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4312发布日期:2019-04-13 00:0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根据主要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方便用户使用,防水卷材一般在生产时成卷包装。防水卷材生产过程中,如果收卷滚筒与导向滚筒之间转动的速度不同,会使两个滚筒之间的防水卷材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导致防水卷材收卷过程中发生褶皱或倾斜,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该装置可适应性调节防水卷材生产过程中的张力,确保防水卷材收卷过程中张力始终保持稳定,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料辊和多个导向辊,卷材迂回缠绕在多个所述导向辊之间,所述料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其一端穿过所述机架的另一侧后与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料辊转动使卷材包装成卷,所述导向辊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其中一所述导向辊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张力调节机构,且所述导向辊的卷材的高度低于其他所述导向辊上卷材的高度,所述张力调节机构驱动对应所述导向辊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对应的所述导向辊上还套设有用于检测卷材张力的环状的张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驱动料辊转动以收卷生产的卷材,料辊收卷卷材的过程中,多个导向辊对卷材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卷材平整的收卷在料辊上;料辊收卷卷材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适应性调节防水卷材生产过程中的张力,确保防水卷材收卷过程中张力始终保持稳定,保证产品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竖直设置且其底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辊中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开口,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开口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块沿开口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操作简便,确保卷材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卷材发生褶皱或断裂。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齿条竖直设置且其一侧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后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以及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滑块和对应所述导向辊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以及连接杆、第一滑块和对应导向辊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卷材的张力,确保卷材张力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同步带,第二滑块、第二电机、两个同步带轮以及两个同步带轮中心轴,两个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且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同步带轮中心轴上,其中一所述同步带轮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所述同步带轮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导轨的另一侧后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对应所述导向辊中心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对应所述同步带轮转动,对应所述同步带轮带动所述同步带及另一所述同步带轮转动,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及对应所述导向辊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对应同步带轮转动,对应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及另一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带动第二滑块及对应导向辊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卷材的张力,确保卷材张力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二滑块移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滑块移动的位移并将对应的位移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位移信号及时关闭第二电机,精准调节对应的导向辊的位置,从而精准调节卷材的张力,确保卷材张力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料辊转动以成卷打包卷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料辊转动,从而成卷打包卷材。

进一步,对应的所述导向辊上还套设有用于检测卷材张力的环状的张力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张力传感器检测卷材的实时张力并将对应的张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及时启动张力调节机构带动对应的导向辊的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精准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料辊,3、导向辊,4、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开口,7、齿条,8、齿轮,9、第一电机,10、连接杆,11、第二导轨,12、同步带,13、第二滑块,14、第二电机,15、第三电机、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卷材张力调节装置,该张力调节装置安装在防水卷材生产线上,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料辊2和多个导向辊3,料辊2以及多个导向辊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卷材迂回缠绕在多个导向辊3之间,料辊2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且其一端穿过机架1的另一侧后与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此处的驱动机构优先采用第三电机15(型号为GW31ZY),第三电机15的输出端与料辊2中心轴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方便更换料辊2,第三电机15带动料辊2转动以成卷打包卷材;第三电机15与控制器(型号为TC-SCR)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15的启闭及正反转,控制器与第三电机15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导向辊3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其中一导向辊3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张力调节机构,且导向辊3上的卷材的高度低于其他导向辊3上卷材高度,张力调节机构驱动对应导向辊3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对应的导向辊3上还套设有环状的用于检测卷材张力的张力传感器(型号JZHL-3),张力传感器与对应的导向辊3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工作时,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导向辊3上的卷材的张力并将对应的张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张力信号并与系统内设定的卷材张力值进行比较,以便张力调节机构适应性的调节卷材的张力,避免卷材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而导致卷材发生断裂或褶皱,影响卷材质量,精准调节。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导轨4、第一滑块5以及驱动组件,第一导轨4竖直设置且其底部固定在机架1上,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拆装方便;第一滑块5设置在第一导轨4内,第一滑块5的一侧与对应的导向辊3中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导轨4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开口6,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块5沿开口6上下移动以调节卷材的张力。驱动组件包括齿条7、齿轮8和第一电机9(型号为GW31ZY),齿条7竖直设置且其一侧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穿过开口6后与第一滑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齿条7以及第一滑块5焊接在一起,方便拆装。第一电机9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第一电机9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9的启闭以及正反转,控制器与第一电机9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齿轮8同轴套设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9驱动齿轮8转动,齿轮8带动齿条7以及连接杆10、第一滑块5和对应导向辊3上下移动调整对应的导向辊3的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辊3上卷材的张力,使得卷材的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卷材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而导致卷材发生断裂或褶皱,保证卷材的质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生产线上的卷材迂回缠绕在多个导向辊3之间,第三电机15带动料辊2转动以收卷卷材;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导向辊3上卷材的张力并将对应的张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张力信号并处理分析,控制器根据分析结果启动第一电机9并控制第一电机9正转或反转;当张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张力值不在设定的张力值范围(根据卷材的类型设计)内时,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驱动齿轮8转动,齿轮8带动齿条7、连接杆10、第一滑块5及对应导向辊3上下移动调整对应的导向辊3的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辊3上卷材的张力,使得卷材的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卷材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而导致卷材发生断裂或褶皱,保证卷材的质量。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导轨11、同步带12,第二滑块13、第二电机14(型号为GW31ZY)、两个同步带轮以及两个同步带轮中心轴,两个同步带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1的两端且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同步带轮中心轴上,其中一同步带轮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轨11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同步带轮中心轴的一端与第二导轨1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导轨11的另一侧后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焊接),第二电机14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4的启闭以及正反转,控制器与第二电机14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第二滑块13固定连接在同步带12上,第二滑块13的一侧与对应导向辊3中心轴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电机14驱动对应同步带轮转动,对应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12及另一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12带动第二滑块13及对应导向辊3上下移动。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1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第二滑块13移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型号KTC-47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生产线上的卷材迂回缠绕在多个导向辊3之间,第三电机15带动料辊2转动以收卷卷材;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导向辊3上卷材的张力并将对应的张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张力信号并处理分析,控制器根据分析结果启动第二电机14并控制第二电机14正转或反转;当张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张力值不在设定的张力值范围(根据卷材的类型设计)内时,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驱动对应同步带轮转动,对应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12及另一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12带动第二滑块13及对应导向辊3上下移动调整对应的导向辊3的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辊3上卷材的张力,使得卷材的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卷材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而导致卷材发生断裂或褶皱,保证卷材的质量。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机架1的底部均匀布设多个带刹车的万向轮16,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方便生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二完全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张力调节机构采用两个竖直竖直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气缸(型号为CDS1BN),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气缸的启闭及伸缩,控制器与气缸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每个气缸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导向辊3中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气缸伸缩以带动对应的导向辊3上下移动。调节张力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张力传感器传动给控制器的张力信号以控制气缸伸缩的距离,精准调节卷材的张力。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二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