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4462发布日期:2019-03-22 20:1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装卸和运输用锚定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RMG)是一种用于码头进行集装箱的装卸和堆存作业的装卸机械,RMG的快速防风锚定是生产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的关键问题,RMG的无人自动化锚定,多机同时锚定和防瞬间强风锚定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三大难点。

现有港口大型装卸机械通常采取垂直方式的防风锚定结构,锚定板使用柱销固定。如图1-2所示,当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到锚定位置停下来时,需要将锚定底座1相对地面锚定。具体地,插销工作流程为:通过操作锚定底座1上的手柄2,使其向上抬起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柄2绕旋转轴3旋转,连接在手柄2底部的连杆4向下运动进而推动锚定插销5插入地面锚定孔中,最后旋转锁销6锁定锚定插销5相对锚定底座1的位置;退销工作流程为:旋转锁销6解除锚定插销5相对锚定底座1的锁定,然后向下压手柄2到一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手柄2绕旋转轴3旋转,连接在手柄2底部的连杆4向上运动进而拉动锚定插销5离开地面锚定孔中,最后再旋转锁销6锁定锚定插销5相对锚定底座1的位置。

现有防风锚定结构存在以下弊端:

1)由于锚定插销垂直上下运行,难免因各种原因易使锚定插销发生坠落,其存在安全隐患;

2)锚定结构复杂,需要依靠大量人员介入辅助作业,其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且无法防范紧急瞬间强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其结构简单,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包括锚定底座和锚定厚板以及锚定插销;所述锚定插销将锚定底座相对锚定厚板锚定;

所述锚定底座底部上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连接有锚定插销,所述锚定插销相对锚定底座水平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设置有被检测感应器,所述锚定底座上对应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的被检测感应器分别设置有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和推杆终位感应器;所述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所在的位置与所述电动推杆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时被检测感应器所在的位置上下相对;所述推杆终位感应器所在的位置与所述电动推杆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被检测感应器所在的位置上下相对;所述电动推杆、被检测感应器、零位检测感应器和推杆终位感应器均与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相连;

所述锚定厚板垂直固定在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所述锚定厚板上设置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与锚定插销配合;当所述电动推杆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时锚定插销相对于锚定厚板上的插销孔处于退销状态;当所述电动推杆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锚定插销相对于锚定厚板上的插销孔处于插销状态。

优选地,所述锚定插销相对锚定底座四周设置有多组,所述锚定厚板对应锚定插销也设置有多组,形成四周合围式固定,结构稳固,具有防风防倾覆作用。

优选地,所述锚定厚板上位于插销孔外侧设置有插销感应器,所述插销感应器也与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相连,用于锚定时检测锚定插销是否安装到位。

优选地,所述插销感应器绕插销孔外侧一周设置有多个,例如上下对应设置两个,以防某一个插销感应器失效而不能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锚定底座上设置有水平插销容纳槽,所述锚定插销置于水平插销容纳槽中。

优选地,所述锚定插销与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之间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被检测感应器固定在限位板上方,所述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和推杆终位感应器对应被检测感应器固定在水平插销容纳槽上方。

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底座固定在锚定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锚定厚板通过锚地厚板底座垂直固定在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锚定厚板通过锚定厚板底座垂直固定在码头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设置于码头中控室里,当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到达待锚定位置停下来时,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与被检测感应器感应进而检测到电动推杆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此时码头调度系统(TOS)远程控制器发出锚定命令时,电动推杆推动锚定插销向外滑动,当被检测感应器与推杆终位感应器感应时即电动推杆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电动推杆停止工作,此时锚定插销插入到锚定厚板的插销孔内,此时锚定厚板上位于插销孔外侧的插销感应器会感应到锚定插销进而通过信号反馈给码头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便于检查,保养,维修并且安装方便;

2)锚定插销采用水平方式布置,能够完全避免其垂直布置易造成坠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采用电动推杆和定位感应器配合工作就可自动实现锚定插销的插销和退销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4)锚定厚板通过锚地厚板底座安装高于水平地面位置处,可有效防止插销孔积水,结冰,并且便于清理;

