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并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9110发布日期:2019-04-05 21:5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并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并丝机,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并丝机是纺织行业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将丝线加捻合并,并丝机的并丝效果直接影响到并丝后丝线的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并丝机在收卷的过程中张紧无法调节,收卷后的丝线常会出现散落的现象,难以归拢,不利于收卷,还会影响细线的质量;撑紧固定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安装较为麻烦,不便于机器的检修,杆状机构上没有收卷槽,收卷后的丝线常会出现散落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气缸控制并丝机的往复移动,每个并丝器需要独立控制,需要多个气缸,难以保证多个气缸实现同步控制,若不能实现同步控制丝线在收卷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散落、打卷的情况,难以保证其质量;两股丝线分别缠绕在各自的丝筒上,两个丝筒相互独立,这就难以保证两个丝筒上的丝线同时耗尽,在更换一个丝筒时,另外一个丝筒上还会有丝线剩余,不能做到同步更换,每次更换时需要停机,操作起来相对麻烦。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520284584.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并丝张力器,包括位于张力器上端的导丝筒、位于张力器下端的出丝口和位于张力器中间的扩张式张力调节器;其中出丝口设置在支撑架上,导丝筒侧边与支撑架侧边有支架连接,扩张式张力调节器底端通过螺丝螺母安装在支撑架上。通过上述对比文件中的装置对丝线合并加捻时,难以保证丝线的质量,且容易断裂,易散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纺织并丝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纺织并丝机,包括两个张紧调节装置、撑紧固定装置、多个往复移动装置和基架装置,所述两个张紧调节装置和多个往复移动装置均安装在基架上,所述撑紧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张紧调节装置连接,每个往复移动装置上各安装有一个同步转动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调节机构、伸缩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伸缩机构和定位机构均安装在支撑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与伸缩机构接触,所述定位机构与调节机构接触,所述撑紧固定装置包括左连接套、右连接套、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左撑紧杆、右撑紧杆、左卡箍、右卡箍和双向驱动机构,所述左撑紧杆的一端和右撑紧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双向驱动机构的两端,所述左连接杆固定在左撑紧杆的另一端,所述左连接套安装在左连接杆上,所述右连接杆固定在右撑紧杆的另一端,所述右连接套安装在右连接杆上,所述左卡箍安装在左撑紧杆与双向驱动机构之间,所述右卡箍安装在右撑紧杆与双向驱动机构之间,所述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机构、并丝机构、往复摆动机构和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并丝机构、往复摆动机构和往复驱动机构均安装在底座机构上,所述并丝机构与往复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往复摆动机构与往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支架机构、升降机构、卡紧机构、手轮机构、手轮定位机构、下丝筒和上丝筒,所述升降机构、下丝筒和上丝筒均安装在支架机构上,所述卡紧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手轮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手轮定位机构安装在手轮机构上,所述下丝筒与上丝筒连接,所述卡紧机构与上丝筒接触,所述基架装置包括基架、主轴和主轴驱动电机。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盘和支撑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滑槽、调节滑块、调节驱动块、伸缩导向块、调节套筒、调节驱动段、调节锁紧段和调节手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滑槽、伸缩滑杆和伸缩驱动块,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套筒、定位底座、定位螺栓和定位孔;所述支撑盘与支撑轴固定,所述调节滑槽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调节滑块安装在调节滑槽内,所述调节驱动块固定在调节滑块的一端,所述伸缩导向块固定在调节滑块的另一端,所述调节套筒套装在支撑轴上,所述调节驱动段和调节锁紧段均设置在调节套筒内,所述调节驱动段与调节驱动块接触,所述调节锁紧段与支撑轴连接,所述调节手柄固定在调节套筒上,所述伸缩滑槽设置在支撑盘上,所述伸缩滑槽与调节滑槽连通,所述伸缩滑杆安装在伸缩滑槽内,所述伸缩驱动块安装在伸缩滑杆的一端,所述伸缩驱动块与伸缩导向块接触,所述定位孔设置在调节滑块上,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支撑盘上,所述定位底座固定在定位套筒上,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定位底座上,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插在定位孔内。

