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2410发布日期:2019-02-19 19:3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



背景技术:

瓦楞纸箱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在纸箱表面进行印刷,对应不同的图案或文字使用不同的印版,印版两端均设有呈T型的卡接条,用于印刷时卡接于印刷机上。印版在使用完毕后单独存放,会占用很多场地,且找版困难,印版堆叠放置,易使印版损坏或变形,而重新制版,既浪费时间,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可能造成与原样的偏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印版的存放及翻找,减少印版存放的占地面积,并保护印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多个印版悬置槽体,多个所述印版悬置槽体水平并排排列且相互平行,各所述印版悬置槽体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左悬置槽体和右悬置槽体,所述左悬置槽体的上端和所述右悬置槽体的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左悬置槽体下端朝向所述右悬置槽体弯折并形成左弯折部,所述右悬置槽体下端朝向所述左悬置槽体弯折并形成右弯折部,所述左弯折部和所述右弯折部之间形成印版容置间距,且所述左悬置槽体和所述右悬置槽体之间形成卡接槽,印版两端的卡接条能够插入至所述卡接槽内从而使印版悬置,所述印版容置间距大于印版的厚度并小于印版两端的卡接条厚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顶部和所述下支撑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印版悬置槽体。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框体、第一支撑杆和第一下框体,所述第一上框体包括第一槽体安装框和悬置框,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印版悬置槽体,且所述印版悬置槽体在长度方向上自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后端,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后端与所述悬置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框体和所述第一下框体均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包括多个第一前支撑杆和多个第一后支撑杆,各所述第一前支撑杆和各所述第一后支撑杆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上框体的前端和所述第一下框体前端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前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框体的后端和所述第一下框体后端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架包括第二上框体、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前支撑杆和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后支撑杆,所述第二上框体水平设置,各所述第二前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前支撑杆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第二前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悬置框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框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框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印版悬置槽体,且所述印版悬置槽体在长度方向上自所述第二上框体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上框体的后端。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前支撑杆之间的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的顶面和所述印版悬置槽体的顶面形成踩踏面,所述下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阶梯架,所述阶梯架的上端与所述踩踏面连接,所述阶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框体连接,所述阶梯架上由下至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水平阶梯杆。