5)自动锚定可以实现多台锚定同时进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维修成本低;

6)当出现瞬间大风时,在中控室里就能自动、快速地对多台设备同时进行锚定,实现了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防风防倾锚定的无人自动化操作,且简单、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锚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现有锚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锚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锚定底座;2-手柄;3-旋转轴;4-连杆;5、30-锚定插销;6-旋转锁销;20-锚定厚板;11-电动推杆;12-被检测感应器;13-零位检测感应器;14-推杆终位感应器;15-水平插销容纳槽;16-限位板;17-电动推杆底座;21-插销孔;22-插销感应器;23-锚地厚板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包括锚定底座10和锚定厚板20以及锚定插销30;所述锚定插销30将锚定底座10相对锚定厚板20锚定;

具体地,所述锚定底座10底部上固定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的推杆端部连接有锚定插销30,所述锚定插销30相对锚定底座10水平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的推杆端部设置有被检测感应器12,所述锚定底座10上对应电动推杆11的推杆端部的被检测感应器12分别设置有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13和推杆终位感应器14;所述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13所在的位置与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时被检测感应器12所在的位置上下相对;所述推杆终位感应器14所在的位置与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被检测感应器14所在的位置上下相对;即当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时被检测感应器12与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13相对感应;当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被检测感应器12与推杆终位检测感应器14相对感应;所述电动推杆11、被检测感应器12、零位检测感应器13和推杆终位感应器14均与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相连;

所述锚定厚板20垂直固定在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所述锚定厚板20上设置有插销孔21;所述插销孔21与锚定插销30配合;当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时锚定插销30相对于锚定厚板20上的插销孔21处于退销状态;当所述电动推杆11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锚定插销30相对于锚定厚板20上的插销孔21处于插销状态。

优选地,所述锚定插销30相对锚定底座10四周设置有多组,所述锚定厚板20对应锚定插销30也设置有多组,形成四周合围式固定,结构稳固,具有防风防倾覆作用。

优选地,所述锚定厚板20上位于插销孔21外侧设置有插销感应器22,所述插销感应器22也与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相连,用于锚定时检测锚定插销30是否安装到位。

优选地,所述插销感应器22绕插销孔21外侧一周设置有多个,例如两个,以防某一个插销感应器22失效而不能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锚定底座10上设置有水平插销容纳槽15,所述锚定插销30置于水平插销容纳槽15中。

优选地,所述锚定插销30与电动推杆11的推杆端部之间固定有限位板16,所述被检测感应器12固定在限位板16上方,所述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13和推杆终位感应器14对应被检测感应器12固定在水平插销容纳槽15上方。

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11通过电动推杆底座17固定在锚定底座10上。

优选地,所述锚定厚板20通过锚地厚板底座23垂直固定在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锚定厚板20通过锚定厚板底座23垂直固定在码头锚定场所的待锚定位置处,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设置于码头中控室里,当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到达待锚定位置停下来时,推杆零位检测感应器13与被检测感应器12感应进而检测到电动推杆11处于初始缩回位置,此时码头调度系统(TOS)远程控制器发出锚定命令时,电动推杆11推动锚定插销30向外滑动,当被检测感应器12与推杆终位感应器14感应时即电动推杆11处于最大推出行程时,电动推杆11停止工作,此时锚定插销30插入到锚定厚板20的插销孔21内,此时锚定厚板20上位于插销孔21外侧的插销感应器22会感应到锚定插销30进而通过信号反馈给码头调度系统远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用自动锚定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检查,保养,维修并且安装方便;锚定插销采用水平方式布置,能够完全避免其垂直布置易造成坠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电动推杆和定位感应器配合工作就可自动实现锚定插销的插销和退销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锚定厚板通过锚地厚板底座安装高于水平地面位置处,可有效防止插销孔积水,结冰,并且便于清理;自动锚定可以实现多台锚定同时进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维修成本低;当出现瞬间大风时,在中控室里就能自动、快速地对多台设备同时进行锚定,实现了集装箱龙门轨道吊起重机防风防倾锚定的无人自动化操作,且简单、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底”、“外”、“水平”、“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