所述左撑紧杆包括左撑紧杆本体、左驱动孔和左撑紧凸台,所述右撑紧杆包括右撑紧杆本体、右驱动孔和右撑紧凸台,所述左卡箍包括左卡箍本体、左撑紧斜面和左驱动斜面,所述右卡箍包括右卡箍本体、右撑紧斜面和右驱动斜面,所述双向驱动机构包括左驱动杆、右驱动杆、左驱动凸台、右驱动凸台和双向驱动杆;所述左驱动孔和左撑紧凸台均设置在左撑紧杆本体的一端,所述右驱动孔和右撑紧凸台均设置在右撑紧杆本体的一端,所述左撑紧斜面和左驱动斜面分别设置在左卡箍本体的两端,所述右撑紧斜面和右驱动斜面分别设置在右卡箍本体的两端,所述左驱动凸台和右驱动凸台分别固定在双向驱动杆的两端,所述左驱动杆固定在左驱动凸台上,所述右驱动杆固定在右驱动凸台上,所述左驱动杆安装在左驱动孔内,所述右驱动杆安装在右驱动孔内,所述左卡箍本体安装在左撑紧杆本体与双向驱动杆之间,且左卡箍本体套装在左驱动杆外,所述左撑紧凸台与左撑紧斜面接触,所述左驱动凸台与左驱动斜面接触,所述右卡箍本体安装在右撑紧杆本体与双向驱动杆之间,且右卡箍本体套装在右驱动杆外,所述右撑紧凸台与右撑紧斜面接触,所述右驱动凸台与右驱动斜面接触。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滑轨、摆动定位槽和摆动转轴,所述并丝机构包括并丝器和滑块,所述往复摆动机构包括移动齿条、摆动齿轮、摆动连接臂、摆动连接槽和摆动限位槽,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摆动驱动盘、摆动驱动轴、摆动连接轴、摆动限位环和摆动驱动链轮;所述滑轨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摆动定位槽和摆动转轴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摆动转轴位于摆动定位槽的上方,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并丝器安装在滑块上,所述移动齿条固定在并丝器的底部, 所述摆动齿轮通过摆动转轴安装在底座上,且移动齿条与摆动齿轮啮合,所述摆动连接臂与摆动齿轮固定,所述摆动连接槽设置在摆动连接臂上,所述摆动限位槽设置在摆动连接槽的壁面,所述摆动驱动盘安装在摆动定位槽内,所述摆动驱动链轮与摆动驱动轴连接,所述摆动驱动轴固定在摆动驱动盘的一侧,所述摆动连接轴固定在摆动驱动盘的另一侧,所述摆动限位环固定在摆动连接轴上,所述摆动连接轴位于摆动连接槽内,所述摆动限位环滑动安装在摆动限位槽内。

所述支架机构包括底板和立柱,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套筒和升降内芯,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紧通道、卡紧挡块、卡紧凹槽和卡紧销轴,所述手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连接杆和手轮安装孔,所述下丝筒包括下丝筒本体、下丝筒限位槽和下丝筒限位环,所述上丝筒包括上丝筒本体、上丝筒定位孔和上丝筒定位珠;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升降套筒固定在立柱的另一端,所述升降内芯安装在升降套筒内,所述卡紧通道设置在升降套筒上,所述卡紧凹槽设置在升降内芯上,所述卡紧销轴安装在卡紧凹槽上,所述卡紧挡块与卡紧销轴转动连接,且卡紧挡块位于卡紧通道内,所述手轮安装孔设置在升降内芯的端部,所述手轮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手轮安装孔内,所述手轮与手轮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下丝筒本体和上丝筒本体均套装在立柱上,所述下丝筒限位槽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下丝筒限位环固定在下丝筒本体的底面,所述下丝筒限位环安装在下丝筒限位槽内,所述上丝筒定位孔设置在下丝筒本体的顶面,所述上丝筒定位珠固定在上丝筒本体的底面,所述上丝筒定位珠嵌在上丝筒定位孔内,所述上丝筒本体的顶面与卡紧挡块接触。

两个支撑轴均安装在基架上,两个支撑盘通过主轴连接,所述主轴驱动电机与支撑轴连接,所述左连接套固定在一个伸缩滑杆上,所述右连接套固定在另一个伸缩滑杆上,所述滑轨和底座均固定在基架上,所述底板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套包括左连接套本体和左限位槽,所述右连接套包括右连接套本体和右限位槽,所述左连接杆包括左连接杆本体和左限位块,所述右连接杆包括右连接杆本体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槽设置在左连接套本体内,所述右限位槽设置在右连接套本体内,所述左连接杆本体固定在左撑紧杆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左限位块固定在左连接杆本体上,所述左连接套本体套装在左连接杆本体上,所述左限位块嵌在左限位槽内,所述右连接杆本体固定在右撑紧杆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右限位块固定在右连接杆本体上,所述右连接套本体套装在右连接杆本体上,所述右限位块嵌在右限位槽内,所述左连接套本体固定在一个伸缩滑杆上,所述右连接套本体固定在另一个伸缩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定位机构包括手轮定位安装孔、手轮定位底座、手轮定位弹簧、手轮定位钢珠和手轮定位孔,所述手轮定位孔设置在手轮安装孔的壁面,所述手轮定位安装孔设置在手轮连接杆的壁面,所述手轮定位底座安装在手轮定位安装孔内,所述手轮定位弹簧的一端与手轮定位底座连接,所述手轮定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手轮定位钢珠连接,所述手轮定位钢珠嵌在手轮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卡箍本体包括左上卡箍本体、左下卡箍本体和左卡箍螺栓,所述左上卡箍本体的一端与左下卡箍本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左上卡箍本体的另一端与左下卡箍本体的另一端通过左卡箍螺栓连接,所述右卡箍本体包括右上卡箍本体、右下卡箍本体和右卡箍螺栓,所述右上卡箍本体的一端与右下卡箍本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上卡箍本体的另一端与右下卡箍本体的另一端通过右卡箍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撑紧杆本体和右撑紧杆本体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丝线进行收卷的收卷槽,所述收卷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收卷槽沿着左撑紧杆本体和右撑紧杆本体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往复移动装置与收卷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撑紧固定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撑紧固定装置沿主轴的径向布置,所述主轴、两个张紧调节装置和多个撑紧固定装置组成绕丝机构。

