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333发布日期:2019-05-15 23:1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堆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堆码机又名码垛机,以最小超速运行;节省人力、物力、堆码时间;堆码站可与堆码升降台和塑料链传送系统联合使用,实现高质量堆码,堆码过程还可以延续到输送车上;塑料链传送系统防止对堆码底层纸板的损害。

目前市场上的堆码机在将纸板进行堆码到一定高度后,需要人工进行运输,现有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为了防止纸板倾倒,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捆扎,使用起来相当麻烦,耗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为了防止纸板倾倒,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捆扎,使用起来相当麻烦,耗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包括车体组件和支护组件,所述车体组件包括底盘、支板和车轮,所述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车轮位于所述底盘的两侧,所述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支板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底盘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杠杆、转轴、支杆、护杆、滑块和扭力弹簧,所述杠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支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护杆和所述杠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杠杆和所述护杆均垂直于所述支杆,所述杠杆和所述护杆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杠杆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杠杆的离地间隙低于所述滑块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杠杆、支杆和护杆的数量均为八个,其中四组所述杠杆、支杆和护杆位于所述底盘的右侧,另外四组所述杠杆、支杆和护杆位于所述底盘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支护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组,其中四个所述支杆之间通过其中一组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另外四个所述支杆之间通过另外一组所述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横切面的设置为几字形,所述支板的长度和所述底盘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扭力弹簧的两个支脚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和所述杠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滑块和支杆来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的,在使用前,将所述滑块安装在堆码机的出料口,在使用时,将所述滑槽对准所述滑块,然后将运输装置推动至出料口的下方,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得两侧的所述支杆向外扩张,此时纸板掉落到所述支板上方,当堆叠到一定高度后,将运输装置向后拖拽,此时两侧的所述支杆合拢,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纸板倾倒,相比较现有的运输装置,新型的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纸板倾倒,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组件、11-底盘、12-滑槽、13-支板、14-车轮、2-支护组件、21-杠杆、22-转轴、23-支杆、24-连杆、25-护杆、26-滑块、27-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包括车体组件1和支护组件2,车体组件1包括底盘11、支板13和车轮14,车轮14转动连接于底盘11,车轮14位于底盘11的两侧,支板13固定连接于底盘11,支板13位于底盘11的上方,底盘11的下方开设有滑槽12,支护组件2包括杠杆21、转轴22、支杆23、护杆25、滑块26和扭力弹簧27,杠杆21通过转轴22转动连接于底盘11,支杆2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护杆25和杠杆21,滑块26滑动连接于滑槽12,扭力弹簧27套设于转轴22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滑块26来调节杠杆21的,在使用时,将滑槽12对准滑块26,然后推动运输装置向滑块26方向前进,此时滑块26沿着滑槽12滑动,杠杆21的离地间隙低于滑块26的高度,滑块12的上表面抵住杠杆21的上表面,将杠杆21顶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滑块26和支杆23来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的,在使用前,将滑块26安装在堆码机的出料口,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将滑槽12对准滑块26,然后推动运输装置向滑块26方向前进,此时滑块26沿着滑槽12滑动,滑块12的上表面抵住杠杆21的上表面,将杠杆21顶起,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杠杆21带动两侧的支杆23向外扩张,同时扭力弹簧27形变,此时纸板掉落到支板13上方,当堆叠到一定高度后,将运输装置向后拖拽,杠杆21脱离滑块26时,此时扭力弹簧27带动杠杆21复位,两侧的支杆23合拢,此时两个护杆25同时向内侧靠拢,从而将纸板的上表面进行压制,从而将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时纸板倾倒,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纸板倾倒,相比较现有的运输装置,新型的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纸板倾倒,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滑块26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滑块26靠近滑槽12的一侧向下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滑块26来调节杠杆21的,在使用时,将滑槽12对准滑块26,然后推动运输装置向滑块26方向前进,此时滑块26沿着滑槽12滑动,滑块12的上表面抵住杠杆21的上表面,将杠杆21顶起。

进一步的,杠杆21和护杆25均垂直于支杆23,杠杆21和护杆25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护杆25来对纸板的上表面进行捆扎的,当两个支杆23向内侧合拢时,此时两个护杆25同时向内侧靠拢,从而将纸板的上表面进行压制,从而将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时纸板倾倒。

进一步的,杠杆21远离支杆23的一端位于滑槽12的内部,且杠杆21的离地间隙低于滑块26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滑块26来调节杠杆21的,在使用时,将滑槽12对准滑块26,然后推动运输装置向滑块26方向前进,此时滑块26沿着滑槽12滑动,杠杆21的离地间隙低于滑块26的高度,滑块12的上表面抵住杠杆21的上表面,将杠杆21顶起。

进一步的,杠杆21、支杆23和护杆25的数量均为八个,其中四组杠杆21、支杆23和护杆25位于底盘11的右侧,另外四组杠杆21、支杆23和护杆25位于底盘11的左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杠杆21、支杆23和护杆25来对纸板进行捆扎的,当杠杆21的不在抵住滑块26时,此时杠杆21带动支杆23向内收拢,支杆23挡住纸板的两侧,同时两个护杆25同时向内侧靠拢,从而将纸板的上表面进行压制,从而将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时纸板倾倒。

进一步的,支护组件2还包括连杆24,连杆24的数量为两组,其中四个支杆23之间通过其中一组连杆24固定连接,另外四个支杆23之间通过另外一组连杆2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杆24实现对支杆23进行固定的,连杆24的数量为两组,其中四个支杆23之间通过其中一组连杆24固定连接,另外四个支杆23之间通过另外一组连杆24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支杆23之间能够同步运动,从而将纸板进行捆扎。

进一步的,底盘11的横切面的设置为几字形,支板13的长度和底盘11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底盘11使得杠杆21能够转动的,如图2所示,底盘11的横切面的设置为几字形,当杠杆21抵住滑块26时,此时杠杆21转动,几字形的底盘11为杠杆21预留空间。

进一步的,扭力弹簧27的两个支脚分别固定连接于底盘11和杠杆2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扭力弹簧27带动杠杆21复位的,当杠杆21抵住滑块26时,此时扭力弹簧27发生形变,当杠杆21脱离滑块26时,此时扭力弹簧27复位,带动杠杆21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前,将滑块26安装在堆码机的出料口,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将滑槽12对准滑块26,然后推动运输装置向滑块26方向前进,此时滑块26沿着滑槽12滑动,滑块12的上表面抵住杠杆21的上表面,将杠杆21顶起,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杠杆21带动两侧的支杆23向外扩张,同时扭力弹簧27形变,此时纸板掉落到支板13上方,当堆叠到一定高度后,将运输装置向后拖拽,杠杆21脱离滑块26时,此时扭力弹簧27带动杠杆21复位,两侧的支杆23合拢,此时两个护杆25同时向内侧靠拢,从而将纸板的上表面进行压制,从而将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时纸板倾倒,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纸板倾倒,相比较现有的运输装置,新型的堆码机用纸板运输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对纸板进行捆扎,防止纸板倾倒,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