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5639发布日期:2019-05-03 19:5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卡板是在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过程中作为放置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其上能码放货物,如在货场、库房、超市等广泛使用,将货物码放其上,成排成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大幅度增加了仓库的利用率;同时,卡板与叉车配合利用,便于整体搬动货物的功能。短距离搬动货物时,叉车的两条插臂插入卡板下的空挡位置,并且将卡板托起离开地面,由于插臂下安装轮子,叉车便可以轻便地将卡板及码放在卡板上的货物整体搬移,省工省时省力,大幅度提高装载效率。

现有叉车卡板的底端大都设有便于手推式叉车搬运的叉车道结构,叉车道结构易被损坏影响卡板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卡板结构,与手动叉车配合适用于商场、超市及库房等堆码货物,该卡板尺寸较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卡板在尺寸受限的情况下稳定性欠缺的问题,同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环保处理就能达到欧美市场的环保指标,利于出口到欧美市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板结构,包括有面板,第一端部撑脚、第二端部撑脚、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中间撑脚;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及所述第二端部撑脚分别安装在面板的两端,所述中间撑脚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和所述第二端部撑脚之间;所述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和所述中间撑脚之间;所述第二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撑脚和所述中间撑脚之间;所述第一端部撑脚与所述面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端部撑脚与所述面板连接处固定连接第二底板所述面板的两端之间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端部撑脚、所述第二端部撑脚及所述中间撑脚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及所述第二端部撑脚的宽度皆小于所述中间撑脚的宽度;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中间撑脚的厚度;所述中间撑脚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撑脚及第二端部撑脚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撑脚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及所述第二端部撑脚之间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所述第一端部撑脚、所述第二端部撑脚、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以及所述中间撑脚用中密度板或刨花板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撑脚、所述第二端部撑脚、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及所述中间撑脚分别与所述面板嵌接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撑脚的高度比所述第一端部撑脚及所述第二端部撑脚的高度高出1~2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表面贴覆面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增加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可以固定第一端部撑脚和第二端部撑脚,同时保护面板(2)面板、第一端部撑脚、第二端部撑脚、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中间撑脚用中密度板或刨花板制作,能保证材料的环保性,可直接出口,不需要另行采用熏蒸处理以杀虫灭菌就能达到出口欧美的环保要求,能降低产品加工成本,提高出口时价格方面的竞争力;(3)本实用新型用中密度板或刨花板制作,由于中密度板及刨花板的抗压及抗剪切强度高,使得用中密度板或刨花板制作的端部撑脚在宽度(即厚度)较小时便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在满足一定承重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端部撑脚的宽度(即厚度),在面板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腾出尺寸实现在面板的两端各设置一撑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卡板在尺寸受限的情况下由于只能在面板一端设置撑脚而导致稳定性欠缺的问题;(4)第一端部撑脚、第二端部撑脚及中间撑脚分别与面板嵌接紧固,不用螺钉,不用粘接,能节省金属用材,且力学强度高,使用寿命长。(5)第一端部撑脚及第二端部撑脚的高度皆比中间撑脚的高度矮1~2厘米,能有效防止面板下凹变形,在长期负重的情况下,使面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防止堆码其上的货物倾斜。由于面板的中部负重大,面板的中部容易下凹变形,中间撑脚的高度稍高,承担并补偿了面板的中部负重大所产生的变形。其四,面板的表面贴覆面层,面层为纸质等,面层的颜色与卡板上码堆的货物相协调,能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6)本实用新型适宜在超市、商店、货场、库房等使用并与手动叉车尤其是小型手推叉车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面板,2-第一端部撑脚,3-第二端部撑脚,4-中间撑脚,5-第一底板,6-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卡板结构,包括有面板1,第一端部撑脚2、第二端部撑脚3、第一底板5、第二底板6及中间撑脚4;第一端部撑脚2及第二端部撑脚3分别安装在面板1的两端,中间撑脚4安装在第一端部撑脚2和第二端部撑脚3之间;第一底板5安装在第一端部撑脚2和中间撑脚4之间;第二底板6安装在第二端部撑脚3和中间撑脚4之间;第一端部撑脚2与面板1连接处固定连接第一底板5;第二端部撑脚3与面板1连接处固定连接第二底板6所述面板1的两端之间的方向为第一端部撑脚2、第二端部撑脚3及中间撑脚4的宽度方向,第一端部撑脚2及第二端部撑脚3的宽度皆小于中间撑脚4的宽度;第一底板5和第二底板6的厚度小于中间撑脚的厚度;中间撑脚4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撑脚2及第二端部撑脚3的高度。

中间撑脚4安装在第一端部撑脚2及第二端部撑脚3之间的中心位置。

面板1、第一端部撑脚2、第二端部撑脚3及中间撑脚4用中密度板或刨花板制作。

第一端部撑脚2与第一底板5用气枪钉连接;第二端部撑脚3与第二底板6用气枪钉连接,中间撑脚4与面板1用气枪钉连接紧固。

中间撑脚4的高度比第一端部撑脚2及第二端部撑脚3的高度高出1~2厘米。

中间撑脚4的宽度小于手动叉车两插臂之间的距离,便于手动叉车两插臂从中间撑脚4的两侧插入将卡板及其上堆码的货物托起。第一底板5与第二底板6可以固定第一端部撑脚2和第二端部撑脚3,同时保护面板1。

本实用新型适宜在超市、商店、货场、库房等使用并与手动叉车尤其是小型手推叉车配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