进一步地,多个摆动驱动链轮通过摆动驱动链条连接,摆动驱动电机与任意一个摆动驱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织并丝机的操作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转动双向驱动杆,使得左撑紧杆本体和右撑紧杆本体分别向两端移动,通过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限定左撑紧杆本体移动,通过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限定右撑紧杆本体移动,使得左撑紧杆本体的端面与左连接套本体的端面抵接,右撑紧杆本体的端面与右连接套本体的端面抵接,再分别通过左卡箍本体和右卡箍本体将左撑紧杆本体和右撑紧杆本体进行加固,使得左撑紧凸台与左撑紧斜面接触,左驱动凸台与左驱动斜面接触,右撑紧凸台与右撑紧斜面接触,右驱动凸台与右驱动斜面接触;

第二步:人工将分别缠绕在下丝筒本体和上丝筒本体上的丝线穿过并丝器后,缠绕在绕丝机构上数圈;

第三步:通过调节手柄使调节套筒旋转,使得调节驱动段与调节驱动块接触,同时调节滑块在调节滑槽内向右移动,使得伸缩导向块与伸缩驱动块接触,将伸缩滑杆在伸缩滑槽内向上推动,在伸缩滑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合并后丝线的张紧调节,停止转动调节套筒后,通过拧动定位螺栓使得定位螺栓的一端插在定位孔内,实现对调节滑块的定位,以减少调节套筒的受力;

第四步:同时开启主轴驱动电机和摆动驱动电机,实现对合并后的丝线收卷。

进一步地,开启摆动驱动电机后,通过摆动驱动电机驱动摆动驱动盘转动,摆动驱动轴与摆动连接轴偏轴设置,使得摆动连接轴在摆动连接槽中滑动,进而使得摆动齿轮沿摆动转轴往复摆动,通过移动齿条与摆动齿轮啮合,驱动移动齿条沿滑轨左右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在第一步操作前,将缠绕有丝线的下丝筒本体和上丝筒本体均套装在立柱上,使得下丝筒限位环嵌在下丝筒限位槽内,同时上丝筒定位珠嵌在上丝筒定位孔内,将手轮连接杆的一端插进手轮安装孔内,使得手轮定位钢珠嵌在手轮定位孔内,通过转动手轮使得升降内芯向下移动,同时使得卡紧挡块露出卡紧通道,并与上丝筒本体的顶面接触,将上丝筒本体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滑槽与伸缩滑槽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套在支撑轴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锁紧段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锁紧段与支撑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螺栓为蝶形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驱动块和调节驱动段的形状均为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导向块和伸缩驱动块的形状均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导向块上设置有伸缩导向台,所述伸缩驱动块上设置有伸缩驱动台,所述伸缩导向台与伸缩驱动台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调节手柄沿着调节套筒的径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径大于支撑轴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导向块位于伸缩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驱动孔与左撑紧凸台穿接,所述右驱动孔与右撑紧凸台穿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驱动孔内设置有正向内螺纹,所述左驱动杆上设置有正向外螺纹,所述左驱动孔与左驱动杆通过正向螺纹连接,所述右驱动孔内设置有反向内螺纹,所述右驱动杆上设置有反向外螺纹,所述右驱动孔与右驱动杆通过反向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撑紧凸台 、右撑紧凸台 、左驱动凸台和右驱动凸台的形状均为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撑紧杆本体和右撑紧杆本体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丝线进行收卷的收卷槽。

