖的前侧并且循着置袋箱箱体盖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箱体盖加强折边,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侧高度方向中部的所述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与箱体盖加强折边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包括销轴座、扣杆座、扣杆、扳手杆和扣杆锁定钩板,销轴座固定在所述置袋箱箱体的前侧高度方向的中部,扣杆座的后端通过扣杆座销轴与销轴座铰接,在扣杆座的前端固定有一扣杆连接轴,扣杆的左端与扣杆连接轴连接,而扣杆的右端与扣杆锁定钩板相配合,扳手杆朝向扣杆座的一端与扣杆连接轴连接,而扳手杆远离扣杆座的一端构成为握捏操作端,扣杆锁定钩板在对应于扣杆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箱体盖加强折边上,在该扣杆锁定钩板上构成有一对扣杆钩,所述扣杆与该对扣杆钩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扣杆的形状呈U字形,在所述的一对扣杆钩上各构成有一扣杆配合槽,所述扣杆与该扣杆配合槽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扳手杆的所述握捏操作端上紧套有一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置袋箱箱体腔的形状呈长方体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袋子以袋口朝上的状态置于置袋箱箱体腔内并且袋子的上部探出置袋箱箱体腔的上方,在关闭置袋箱箱体盖并由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锁定的状态下依次进行灌装、抽真空和封口,完成了抽真空的袋子的形状与置袋箱箱体腔的形状及尺寸趋于吻合,不会出现凹凸不平整情形,能保证理想的堆垛效果,十分有利于进入物流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袋子处于管制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置袋箱箱体1,该置袋箱箱体1呈扁平的长方体构造,在该置袋箱箱体1的右侧铰接有一置袋箱箱体盖11,并且该置袋箱箱体1的置袋箱箱体腔12的上部形成敞口;示出了一用于对前述置袋箱箱体盖11与前述置袋箱箱体1锁定或解除锁定的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该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设置在前述置袋箱箱体1的前侧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与置袋箱箱体盖11的前侧相配合。

优选地,在前述置袋箱箱体1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各固定有一提手13,在置袋箱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箱体行走机构14。

前述的箱体行走机构14包括一对底梁141、一对滚轮轴142和两对滚轮143,一对底梁141以彼此左右并行的状态固定在前述置袋箱箱体1的底产并且自置袋箱箱体1的底部的前方延伸至后方,一对滚轮轴142中的其中一根滚轮轴固定在一对底梁141的前端,而一对滚轮轴142中的另一根滚轮轴固定在一对底梁141的后端,两对滚轮143中的其中一对滚轮分别通过轴承1431转动地设置在一对滚轮轴142中的前述其中一根滚轮轴的左右端,而两对滚轮143的另一对滚轮同样分别通过轴承1431转动地设置在一对滚轮轴142中的前述另一根滚轮轴的左右端。

由图所示,前述置袋箱箱体盖11的后侧通过铰链111与前述置袋箱箱体1的右侧后方铰接。

在前述置袋箱箱体盖11的前侧并且循着置袋箱箱体盖11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箱体盖加强折边112,设置在前述箱体1的前侧高度方向中部的前述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与箱体盖加强折边112相配合。

继续见图1,前述的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包括销轴座21、扣杆座22、扣杆23、扳手杆24和扣杆锁定钩板25,销轴座21通过螺钉211固定在前述置袋箱箱体1的前侧高度方向的中部,扣杆座22的后端通过扣杆座销轴221与销轴座21铰接,在扣杆座22的前端固定有一扣杆连接轴222,扣杆23的左端与扣杆连接轴222连接,而扣杆23的右端与扣杆锁定钩板25相配合,扳手杆24朝向扣杆座22的一端与扣杆连接轴222连接,而扳手杆24远离扣杆座22的一端构成为握捏操作端,扣杆锁定钩板25在对应于扣杆23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的箱体盖加强折边112上,在该扣杆锁定钩板25上构成有一对扣杆钩251,前述扣杆23与该对扣杆钩251相配合。

前述扣杆23的形状呈U字形,在前述的一对扣杆钩251上各构成有一扣杆配合槽2511,前述扣杆23与该扣杆配合槽2511相配合;在前述扳手杆24的前述握捏操作端上紧套有一手柄241。

如前述,由于置袋箱箱体1呈扁平的长方体构造,因而前述置袋箱箱体腔12的形状呈长方体的形状。

请参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设置于灌装封口抽真空一体机(图中未示出)的部位的一箱体导座3,在该箱体导座3的上方构成有导槽31(一对),前述的两对滚轮143与导槽31构成滚动副。在图2中还示出了袋子4和前述灌装封口抽真空一体机的结构体系的下料斗5。

当要对袋子4实施灌装、抽真空以及封口时,首先将袋子4置于置袋箱箱体腔12内,由于袋子4的高度大于置袋箱箱体1的高度,因而袋子4的上部探出置袋箱箱体腔12的上部,当袋子4置于置袋箱箱体腔12内后,由在线作业人员对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的扳手杆24操作,具体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将手柄241向左扳转,带动扣杆座22转动(顺时针转动),从而由扣杆座22的扣杆连接轴222带动扣杆23相应运动,由于扣杆23已套置于一对扣杆钩251并且与扣杆配合槽2511相配合,因而由扣杆23将置袋箱箱体盖11可靠锁定。在完成了对袋子4的灌装、抽真空以及封口后,由在线作业人员将置袋箱箱体1连同灌装有电缆料的袋子4从导座3上取下,将置袋箱箱体1推行置码垛工位进行码垛,在抵达码垛处时,先按前述相反操作过程而使箱体盖快速锁定机构2解除对置袋箱箱体盖11的锁定,取出袋子4,进行码垛。由于灌装、封口及抽真空是在袋子4处于管制状态下进行的,因而整个包装物的几何形状趋于与置袋箱箱体腔12的形状相吻合,不存在凹凸变形情形,码垛效果十分理想。自置袋箱箱体腔12取出袋子并完成了码垛后将置袋箱箱体1返回,续用。依据专业常识,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置袋箱箱体1有作为周转工具的复数个,以不间断地轮番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