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导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346发布日期:2019-01-13 17:3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导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靴机构。



背景技术:

厢式电梯已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中,起到运输的功能。现有的厢式电梯包括井道、设置井道内的轨道、沿轨道升降的轿厢以及驱动轿厢升降的驱动装置,轿厢上设有导靴机构,导靴机构包括安装座、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的两个纵向导轮,纵向导轮夹持导轨,起到引导轿厢升降的功能。现有的导靴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纵向导轮间的调节组件结构复杂,使得纵向导轮间的距离调节较麻烦,容易使得纵向导轮与导轨表面间存在装配间隙,导致轿厢升降时容易晃动,既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导靴机构,通过在纵向导轮上设置结构简单的调节组件,方便纵向导轮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导轨尺寸进行调节,确保轿厢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可调节的导靴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固接在安装座上的纵向限位结构,所述纵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同一纵向面内的固定导轮和活动导轮,所述活动导轮通过一调节组件装配在安装座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安装座上的转轴和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调节板,所述活动导轮通过活动柱转动连接在调节板上,所述活动导轮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平行且错位设置,所述活动导轮通过摆动调节板调节与固定导轮间的纵向间距。在原有纵向导轮的结构上增设结构简单的调节组件,使得活动导轮可以方便地通过自身位置调节来调整与固定导轮间距离,进而确保固定导轮和活动导轮紧密夹持导轨,通过消除导靴与导轨间的装配间隙来提高轿厢升降的稳定性,既确保轿厢运行安全,还提升乘坐体验。活动导轮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错位设置,当调节板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时,活动导轮与固定导轮间的间距就会发生变化,由此调节两者间距离,确保活动导轮和固定导轮均与导轨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固接板,所述固接板一横向侧向上弯折形成纵置竖板,所述纵置竖板的前缘弯折形成安装板,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装配在安装板上的限位螺栓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螺栓设置在所述转轴背向活动柱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转轴朝向活动柱侧。所述限位螺栓设置在转轴背向固定导轮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转轴背向固定导轮侧。所述限位螺栓固接在安装板上,限位螺栓通过限制调节板单向转动来防止活动导轮过于接近固定导轮的作用,复位弹簧通过调节板起到驱使活动导轮紧密贴合导轨的作用,复位弹簧和固定导轮以转轴为中心进行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开设供限位螺栓穿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水平穿越限位孔并抵触在调节板上,所述限位螺栓通过调节与安装板间的相对位置来限制调节板摆动。限位螺栓穿越限位孔并与安装板固接,限位螺栓通过调节其位于安装板与调节板间区段长度实现对调节板摆动限位,进而控制活动导轮与固定导轮间的最小间距,起到保护导靴和导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被水平地夹持在所述安装板与调节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摆动调节板驱使活动导轮向固定导轮靠拢。复位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确保复位弹簧始终对调节板施加摆动作用力,调节板在摆动作用力的驱使活动导轮靠近固定导轮,确保活动导轮和固定导轮紧密贴合导轨,直至调节板与限位螺栓端部抵触。

作为优选,所述纵置竖板上设有供转轴转动插接的穿孔,所述转轴一端与调节板上部连接,另一端穿越穿孔并通过锁紧螺母连接。调节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纵置竖板上,穿孔截面尺寸与转轴的截面尺寸对应,确保转轴与穿孔始终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纵置竖板位于穿孔下方区域开设供活动柱穿置并摆动的通孔,所述活动柱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导轮,另一端穿越通孔并固接在调节板的下部上,所述活动柱与活动导轮同轴设置。活动导轮和调节板分别位于纵置竖板两侧,通孔为活动柱提供穿越纵置竖板的通道,此外,活动柱与调节板一起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通孔为活动柱提供摆动空间,确保活动导轮位置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导轮通过固接柱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固定导轮的轴线与活动导轮的轴线互为平行且错位设置,所述固定导轮的端面与活动导轮的端面齐平设置。固定导轮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化,在于活动导轮配合后对轿厢升降起到纵向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纵置竖板的后缘弯折形成横置竖板,所述导靴机构包括设置在横置竖板上的横向限位结构,所述横向限位结构包括横向导轮。横向导轮为一个,设置在轿厢两侧导靴机构上的横向导轮通过互为配合实现对轿厢升降起到横向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横置竖板位于所述纵置竖板朝向固定导轮侧,所述横向导轮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柱转动连接在横置竖板上,所述横向导轮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导轮的轴线互为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导轮位于固定导轮上方。固定导轮、活动导轮以及横向导轮均位于中置竖板一侧,方便与导轨抵触配合。所述横向导轮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导轮的轴线互为垂直设置,有效提升轿厢运行稳定性。所述横向导轮位于固定导轮上方,使得横向导轮能避开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纵向导轮的结构上增设调节组件,使得增设调节组件的活动导轮可以通过自身位置调节来调整与固定导轮间距离,进而确保固定导轮和活动导轮紧密夹持导轨,通过消除导靴与导轨间的装配间隙来提高轿厢升降的稳定性,既确保轿厢运行安全,还提升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调节板、限位螺栓以及复位弹簧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固定导轮,3、活动导轮,4、转轴,5、调节板,6、固接板,7、纵置竖板,8、安装板,9、限位螺栓,10、复位弹簧,11、活动柱,12、固接柱,13、横置竖板,14、横向导轮,15、连接柱,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调节的导靴机构,由安装座1以及固接在安装座1上的纵向限位结构组成,所述纵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同一纵向面内的固定导轮2和活动导轮3,所述活动导轮3通过一调节组件装配在安装座1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安装座1上的转轴4和以转轴4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调节板5,所述活动导轮3通过活动柱11转动连接在调节板5上,所述活动导轮3的轴线与转轴4的轴线平行且错位设置,所述活动导轮3通过摆动调节板5调节与固定导轮2间的纵向间距。