进一步地,所述收卷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收卷槽上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轴的轴线与摆动连接轴的轴线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齿轮为扇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连接槽为腰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轴与摆动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齿轮与摆动连接臂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定位槽和摆动驱动盘的形状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定位槽的深度与摆动驱动盘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定位槽的内径与摆动驱动盘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轴穿过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导向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挡块的端部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立柱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连接杆和手轮安装孔的形状均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内芯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套筒与升降内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丝筒限位槽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通道的宽度与卡紧挡块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通道的形状为梯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该张紧调节装置在对合并后的丝线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的张力可以进行调节,避免在收卷的过程中合并后的丝线出现散落的情况,该装置具有调节操作简单,易于调节的优点,调节完成后可通过定位机构对调节机构进行定位,以延长调节机构的实用寿命。

2、通过该撑紧固定装置可以方便快速的安装在并丝机上,减少人力成本低的投入,方便使用,易于操作,通过转动双向驱动机构使得左撑紧杆和右撑紧杆分别向两侧移动,可快速的安装在并丝机上,再通过左卡箍和右卡箍分别对左撑紧杆和右撑紧杆进行进一步加固,以延长双向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3、通过该往复移动装置可以实现同步控制多个并丝器的移动方向,避免合并后的丝线在收卷的过程中出现散落或打卷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摆动齿轮的往复摆动实现并丝器的来回移动。

4、通过该同步转动装置可以保证缠绕在两个丝筒上的丝线同步耗尽,通过上丝筒定位珠嵌在上丝筒定位孔内,使得上丝筒本体和下丝筒本体同步转动,将分别缠绕在上丝筒本体和下丝筒本体上的丝线同时耗尽,两个丝筒同步更换,更换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纺织并丝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张紧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左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撑紧固定装置的立体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撑紧固定装置的左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III-I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I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往复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往复移动装置的主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VI-V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步转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步转动装置的主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VII-V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VI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张紧调节装置A、撑紧固定装置B、往复移动装置C、同步转动装置D、基架装置E、基架E1、主轴E2、主轴驱动电机E3、绕丝机构E4、支撑机构A1、调节机构A2、伸缩机构A3、定位机构A4、支撑盘A11、支撑轴A12、调节滑槽A21、调节滑块A22、调节驱动块A23、伸缩导向块A24、调节套筒A25、调节驱动段A26、调节锁紧段A27、调节手柄A28、伸缩导向台A29、伸缩滑槽A31、伸缩滑杆A32、伸缩驱动块A33、伸缩驱动台A34、定位套筒A41、定位底座A42、定位螺栓A43、定位孔A44、左连接套B1、右连接套B2、左连接杆B3、右连接杆B4、左撑紧杆B5、右撑紧杆B6、左卡箍B7、右卡箍B8、双向驱动机构B9、收卷槽B10、左连接套本体B11、左限位槽B12、右连接套本体B21、右限位槽B22、左连接杆本体B31、左限位块B32、右连接杆本体B41、右限位块B42、左撑紧杆本体B51、左驱动孔B52、左撑紧凸台B53、右撑紧杆本体B61、右驱动孔B62、右撑紧凸台B63、左卡箍本体B71、左撑紧斜面B72、左驱动斜面B73、右卡箍本体B81、右撑紧斜面B82、右驱动斜面B83、左驱动杆B91、右驱动杆B92、左驱动凸台B93、右驱动凸台B94、双向驱动杆B95、底座机构C1、并丝机构C2、往复摆动机构C3、往复驱动机构C4、底座C11、滑轨C12、摆动定位槽C13、摆动转轴C14、摆动驱动电机C15、摆动驱动链条C16、并丝器C21、滑块C22、移动齿条C31、摆动齿轮C32、摆动连接臂C33、摆动连接槽C34、摆动限位槽C35、摆动驱动盘C41、摆动驱动轴C42、摆动连接轴C43、摆动限位环C44、摆动驱动链轮C45、摆动驱动链条C46、摆动驱动电机C47、支架机构D1、升降机构D2、卡紧机构D3、手轮机构D4、手轮定位机构D5、下丝筒D6、上丝筒D7、底板D11、立柱D12、升降套筒D21、升降内芯D22、卡紧通道D31、卡紧挡块D32、卡紧凹槽D33、卡紧销轴D34、手轮D41、手轮连接杆D42、手轮安装孔D43、手轮定位安装孔D51、手轮定位底座D52、手轮定位弹簧D53、手轮定位钢珠D54、手轮定位孔D55、下丝筒本体D61、下丝筒限位槽D62、下丝筒限位环D63、上丝筒本体D71、上丝筒定位孔D72、上丝筒定位珠D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7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纺织并丝机,包括两个张紧调节装置A、撑紧固定装置B、多个往复移动装置C和基架装置E,两个张紧调节装置A和多个往复移动装置C均安装在基架E1上,撑紧固定装置B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张紧调节装置A连接,每个往复移动装置C上各安装有一个同步转动装置D。

