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891发布日期:2019-04-29 13:0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混凝土桩或钢筋笼时,在钢筋笼生产线上编织完成的钢筋笼需要一段时间的存放后依次转移或统一转移,这样需要一种用于钢筋笼存放的设备。申请人在之前申请了公布号为CN107176405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建材自动存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储存钢筋笼的多层货架和设于多层货架两端的上料机和下料机,由上料机将钢筋笼转入货架进料端,钢筋笼通过设于货架上的链条移动至货架出料端,再由下料机将钢筋笼转移出货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机械化自动完成钢筋笼的存放。但是货架的进料端处容易因新进钢筋笼因重力和推力产生加速度滚入货架中部而与已存钢筋笼碰撞造成移位或破损,因此有必要阻止钢筋笼在货架上发生不受控的滚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该存放架中设有可阻挡回转体建材(如钢筋笼)滚动的阻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包括

承托机构,具有承载并可输送回转体建材的承载面;以及

阻挡机构,其包含由驱动组件间歇性驱动的且当凸起于所述承载面时可阻挡回转体建材滚动的往复式阻挡件。

优选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刚性横梁,所述刚性横梁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链轮组,所述链轮组上装有同向链条形成所述承载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伸缩式驱动组件,所述阻挡件为挡杆,所述挡杆与驱动组件的伸缩杆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于刚性横梁并为阻挡件提供往复导向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顶部低于承载面或与承载面相齐平。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阻挡件的下方和/或周围。

优选的,所述阻挡件的一端部铰接于所述刚性横梁且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另一端部铰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

所述驱动组件的安装端铰接于刚性横梁且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刚性横梁于承载面下方设置有铰接阻挡件的第一铰座和铰接驱动组件的第二铰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刚性横梁并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所述阻挡件的一端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并由驱动组件控制摆动。

优选的,部分所述阻挡机构靠近所述承托机构的进料端设置。

优选的,部分所述阻挡机构靠近所述承托机构的出料端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于承托机构上设置了阻挡机构,回转体建材进入承托机构需防止滚动时,阻挡件凸出于承载面以阻挡回转体建材的滚动并使其停于承载面上,防止回转体建材在承托机构上发生不受控的滚动,回转体建材停止后阻挡件收于承载面下方,便于回转体建材随承托机构平移;本实施例还具有结构简单,同时保证回转体建材质量稳定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字母Z对应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阻挡机构收回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的俯视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阻挡机构的上下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阻挡机构的上下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中阻挡机构的上下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5中阻挡机构的上下移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1-承托机构,11-刚性横梁,12-承载面,2-钢筋笼,3-上料机,4-下料机,5-编笼机,6-链轮组,61-链条,7-阻挡机构,71-阻挡件,71a-挡杆,71b-挡杆,72-驱动组件,73-第一铰座,74-第二铰座,75-缓冲层,76-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回转体建材包括结构为圆形、球形、圆柱形或不等径圆柱形等具有弧面且不易稳定放置的建材材料,如圆柱形的钢筋笼等结构。

本实施例包括承托机构1,承托机构1可以是一层货架,也可以是两层及以上的多层货架(如图1所示),多层货架具有多个承载面12,其中多层货架的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存储更多的回转体建材2。承托机构1包括刚性横梁11,刚性横梁11上安装有若干平行布置的链轮组6,链轮组6上装有多条沿同方向移动(由货架的进料端向出料端的方向)的链条61,链条61上形成承载面12,链轮组6由电控驱动同步转动,使链条61同步移动,承载面12上装载回转体建材2,链条61由多个链节连接而成,具有凹凸面,提供回转体建材2在链条61上滚动的阻力而使回转体建材2稳定停于链条61上并随链条61平移,即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为了使回转体建材2能停稳于承载面12,承载面12为水平设置,即同层的链条61、链轮组6均水平设置。

在承托机构1进料端的一侧设有上料机3,用于将编笼机5编笼完成的回转体建材2转移至承载面12;在承托机构1出料端的一侧设有下料机4,用于将回转体建材2从承托机构1上转移离开。

