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打印机及其出布辊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390发布日期:2019-04-03 01:1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旗帜打印机及其出布辊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旗帜打印机及其出布辊组。



背景技术:

目前,旗帜打印机在广告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打印件多为布料等软质材料。现有的旗帜打印机一般包括进布装置、出布辊组、打印头和烘干装置等,出布辊组一般为两个辊筒构成,打印后的旗帜布由辊筒转动导出,但是由于布料的质地较软,在出布料过程中一旦受力不均,则会出现褶皱,不仅影响打印成品的平整度,也不利于后续打印。

申请号为200920311712.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热升华打印的可以全自动操作的热升华旗帜打印机,该旗帜打印机在出布辊组的上方设置有一根压布装置,压布装置的两端活动连接在两侧支架上且可以在驱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转动,压布装置与出布装置接触连接,通过压布装置提升出布时布料的平整度,但是,该压布装置和布料的接触面积很小,在提高布料的平整度方面效果有限。

因此,如何在打印出布时为打印件分别提供均匀的张力,提高打印成品的平整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旗帜打印机及其出布辊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旗帜打印机出布辊组,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设置有进布装置、出布辊组、烘干装置及打印头,所述出布辊组包括一个出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的前侧设置前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的后侧设置后压布辊筒,所述前压布辊筒和所述后压布辊筒和所述出布辊筒相接。

基于上述,所述出布辊筒、所述前压布辊筒和所述后压布辊筒平行设置且可以进行同步转动。

基于上述,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的直径依次增大。

基于上述,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呈倒三角形排布。

一种旗帜打印机,所述旗帜打印机安装所述的旗帜打印机出布辊组。

基于上述,所述后压布辊筒位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出布口。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旗帜打印机出布辊组,所述出布辊筒的前侧设置前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的后侧设置后压布辊筒,且前压布辊筒、后压布辊筒均和所述出布辊筒相接,可以有效增大布料和出布辊筒的接触面积,避免受力不均出现歪斜或褶皱,提高打印布料的平整度,所述前压布辊筒和所述后压布辊筒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出布辊筒可以有效减小体积;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呈倒三角形排布,可以提高布料和出布辊筒的接触面积,同时出布辊筒可以对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施例中旗帜打印机及其出布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施例中出布辊筒、前压布辊筒和后压布辊筒的转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1. 打印机本体;2.进布装置;3. 烘干装置;4.打印头;5.出布辊筒;6.后压布辊筒;7.前压布辊筒;8.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旗帜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1,所述打印机本体1设置有进布装置2、出布辊组、烘干装置3及打印头4,所述打印机本体1中进布装置2、烘干装置3或打印头4等结构、安装方式及相关驱动装置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关,不再赘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旗帜打印机出布辊组,所述旗帜打印机的出布辊组包括一个出布辊筒5,所述出布辊筒5的前侧设置前压布辊筒7,所述出布辊筒5的后侧设置后压布辊筒6,所述前压布辊筒7、所述后压布辊筒6分别和所述出布辊筒5相接。使用该打印机时,布料依次经过前压布辊筒7、出布辊筒5和后压布辊筒6后,从打印机中流出,前压布辊筒和后压布辊筒使布料和出布辊筒5的接触面积增大,有效保障布料的平整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布辊筒的下方设置前压布辊筒和后压布辊筒。

进一步为了提高布料和出布辊筒5的接触面积,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所述出布辊筒呈倒三角形排布,出布辊筒可以对所述前压布辊筒、所述后压布辊筒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所述出布辊筒5、所述前压布辊筒7和所述后压布辊筒6平行设置且可以进行同步转动,转速相同。

进一步为了缩小体积,所述前压布辊筒7、所述后压布辊筒6、所述出布辊筒5的直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所述前压布辊筒7、所述后压布辊筒6同向顺时针转动,所述出布辊筒5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所述后压布辊筒6位于所述打印机本体1的出布口。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