本实施例中的张紧调节装置A包括支撑机构A1、调节机构A2、伸缩机构A3和定位机构A4,调节机构A2、伸缩机构A3和定位机构A4均安装在支撑机构A1上,调节机构A2与伸缩机构A3接触,定位机构A4与调节机构A2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撑紧固定装置B包括左连接套B1、右连接套B2、左连接杆B3、右连接杆B4、左撑紧杆B5、右撑紧杆B6、左卡箍B7、右卡箍B8和双向驱动机构B9,左撑紧杆B5的一端和右撑紧杆B6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双向驱动机构B9的两端,左连接杆B3固定在左撑紧杆B5的另一端,左连接套B1安装在左连接杆B3上,右连接杆B4固定在右撑紧杆B6的另一端,右连接套B2安装在右连接杆B4上,左卡箍B7安装在左撑紧杆B5与双向驱动机构B9之间,右卡箍B8安装在右撑紧杆B6与双向驱动机构B9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往复移动装置C包括底座机构C1、并丝机构C2、往复摆动机构C3和往复驱动机构C4,并丝机构C2、往复摆动机构C3和往复驱动机构C4均安装在底座机构C1上,并丝机构C2与往复摆动机构C3连接,往复摆动机构C3与往复驱动机构C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同步转动装置D包括支架机构D1、升降机构D2、卡紧机构D3、手轮机构D4、手轮定位机构D5、下丝筒D6和上丝筒D7,升降机构D2、下丝筒D6和上丝筒D7均安装在支架机构D1上,卡紧机构D3安装在升降机构D2上,手轮机构D4与升降机构D2连接,手轮定位机构D5安装在手轮机构D4上,下丝筒D6与上丝筒D7连接,卡紧机构D3与上丝筒D7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基架装置E包括基架E1、主轴E2和主轴驱动电机E3。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A1包括支撑盘A11和支撑轴A12,调节机构A2包括调节滑槽A21、调节滑块A22、调节驱动块A23、伸缩导向块A24、调节套筒A25、调节驱动段A26、调节锁紧段A27和调节手柄A28,伸缩机构A3包括伸缩滑槽A31、伸缩滑杆A32和伸缩驱动块A33,定位机构A4包括定位套筒A41、定位底座A42、定位螺栓A43和定位孔A44。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盘A11与支撑轴A12固定,调节滑槽A21设置在支撑轴A12上,调节滑块A22安装在调节滑槽A21内,调节驱动块A23固定在调节滑块A22的一端,伸缩导向块A24固定在调节滑块A22的另一端,调节套筒A25套装在支撑轴A12上,调节驱动段A26和调节锁紧段A27均设置在调节套筒A25内,调节驱动段A26与调节驱动块A23接触,调节驱动块A23和调节驱动段A26的形状均为圆台形,调节锁紧段A27与支撑轴A12连接,支撑轴A12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锁紧段A27上设置有内螺纹,调节锁紧段A27与支撑轴A12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手柄A28固定在调节套筒A25上,调节手柄A2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调节手柄A28沿着调节套筒A25的径向布置,伸缩滑槽A31设置在支撑盘A11上,伸缩滑槽A31与调节滑槽A21连通,调节滑槽A21与伸缩滑槽A31垂直设置,伸缩滑杆A32安装在伸缩滑槽A31内,伸缩导向块A24位于伸缩滑槽A31内,伸缩驱动块A33安装在伸缩滑杆A32的一端,伸缩驱动块A33与伸缩导向块A24接触,伸缩导向块A24和伸缩驱动块A33的形状均为梯形,伸缩导向块A24上设置有伸缩导向台A29,伸缩驱动块A33上设置有伸缩驱动台A34,伸缩导向台A29与伸缩驱动台A34接触,定位孔A44设置在调节滑块A22上,定位套筒A41固定在支撑盘A11上,定位套筒A41套在支撑轴A12外,定位套筒A41的内径大于支撑轴A12的外径,定位底座A42固定在定位套筒A41上,定位螺栓A43安装在定位底座A42上,定位螺栓A43的一端插在定位孔A44内,定位螺栓A43为蝶形螺栓。

本实施例中的左撑紧杆B5包括左撑紧杆本体B51、左驱动孔B52和左撑紧凸台B53,右撑紧杆B6包括右撑紧杆本体B61、右驱动孔B62和右撑紧凸台B63,左卡箍B7包括左卡箍本体B71、左撑紧斜面B72和左驱动斜面B73,右卡箍B8包括右卡箍本体B81、右撑紧斜面B82和右驱动斜面B83,双向驱动机构B9包括左驱动杆B91、右驱动杆B92、左驱动凸台B93、右驱动凸台B94和双向驱动杆B95。