优选的,所述阶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阶梯架分别位于所述下支撑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和所述第二上框体的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所述悬置框、所述第一下框体和所述第二上框体均为矩形框体,且所述第一槽体安装框、所述悬置框、所述第一下框体和所述第二上框体内均均匀布设有多个加强连接杆,各所述加强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印版悬置槽体的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印版存放架,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多个印版悬置槽体,多个印版悬置槽体水平并排排列且相互平行,印版容置间距大于印版的厚度并小于印版两端的卡接条厚度,左悬置槽体和右悬置槽体之间形成卡接槽,印版两端的卡接条能够插入至卡接槽内从而使印版悬置。印版使用完毕后,即可将印版插入至印版悬置槽体内悬置挂放存放,节省了印版的存放占用空间,便于印版的翻找,并能够有效保护印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印版存放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纸箱印版存放架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上支撑架;111-第二上框体;1121-第二前支撑杆;1122-第二后支撑杆;12-下支撑架;121-第一上框体;1211-第一槽体安装框;1212-悬置框;1221-第一前支撑杆;1222-第一后支撑杆;123-第一下框体;2-印版悬置槽体;21-左悬置槽体;22-右悬置槽体;211-左弯折部;221-右弯折部;23-卡接槽;3-踩踏面;4-阶梯架;41-水平阶梯杆;5-加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印版的存放及翻找,减少印版存放的占地面积,并保护印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箱印版存放架,于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纸箱印版存放架,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于支撑架1顶部的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水平并排排列且相互平行,各印版悬置槽体2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左悬置槽体21和右悬置槽体22,左悬置槽体21的上端和右悬置槽体的上端22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顶部,左悬置槽体21下端朝向右悬置槽体22弯折并形成左弯折部211,右悬置槽体22下端朝向左悬置槽体21弯折并形成右弯折部221,左弯折部211和右弯折部221之间形成印版容置间距,且左悬置槽体21和右悬置槽体22之间形成卡接槽23,印版两端的卡接条能够插入至卡接槽23内从而使印版悬置,印版容置间距大于印版的厚度并小于印版两端的卡接条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印版存放架,支撑架1顶部设置有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水平并排排列且相互平行,印版容置间距大于印版的厚度并小于印版两端的卡接条厚度,左悬置槽体21和右悬置槽体22之间形成卡接槽23,印版两端的卡接条能够插入至卡接槽23内从而使印版悬置。印版使用完毕后,即可将印版插入至印版悬置槽体2内悬置挂放存放,节省了印版的存放占用空间,便于印版的翻找,并能够有效保护印版。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上支撑架11的底部与下支撑架12的顶部连接,上支撑架11的顶部和下支撑架12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支撑架1设置为包括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有效提高了单位地面占用面积的利用率,能够实现更多的印版的存放。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下支撑架1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框体121、第一支撑杆和第一下框体123,第一上框体121和第一下框体123上下正对设置,且二者面积相同,第一上框体121包括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和悬置框1212,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上设置有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且印版悬置槽体2在长度方向上自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前端延伸至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后端,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后端与悬置框1212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上框体121和第一下框体123均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包括多个第一前支撑杆1221和多个第一后支撑杆1222,各第一前支撑杆1221和各第一后支撑杆1222均竖直设置,第一上框体121的前端和第一下框体123前端通过多个第一前支撑杆1221固定连接,第一前支撑杆1221的上端与第一上框体121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前支撑杆1221的下端与第一下框体123前端固定连接,第一上框体121的后端和第一下框体123后端通过多个第一后支撑杆1222固定连接,第一后支撑杆1222的上端与第一上框体121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后支撑杆1222的下端与第一下框体123后端固定连接,。

上支撑架11包括第二上框体111、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前支撑杆1121和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后支撑杆1122,第二上框体111水平设置,各第二前支撑杆1121的下端与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固定连接,且第二前支撑杆1121的下端位于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第二前支撑杆1121的上端与第二上框体111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后支撑杆1122的下端与悬置框1212的后端连接,第二后支撑杆1122的上端与第二上框体111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二上框体111上设置有多个印版悬置槽体2,且印版悬置槽体2在长度方向上自第二上框体111的前端延伸至第二上框体111的后端。

位于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前端与第二前支撑杆1121之间的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顶面和印版悬置槽体2的顶面形成踩踏面3,下支撑架12上还设置有阶梯架4,阶梯架4的上端与踩踏面3的端部连接,阶梯架4的下端与第一下框体123连接,阶梯架4上由下至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水平阶梯杆41。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当需要在上支撑架11上的印版悬置槽体2内挂放印版时,挂放人员通过阶梯架4进入到第一槽体安装框顶1211部的踩踏面3上,即可将需要挂放的印版插入至上支撑架11上的印版悬置槽体2内,实现印版的挂放;位于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前端与第二前支撑杆1121之间的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顶面和印版悬置槽体2的顶面形成的踩踏面3可以有效承载人体并能够使人体稳定站立,本实施例的踩踏面3的宽度至少为0.5m,即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的前端面与第二前支撑杆1121之间的距离为0.5m,以实现人员的安全站立。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阶梯架4设置有两个,两个阶梯架4分别位于下支撑架12的两侧,存放印版时,安装人员从任意一侧均可达到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顶部。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和第二上框体111的面积相等。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悬置框1212、第一下框体123和第二上框体111均为矩形框体,且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悬置框1212、第一下框体123和第二上框体111内均均匀布设有多个加强连接杆5,各加强连接杆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印版悬置槽体2的长度方向,可有效增加第一槽体安装框1211、悬置框1212、第一下框体123和第二上框体111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