在实际操作中,活动导轮3通过调节板5摆动连接在纵置竖板7上,使得活动导轮3能以转轴4为中心进行摆动,进而使得活动导轮3在纵向上具有位移功能,并以此调节其与固定导轮2间的距离,确保活动导轮3与固定导轮2均能紧密贴合在导轨上,保证轿厢升降稳定性。

在安装时,所述调节板5的上部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在纵置竖板7上,活动导轮3通过活动柱11可转动地连接在调节板5的下部,限位螺栓9可调节地固接在安装板8上,复位弹簧10被压缩地夹持在安装板8和调节板5之间。在使用时,通过调节限位螺栓9相对安装板8的位置来确保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间的夹持间距与导轨的纵向厚度匹配,既有效缩减夹持间距与导轨纵向厚度的差值,有效减小轿厢运行时的晃动程度,还确保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均与导轨互不接触或接触但不具有纵向作用力,有效避免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因与导轨摩擦而出现轿厢运行负荷增大的情况,减小导靴和导轨磨损,降低电梯运行能耗。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安装座1包括固接板6,所述固接板6一横向侧向上弯折形成纵置竖板7,所述纵置竖板7的前缘弯折形成安装板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装配在安装板8上的限位螺栓9和复位弹簧10,所述限位螺栓9设置在所述转轴4背向活动柱11侧,所述复位弹簧10设置在所述转轴4朝向活动柱11侧。所述限位螺栓9设置在转轴4背向固定导轮2侧,所述复位弹簧10设置在所述转轴4背向固定导轮2侧(如图2所示)。安装座1通过固接板6与轿厢固接,确保轿厢能沿着导轨升降,轿厢出现的水平向晃动会分解为纵向作用力和横向作用力且分别被纵向限位结构和横向限位结构缓冲化解。当调节板5与限位螺栓9抵触时,复位弹簧10仍旧处于被压缩状态,确保活动导轮3在不受外力作用力时能与固定导轮2保持允许的最小间隙,一般地,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间允许的最小间距为导轨的纵向厚度。

在实际操作中,当导轨出现不平整或者轿厢出现纵向偏移时,活动导轮3会因纵向外力作用而朝向远离固定导轮2的方向位移,调节板5也会进行相应摆动,并增加对复位弹簧10的挤压,在纵向外力消失后,复位弹簧10会通过调节板5驱使活动导轮3朝向固定导轮2移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安装板8上开设供限位螺栓9穿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栓9的端部水平穿越限位孔并抵触在调节板5上,所述限位螺栓9通过调节与安装板8间的相对位置来限制调节板5摆动。限位螺栓9可以直接螺接在限位孔上,还可以通过设置螺母实现与安装板8固接,只要确保限位螺栓9在受到调节板5作用力时保持位置不变,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复位弹簧10被水平地夹持在所述安装板8与调节板5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0通过摆动调节板5驱使活动导轮3向固定导轮2靠拢。复位弹簧10的一端固接在安装板8朝向调节板5一侧,另一端抵触在调节板5上,所述调节板5的侧壁上设有供复位弹簧10端部抵触定位的凹槽,防止复位弹簧10因压缩受力而发生与调节板5脱离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纵置竖板7上设有供转轴4转动插接的穿孔,所述转轴4一端与调节板5上部连接,另一端穿越穿孔并通过锁紧螺母连接。所述转轴4一端固接在穿孔内,另一端可转动的插置连接在调节板5上;或者,所述转轴4一端转动连接在穿孔内,另一端插置固接在调节板5上,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纵置竖板7位于穿孔下方区域开设供活动柱11穿置并摆动的通孔16,所述活动柱11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导轮3,另一端穿越通孔16并固接在调节板5的下部上,所述活动柱11与活动导轮3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导轮2通过固接柱1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固定导轮2的轴线与活动导轮3的轴线互为平行且错位设置,所述固定导轮2的端面与活动导轮3的端面齐平设置。活动柱11和固接柱12上均设有供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转动套接的轴承,有效减小导靴与导轨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轿厢运行阻力。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纵置竖板7的后缘弯折形成横置竖板13(如图3所示),所述导靴机构包括设置在横置竖板13上的横向限位结构,所述横向限位结构包括横向导轮14。所述横置竖板13、纵置竖板7、安装板8以及固接板6为一体弯折形成。固接板6与轿厢表面贴合固接,确保轿厢升降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横置竖板13位于所述纵置竖板7朝向固定导轮2侧,所述横向导轮14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柱15转动连接在横置竖板13上,所述横向导轮14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导轮2的轴线互为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导轮14位于固定导轮2上方。导轨位于活动导轮3和固定导轮2间的部分不会与横向导轮14发生接触,有效缩小导靴的体积,便于在井道空间较小的电梯内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