本实施例中的左驱动孔B52和左撑紧凸台B53均设置在左撑紧杆本体B51的一端,左驱动孔B52与左撑紧凸台B53穿接,右驱动孔B62和右撑紧凸台B63均设置在右撑紧杆本体B61的一端,右驱动孔B62与右撑紧凸台B63穿接,左撑紧斜面B72和左驱动斜面B73分别设置在左卡箍本体B71的两端,右撑紧斜面B82和右驱动斜面B83分别设置在右卡箍本体B81的两端,左驱动凸台B93和右驱动凸台B94分别固定在双向驱动杆B95的两端,左驱动杆B91固定在左驱动凸台B93上,右驱动杆B92固定在右驱动凸台B94上,左驱动杆B91安装在左驱动孔B52内,左驱动孔B52内设置有正向内螺纹,左驱动杆B91上设置有正向外螺纹,左驱动孔B52与左驱动杆B91通过正向螺纹连接,右驱动杆B92安装在右驱动孔B62内,右驱动孔B62内设置有反向内螺纹,右驱动杆B92上设置有反向外螺纹,右驱动孔B62与右驱动杆B92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左卡箍本体B71安装在左撑紧杆本体B51与双向驱动杆B95之间,且左卡箍本体B71套装在左驱动杆B91外,左撑紧凸台B53与左撑紧斜面B72接触,左驱动凸台B93与左驱动斜面B73接触,右卡箍本体B81安装在右撑紧杆本体B61与双向驱动杆B95之间,且右卡箍本体B81套装在右驱动杆B92外,右撑紧凸台B63与右撑紧斜面B82接触,右驱动凸台B94与右驱动斜面B83接触,左撑紧凸台B53 、右撑紧凸台B63 、左驱动凸台B93和右驱动凸台B94的形状均为圆台形,左撑紧杆本体B51和右撑紧杆本体B61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丝线进行收卷的收卷槽B10,收卷槽B10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收卷槽B10上设置有倒角。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机构C1包括底座C11、滑轨C12、摆动定位槽C13和摆动转轴C14,并丝机构C2包括并丝器C21和滑块C22,往复摆动机构C3包括移动齿条C31、摆动齿轮C32、摆动连接臂C33、摆动连接槽C34和摆动限位槽C35,往复驱动机构C4包括摆动驱动盘C41、摆动驱动轴C42、摆动连接轴C43、摆动限位环C44和摆动驱动链轮C45。

本实施例中的摆动驱动轴C42穿过底座C11,滑轨C12位于底座C11的上方,摆动定位槽C13和摆动转轴C14均设置在底座C11上,摆动转轴C14位于摆动定位槽C13的上方,滑块C22滑动安装在滑轨C12上,并丝器C21安装在滑块C22上,移动齿条C31固定在并丝器C21的底部, 摆动齿轮C32通过摆动转轴C14安装在底座C11上,且移动齿条C31与摆动齿轮C32啮合,摆动齿轮C32为扇形齿轮,摆动连接臂C33与摆动齿轮C32固定,摆动齿轮C32与摆动连接臂C33焊接,摆动连接槽C34设置在摆动连接臂C33上,摆动限位槽C35设置在摆动连接槽C34的壁面,摆动连接槽C34为腰型槽,摆动驱动盘C41安装在摆动定位槽C13内,摆动定位槽C13和摆动驱动盘C41的形状均为圆形,摆动定位槽C13的深度与摆动驱动盘C41的高度相等,摆动定位槽C13的内径与摆动驱动盘C41的外径相等,摆动驱动链轮C45与摆动驱动轴C42连接,摆动驱动轴C42与摆动驱动电机C47连接,摆动驱动轴C42固定在摆动驱动盘C41的一侧,摆动连接轴C43固定在摆动驱动盘C41的另一侧,摆动驱动轴C42的轴线与摆动连接轴C43的轴线错位设置,摆动限位环C44固定在摆动连接轴C43上,摆动连接轴C43位于摆动连接槽C34内,摆动限位环C44滑动安装在摆动限位槽C35内。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机构D1包括底板D11和立柱D12,升降机构D2包括升降套筒D21和升降内芯D22,卡紧机构D3包括卡紧通道D31、卡紧挡块D32、卡紧凹槽D33和卡紧销轴D34,手轮机构D4包括手轮D41、手轮连接杆D42和手轮安装孔D43,下丝筒D6包括下丝筒本体D61、下丝筒限位槽D62和下丝筒限位环D63,上丝筒D7包括上丝筒本体D71、上丝筒定位孔D72和上丝筒定位珠D73。