承托机构1上安装有阻挡机构7,阻挡机构7靠近进料端设置,阻挡机构7与进料端的距离为略大于一至三个回转体建材2的直径,优选略大于一个回转体建材2的直径,使刚由上料机3进入承托机构1的回转体建材2在开始滚动前及时阻挡稳定停于链条61上。

还可以在承托机构1上靠近出料端处设置阻挡机构7,阻挡机构7与出料端的距离为略大于一至三个回转体建材2的直径,优选略大于一个回转体建材2的直径。靠近承托机构1出料端的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移动至出料端再由下料机4转出。靠近出料端设置的阻挡机构7一方面阻挡承托机构1承载面12上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而由出料端落下承托机构1,另一方面控制回转体建材2由承托机构1至下料机4的数量为一个或较少数量,防止因不稳定因素而造成下料机4过载(不能同时装下多个回转体建材2)而造成回转体建材2落下,出现危险。

阻挡机构7设于链条61间隙(如图4所示),其中阻挡件71由链条61间隙间歇性的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

阻挡机构7包括往复式阻挡件71和驱动阻挡件71往复式运动的驱动组件72,其中阻挡件71设于承载面12下方的刚性横梁11上并靠近链条61,阻挡件71在驱动组件72的驱动下间歇性的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回转体建材2稳定后,阻挡件71在驱动组件72的驱动下收回至承载面12下方,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平移。驱动组件72为伸缩式驱动组件72,可以使用油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具有伸缩杆结构的组件作为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的基座为固定端,伸缩杆为活动端。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阻挡件71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定位端,其中定位端铰接于第一铰座73,第一铰座73安装于承载面12的下方,作为阻挡件71的定位支点,转动端与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铰接相连,驱动组件72的基座与第二铰座74轴连接,驱动组件72通过伸缩杆控制阻挡件71转动端上下移动。阻挡件71的转动端被驱动组件72推出凸出于承载面12,即可阻挡承载面12上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如图2所示),转动端被驱动组件72收回低于承载面12,即可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平移(如图3所示)。

阻挡件71上还设有缓冲层75,缓冲层75设于阻挡件71与回转体建材2的接触区,用于缓冲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冲力,降低对回转体建材2的阻挡力强度,保护回转体建材2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存放回转体建材2时,回转体建材2由编笼机5完成编笼,通过传送杆送至上料机3的上料架,上料架由电机控制向上传送回转体建材2,到达承托机构1的承载面12以上,上料架转出回转体建材2,使回转体建材2滚至承托机构1进料端的承载面12上,由驱动组件72控制阻挡件71凸出于承载面12,阻止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并使回转体建材2尽快停止于承载面12上,回转体建材2停止后,阻挡件71缩回至承载面12以下,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向出料端方向平移至既定位置,根据需要将多个回转体建材2依次存载于承托机构1上,多层货架的承载机构1的回转体建材2承载量翻倍。

取下回转体建材2时,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平移至出料端,下料机4具有下料架,回转体建材2转入下料架后,沿下料架下移至其他转移装置,完成下料。

实施例2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具有不同于实施例1的阻挡机构7。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致的结构,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由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挡机构7包括往复式阻挡件和驱动阻挡件往复式运动的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为伸缩式驱动组件72,可以使用油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具有伸缩杆结构的组件作为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安装于刚性横梁11上并设于承载面12以下,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朝上设置,阻挡件为挡杆71a,挡杆71a设于驱动组件72上方且与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相连,整个挡杆71a在驱动组件72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上移时,挡杆71a的上部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如图5中B所示),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下移时,挡杆71a整体收回于承载面12以下,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移动(如图5中A所示)。

