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4488发布日期:2019-03-02 02:5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重要的资源大国,随着人口的增加,矿产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矿产在矿山开采中会产生巨大的粉尘,粉尘的排放一直都是矿井开采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煤矿开采属于矿井中的一种,在井下的开采挖掘工作中,所扬起的粉尘量特别大,而且有大量的煤粉散落在巷道中。

相关技术中,散落在巷道中的煤粉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清理,人工先将煤粉铲至矿车中,再将矿车拉至皮带机,最后再将矿车内的煤粉铲至皮带机上运至指定地点,此种处理煤粉的情况,人工需求量大,工作量也非常大,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员穿梭在巷道中,安全性很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矿井输送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矿井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井输送设备,包括入料装置、送料装置、液压驱动系统、输送管道以及压风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与所述送料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送料装置运动,所述送料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入料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送料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风系统、出口端与指定地点连接,所述压风系统将所述送料装置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物料通过压缩空气将其排至指定地点。

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密封仓、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轴承、安装块、密封侧板和端盖,所述密封仓具有收容空间且上下两端设置开口,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齿轮的两端面分别轴向安装所述轴承和所述安装块,且所述轴承的径向与所述安装块配合连接,所述端盖设于所述轴承和所述安装块的端部,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路连接的油箱、齿轮泵、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溢流阀、摆线马达、单向阀及背压阀,所述摆线马达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电,所述齿轮泵输送的高压油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流向所述摆线马达以带动所述摆线马达运动,来带动所述送料装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齿轮泵为并联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密封侧板为聚氨酯密封侧板。

优选的,所述压风系统外接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包括一进口和若干出口,所述分流管的进口与所述压风系统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其中一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管道的入口端连接,另一出口与矿井内的外围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的出口处设置启闭阀,所述启闭阀用于控制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输送管道之间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分流管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其另一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为三通管。

优选的,所述入料装置的截面呈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井输送设备通过将物料装入入料装置,再通过液压驱动系统带动送料装置运动,以使与所述入料装置连接的所述送料装置将物料传输至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压风系统排出的压缩空气将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物料通过风力吹至指定地点,只需将巷道内的物料铲至所述入料装置内就可以方便的将物料排放至外面,无需矿车运送和皮带机输送,可快速的将物料运送出去,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减少了人工重复作业流程,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井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矿井输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沿A-A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液压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井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矿井输送设备100应用于煤矿井下清除巷道内煤粉,当然,所述矿井输送设备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矿内挖掘、开采将矿井内巷道中的尘土输送至指定地点。所述矿井输送设备100包括入料装置1、送料装置3、液压驱动系统、输送管道7以及压风系统8,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与所述送料装置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送料装置3运动,所述送料装置3的入口与所述入料装置 1的出口连接,所述送料装置3的出口与所述输送管道7通过管道6连接,所述输送管道7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风系统8、出口端与外围设备连接,所述压风系统8将所述送料装置3送入所述输送管道7内的物料通过风力将其排至指定地点。

所述入料装置1的截面呈漏斗状,煤粉自所述入料装置1大端进入,其小端,即出口端与所述送料装置3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为图1所示的矿井输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沿A-A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送料装置3 包括密封仓31、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32、轴承33、安装块35、密封侧板 37和端盖39,所述密封仓31具有收容空间且上、下两端设置开口,所述密封仓31的上端的开口与所述入料装置1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密封仓31 的下端的开口与所述输送管道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齿轮32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齿轮32的两端面分别轴向安装所述轴承33和所述安装块 35,且所述轴承33的径向与所述安装块35配合连接,所述端盖39设于所述轴承33和所述安装块35的端部以防止灰尘水分等杂质进入,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轴30与所述齿轮32连接,具体的,两个相互啮合的所述齿轮32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与所述主动轮的传动轴连接以带动其转动,所述主动轮再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这样,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将从所述入料装置1出口排放的物料经过两个转动的齿轮 32,从所述密封仓31的下端开口排放至所述输送管道7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33为深沟球轴承。

请参阅图4,为液压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路连接的油箱51、齿轮泵52、第一电磁换向阀53、第二电磁换向阀54、溢流阀55、摆线马达56、单向阀57及背压阀58,所述摆线马达56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齿轮32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53为常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54为常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53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54通电,所述齿轮泵52输送的高压油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 54流向所述摆线马达56以带动所述摆线马达56运动,来带动所述齿轮32 转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53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54 断电,经所述齿轮泵52泵送出的液压油流经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53再直接流回所述油箱51。

通过所述摆线马达56驱动所述齿轮32运动,始终使所述齿轮32同一方向转动方向,这样,使物料始终从所述密封仓31的进口入料,从密封仓 31的出口排料,而不会出现反向排放的问题,需要提出的是,当所述入料装置1内的物料颗粒较大时,通过减少所述摆线马达56的转速来实现,反之,可加大马达的转速来提高处理速度。

所述齿轮泵52为并联设置的两个,且每一所述齿轮泵52连接电机,这样,当其中一个所述齿轮泵52出现故障时,另一所述齿轮泵52可以正常工作,从而使整个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有效的减少了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侧板37为聚氨酯密封侧板,聚氨酯密封侧板的耐磨性好,有效的防止压缩空气泄漏。

所述压风系统8为矿井内原有自备的,这样可以无需再配置送风装置,节约设备。所述压风系统8外接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包括一进口和若干出口,所述分流管9的进口与所述压风系统8连接,所述分流管9的其中一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管道7的入口端连接,另一出口与矿井内的外围设备连接。

所述分流管9与所述输送管道7连接的出口处设置启闭阀10,所述启闭阀10用于控制所述分流管9与所述输送管道7之间的通断。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启闭阀10为球阀。

所述输送管道7与所述分流管9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其另一端的直径,压缩空气从直径小的一端运动至直径大的一端,可以有效的减少了风阻和压力损失,提高利用率。具体的,所述输送管道7由一段长的直径小的管道和直径大的管道焊接而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9为三通管,所述分流管9的进口与所述压风系统8连接,所述分流管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输送管道 7和矿井内的外围设备连接,这样,从所述压风系统8出来的风力将所述输送管道7内的物料吹至指定地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井输送设备通过将物料装入入料装置,再通过液压驱动系统带动送料装置运动,以使与所述入料装置连接的所述送料装置将物料传输至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压风系统排出的压缩空气将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物料通过风力吹至指定地点,只需将巷道内的物料铲至所述入料装置内就可以方便的将物料排放至外面,无需矿车运送和皮带机输送,可快速的将物料运送出去,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减少了人工重复作业流程,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