本实施例中的立柱D12的一端固定在底板D11上,底板D11与立柱D12垂直设置,升降套筒D21固定在立柱D12的另一端,升降内芯D22安装在升降套筒D21内,升降套筒D21内设置有内螺纹,升降内芯D22外设置有外螺纹,升降套筒D21与升降内芯D22通过螺纹连接,卡紧通道D31设置在升降套筒D21上,卡紧凹槽D33设置在升降内芯D22上,卡紧销轴D34安装在卡紧凹槽D33上,卡紧挡块D32与卡紧销轴D34转动连接,且卡紧挡块D32位于卡紧通道D31内,卡紧通道D31的顶部设置有导向面,卡紧通道D31的宽度与卡紧挡块D32的宽度相等,卡紧通道D31的形状为梯形,卡紧挡块D32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手轮安装孔D43设置在升降内芯D22的端部,手轮连接杆D42的一端安装在手轮安装孔D43内,手轮连接杆D42和手轮安装孔D43的形状均为六边形,手轮D41与手轮连接杆D42的另一端固定,下丝筒本体D61和上丝筒本体D71均套装在立柱D12上,下丝筒限位槽D62设置在底板D11上,下丝筒限位槽D62的轴线与立柱D12的轴线相同,下丝筒限位环D63固定在下丝筒本体D61的底面,下丝筒限位环D63安装在下丝筒限位槽D62内,上丝筒定位孔D72设置在下丝筒本体D61的顶面,上丝筒定位珠D73固定在上丝筒本体D71的底面,上丝筒定位珠D73嵌在上丝筒定位孔D72内,上丝筒本体D71的顶面与卡紧挡块D32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支撑轴A12均安装在基架E1上,两个支撑盘A11通过主轴E2连接,主轴驱动电机E3与支撑轴A12连接,左连接套B1固定在一个伸缩滑杆A32上,右连接套B2固定在另一个伸缩滑杆A32上,底座C11固定在基架E1上,底板D11固定在底座C11上。

本实施例中的左连接套B1包括左连接套本体B11和左限位槽B12,右连接套B2包括右连接套本体B21和右限位槽B22,左连接杆B3包括左连接杆本体B31和左限位块B32,右连接杆B4包括右连接杆本体B41和右限位块B42;左限位槽B12设置在左连接套本体B11内,右限位槽B22设置在右连接套本体B21内,左连接杆本体B31固定在左撑紧杆本体B51的另一端,左限位块B32固定在左连接杆本体B31上,左连接套本体B11套装在左连接杆本体B31上,左限位块B32嵌在左限位槽B12内,右连接杆本体B41固定在右撑紧杆本体B61的另一端,右限位块B42固定在右连接杆本体B41上,右连接套本体B21套装在右连接杆本体B41上,右限位块B42嵌在右限位槽B22内,左连接套本体B11固定在一个伸缩滑杆A32上,右连接套本体B21固定在另一个伸缩滑杆A32上。

本实施例中的手轮定位机构D5包括手轮定位安装孔D51、手轮定位底座D52、手轮定位弹簧D53、手轮定位钢珠D54和手轮定位孔D55,手轮定位孔D55设置在手轮安装孔D43的壁面,手轮定位安装孔D51设置在手轮连接杆D42的壁面,手轮定位底座D52安装在手轮定位安装孔D51内,手轮定位弹簧D53的一端与手轮定位底座D52连接,手轮定位弹簧D53的另一端与手轮定位钢珠D54连接,手轮定位钢珠D54嵌在手轮定位孔D55内。

本实施例中的左卡箍本体B71包括左上卡箍本体、左下卡箍本体和左卡箍螺栓,左上卡箍本体的一端与左下卡箍本体的一端铰接,左上卡箍本体的另一端与左下卡箍本体的另一端通过左卡箍螺栓连接,右卡箍本体B81包括右上卡箍本体、右下卡箍本体和右卡箍螺栓,右上卡箍本体的一端与右下卡箍本体的一端铰接,右上卡箍本体的另一端与右下卡箍本体的另一端通过右卡箍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收卷槽B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收卷槽B10沿着左撑紧杆本体B51和右撑紧杆本体B61的轴向间隔布置,往复移动装置C与收卷槽B10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撑紧固定装置B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撑紧固定装置B沿主轴E2的径向布置,主轴E2、两个张紧调节装置A和多个撑紧固定装置B组成绕丝机构E4。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摆动驱动链轮C45通过摆动驱动链条C16连接,摆动驱动电机C15与任意一个摆动驱动轴C42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纺织并丝机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转动双向驱动杆B95,使得左撑紧杆本体B51和右撑紧杆本体B61分别向两端移动,通过左限位槽B12和右限位槽B22限定左撑紧杆本体B51移动,通过左限位块B32和右限位块B42限定右撑紧杆本体B61移动,使得左撑紧杆本体B51的端面与左连接套本体B11的端面抵接,右撑紧杆本体B61的端面与右连接套本体B21的端面抵接,再分别通过左卡箍本体B71和右卡箍本体B81将左撑紧杆本体B51和右撑紧杆本体B61进行加固,使得左撑紧凸台B53与左撑紧斜面B72接触,左驱动凸台B93与左驱动斜面B73接触,右撑紧凸台B63与右撑紧斜面B82接触,右驱动凸台B94与右驱动斜面B83接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该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该装置上设置有收卷槽B10,在收卷的过程中,丝线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提高了成品率。