为了提高阻挡件的阻挡效率,挡杆71a设置有与回转体建材2接触部位切线方向一致的表面。

为了便于阻挡件的整体上下移动,在挡杆71a的周围设有提供挡杆71a往复导向的支撑件76,支撑件76安装于不高于承载面12的刚性横梁11上,支撑件76与挡杆71a的外壁相接触,辅助挡杆71a在上下移动时保持竖直,不易移位,保证挡杆71a的高效阻挡。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阻挡机构7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3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具有不同于实施例1的阻挡机构7。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致的结构,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由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挡机构7包括往复式阻挡件和驱动阻挡件往复式运动的驱动组件72,其中驱动组件72为伸缩式驱动组件72,可以使用油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具有伸缩杆结构的组件作为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安装于刚性横梁11上并设于承载面12以下,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朝上并背向进料端设置,阻挡件为挡杆71a,挡杆71a设于驱动组件72上方且与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相连,整个挡杆71a在驱动组件72的驱动下沿背向承托机构1进料端的倾斜方向上下移动。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上移时,挡杆71a的上部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如图6中B所示),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下移时,挡杆71a整体收回于承载面12以下,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移动(如图6中A所示)。

为了提高阻挡件的阻挡效率,挡杆71a的倾斜移动方向优选与回转体建材2接触部位切线方向一致,且挡杆71a的外侧壁与回转体建材2的接触部位切线基本重合。挡杆71a通过外侧壁阻挡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

为了便于阻挡件的整体倾斜的上下移动,在挡杆71a的下方设有具有倾斜表面的支撑件76,支撑件76提供挡杆71a的往复导向,支撑件76的倾斜表面与挡杆71a的移动方向一致,支撑件76不高于承托机构1承载面12的设置,支撑件76承托挡杆71a,辅助挡杆71a在支撑件76的倾斜表面支撑下往复移动,不易移位,保证挡杆71a的高效阻挡。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阻挡机构7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4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具有不同于实施例1的阻挡机构7。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致的结构,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由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挡机构7包括往复式阻挡件和驱动阻挡件往复式运动的驱动组件72,其中驱动组件72为伸缩式驱动组件72,可以使用油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具有伸缩杆结构的组件作为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安装于刚性横梁11上并设于承载面12以下,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朝上并朝向进料端设置,阻挡件为挡杆71a,挡杆71a设于驱动组件72上方且与驱动组件72的伸缩杆相连,整个挡杆71a在驱动组件72的驱动下沿朝向承托机构1进料端的倾斜方向上下移动。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上移时,挡杆71a的上部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如图7中B所示),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a下移时,挡杆71a整体收回于承载面12以下,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移动(如图7中A所示)。

为了提高阻挡件的阻挡效率,挡杆71a的倾斜移动方向优选与回转体建材2接触部位半径方向一致,且挡杆71a的顶端与回转体建材2的接触部位切线基本重合。挡杆71a通过顶端阻挡回转体建材2的滚动。

为了便于阻挡件的整体倾斜的上下移动,在挡杆71a的下方设有具有倾斜表面的支撑件76,支撑件76提供挡杆71a的往复导向,支撑件76的倾斜表面与挡杆71a的移动方向一致,支撑件76不高于承托机构1承载面12的设置,支撑件76承托挡杆71a,辅助挡杆71a在支撑件76的倾斜表面支撑下往复移动,不易移位,保证挡杆71a的高效阻挡。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阻挡机构7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5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适用于回转体建材的存放架,具有不同于实施例1的阻挡机构7。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致的结构,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由图8所示,本实施中的阻挡机构7包括往复式阻挡件和驱动阻挡件往复式运动的驱动组件72,驱动组件72安装于刚性横梁11上并设于承载面12以下,驱动组件72采用但不限于电机,阻挡件为挡杆71b,挡杆71b的一端部连接驱动组件72,通过驱动组件72控制挡杆71b进行摆动。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b使挡杆71b的另一端向上摆凸出于承载面12以阻挡回转体建材2(如图8中B所示),驱动组件72驱动挡杆71b使挡杆71b的另一端向下摆低于承载面12,不妨碍回转体建材2随链条61的移动(如图8中A所示)。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阻挡机构7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在不发挥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经适当相互组合、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和现有常规技术手段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