第二步:人工将分别缠绕在下丝筒本体D61和上丝筒本体D71上的丝线穿过并丝器后,缠绕在绕丝机构E4上数圈。

第三步:通过调节手柄A28使调节套筒A25旋转,使得调节驱动段A26与调节驱动块A23接触,同时调节滑块A22在调节滑槽A21内向右移动,使得伸缩导向块A24与伸缩驱动块A33接触,将伸缩滑杆A32在伸缩滑槽A31内向上推动,在伸缩滑杆A3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合并后丝线的张紧调节,停止转动调节套筒A25后,通过拧动定位螺栓A43使得定位螺栓A43的一端插在定位孔A44内,实现对调节滑块A22的定位,以减少调节套筒A25的受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四步:同时开启主轴驱动电机E3和摆动驱动电机C47,实现对合并后的丝线收卷。

本实施例中,开启摆动驱动电机C47后,通过摆动驱动电机驱动摆动驱动盘C41转动,摆动驱动轴C42与摆动连接轴C43偏轴设置,使得摆动连接轴C43在摆动连接槽C34中滑动,进而使得摆动齿轮C32沿摆动转轴C14往复摆动,通过移动齿条C31与摆动齿轮C32啮合,驱动移动齿条C31沿滑轨C12左右来回移动,通过该装置可以避免在对丝线收卷过程中,丝线出现散落或打卷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步操作前,将下缠绕有丝筒本体D61和上丝筒本体D71均套装在立柱D12上,使得下丝筒限位环D63嵌在下丝筒限位槽D62内,同时上丝筒定位珠D73嵌在上丝筒定位孔D72内,将手轮连接杆D42的一端插进手轮安装孔D43内,使得手轮定位钢珠D54嵌在手轮定位孔D55内,通过转动手轮D41使得升降内芯D22向下移动,同时使得卡紧挡块D32露出卡紧通道D31,并与上丝筒本体D71的顶面接触,将上丝筒本体D71卡紧,通过转动手轮D41控制升降内芯D22的升降,使得卡紧挡块D32进入升降套筒D21内,或露出卡紧通道D31,可以保证下丝筒本体D61与上丝筒本体D71同步转动,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用力将手轮连接杆D42拔出手轮安装孔D43,通过手轮定位机构D5可保证在用力较小的情况下手轮机构D4不会轻易掉落。

75D消臭功能涤纶单丝具有消臭功能的涤纶弹力丝,且消臭效果显著、持久。主要用于织造袜子,并且使袜子具有消臭的功能。为了使产品的具有以上功能,在工艺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配方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优越的消臭功能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开发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消臭剂的优选技术

目前市场上消臭剂的种类五花八门,基本上可以分为物理消臭剂、化学消臭剂、微生物型消臭剂、植物型消臭剂和复合型消臭剂等,而每种消臭剂又根据消臭原理分成几种分支。为了使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消臭功能,且满足大生产的需求,最终采用物理消臭剂中的吸附型消臭剂,通过消臭剂中的纳米成分与臭气分子间范德华力将空气中的臭气成分如硫化氢、氨气等物质吸附后,通过洗涤将其溶于水,进而实现消臭功能。

2、消臭剂添加工艺技术的研究

使纤维实现消臭功能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络合,既将消臭剂添加在浆料中,通过上浆粘合的方式使消臭成分附着于纤维表面使其具有消臭功能;其次是融合,既在纤维纺丝使,在纺丝液内加入防臭成分,使其融入纤维中;最后是通过后整理,将防臭成分渗透到纤维内部。前两种的弊端在于:络合方法由于防臭剂随浆料附在纤维表面,经过摩擦易脱落,防臭效果不稳定;而通过融合实现的防臭功能,由于破坏了原始纤维的结构组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纤维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我们选择了最后一种方式,既通过后整理方法。

3、消臭剂稳定性研究

为了使消臭剂可以稳定存在于纤维空隙中,为了提高消臭剂的渗透性,经过反复试验研究采用了一款具有打开纤维孔隙的渗透剂,通过渗透剂的添加,大大提高了消臭剂的上浆率,从而提高了纤维纱线的消臭能力。

1、消臭剂选用的创新

2、消臭剂添加工艺的创新

3、创新性在后整理中添加具有提高渗透功能的助剂

75D消臭功能涤纶单丝主要应用于织造具有消臭功能的运动袜,基于其优越的消臭功能,大大提高了袜子本身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了袜子织造企业的利润,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