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及草莓存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218发布日期:2019-07-19 22:2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及草莓存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包装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及草莓存放箱。



背景技术:

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草莓在采收后需要放入包装箱进行存放和运输。然而草莓果肉柔软多汁,含水量较高,组织娇嫩,无外皮保护,易受机械损伤。特别是草莓是一类聚合果,主要的食用部位是膨大的花托,而该膨大的花托表面表皮细胞的角质层很薄,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所以草莓是一种易受机械伤的水果。尤其在采摘后运输过程中,极易受车辆机械振动损伤而变质。另一方面,草莓采后呼吸旺盛,内部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易受灰霉、根霉、皮腐病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容易发生腐烂变质。无论是受到机械损伤,还是发生采后衰老腐烂,均会对草莓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草莓在冷链物流运输和冷库贮藏过程中是存放在包装箱内,存放环境是密闭黑暗的,难以通过肉眼观测或者相机采集图像检测来评估其受到的机械损伤的程度。但草莓在受到机械损伤或发生衰老腐烂后,其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草莓的挥发性物质,则能够判断草莓在贮藏或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腐烂变质或遭受机械损伤,从而影响草莓信箱度。当前缺少能够实时采集存放在运输箱内的草莓挥发性物质,从而有效检测箱体内草莓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实时检测箱体内草莓损坏程度并通过检测情况及时调整箱体内草莓摆放位置或取掉箱体内已经腐烂的草莓,防止腐烂草莓的真菌感染其他草莓,从而减少草莓损坏的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及草莓存放箱。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包括检测箱体和盖设在检测箱体顶部的检测盖,所述检测箱体包括第一底板和围设于第一底板四周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口;所述检测盖侧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检测臂,所述检测臂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检测臂一侧设有第一检测探头,所述第一检测探头通过检测臂旋转可伸入所述第一检测口内。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所述检测盖朝向检测箱体的表面的四个边角均设有第二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点更加密集,实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挥发性物质的快速采集,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为了使第二检测探头能更接近草莓,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将第二检测探头与检测盖相互垂直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检测盖朝向检测箱体的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三检测探头,第三检测探头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点更加密集,优化了检测点的分布,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第三检测探头与第二检测探头相互平行设置。

为了防止检测箱体内草莓散发的气体与检测箱体外气体流通,导致草莓散发的气体密度减少,影响检测准确度,在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底部边缘设有用于密封检测臂和检测箱体之间缝隙的第一密封圈。

为了防止检测箱体内草莓散发的气体与检测箱体外气体流通导草莓散发的气体密度减少,影响检测准确度,在所述检测盖与检测箱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检测盖与检测箱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相配合的草莓存放箱,草莓存放箱,包括盛放箱体和位于盛放箱体上部的嵌入架,所述盛放箱体包括第二底板和围设于第二底板四周的第二侧板,所述盛放箱体的第二侧板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检测口,所述第二检测口与所述第一检测口相应;所述嵌入架包括围成矩形的侧架板,所述侧架板与所包装述箱体的第二侧板相配合,所述侧架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检测口对应的侧板孔,所述侧板孔与第二检测口相通;所述侧架板顶端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贴合箱体侧板顶端,所述嵌入架嵌入箱体上部并通过第一翻边限制在箱体上部;所述盛放箱体的第二侧板顶端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贴合检测箱体,所述盛放箱体嵌入所述检测箱体并通过第二翻边限制在检测箱体上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更加精准,所述侧架板的侧板孔处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伸入的第一检测筒,所述第一检测筒与所述侧架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检测筒与侧板孔连通。第一检测筒不仅可以给第一检测探头留出固定的检测空间,而且避免草莓直接与第一检测探头接触导致堵塞第一检测探头或损坏第一检测探头。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所述嵌入架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用于第二检测探头伸入的第二检测筒,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与所述侧架板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筒与所述第一检测筒相互垂直。第二检测筒部件可以给第二检测探头留出固定检测空间,而且避免了草莓之间与第二检测探头直接接触导致的堵塞第二检测探头或损坏第二检测探头。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所述嵌入架的中部设有用于第三检测探头伸入的第三检测筒,所述第三检测探头通过长条板与所述侧架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三检测筒与所述第二检测筒相互平行。第三检测筒部件可以给第三检测探头留出固定检测空间,而且避免了草莓之间与第三检测探头直接接触导致的堵塞第二检测探头或损坏第三检测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及草莓存放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根据草莓受到机械振动损伤或采摘过久发生腐烂时,草莓散发的物质气体会发生变化的原理,并通过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和第三检测探头来检测草莓散发的物质气体来分辨存放中或运输过程中草莓的腐烂损伤情况,方便及时调整运输过程中草莓的摆放位置或剔除存放中已经腐烂的草莓,从而减少存放中的草莓相互污染或运输过程中因振动导致草莓受到机械振动损伤,减少经济损失。

二、本实用新型的草莓存放箱可以单独使用,存放箱可以用来盛放草莓,当需要检测检测草莓损伤程度的情况下,只需将盛放草莓的草莓存放箱放入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内,即可配合使用。从而减少了从一个箱体倒放到另一个箱体的步骤,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可以减少检测箱体的数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检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检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嵌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盛放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箱体;11、第一底板;12、第一侧板;121、第一检测口;2、检测盖;21、凹槽;22、检测臂;23、第一检测探头;231、第一密封圈;232、外凸台;24、第二检测探头;25、第三检测探头;26、第二密封圈;3、盛放箱体;31、第二底板;32、第二侧板;321、第二检测口;322、第二翻边;4、嵌入架;41、侧架板;411、侧板孔;412、第一检测筒;413、第二检测筒;414、第三检测筒;42、第一翻边;5、长条杆;6、透气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包括检测箱体1和盖设在检测箱体1顶部的检测盖2,检测箱体1包括第一底板11和围设于第一底板11四周的第一侧板12,检测箱体1呈长方体状,在检测箱体1的第一侧板12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口121,所有第一检测口121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检测盖2侧边开设有凹槽21,在凹槽21处设有检测臂22,该检测臂22可在凹槽21内旋转。在检测臂22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探头23,第一检测探头23通过检测臂22的旋转可伸入第一检测口121内。使用时,将检测盖2盖于检测箱体1顶部,并通过旋转检测臂22使第一检测探头23进入第一检测口121。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检测盖2朝向检测箱体1的表面的四个边角均设有第二检测探头24,第二检测探头24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点更加密集,实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挥发性物质的快速采集,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为了使第二检测探头24能更接近草莓,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将第二检测探头24与检测盖2相互垂直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检测盖2朝向检测箱体1的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三检测探头25,第三检测探头25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点更加密集,优化了检测点的分布,实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挥发性物质的快速采集,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为了使第三检测探头25能更接近草莓,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将第三检测探头25与第二检测探头24相互平行设置。

如图3所示,在第一检测探头23与检测臂2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检测臂22和检测箱体1之间缝隙的第一密封圈231,第一密封圈231外壁下部设有外凸台232,第一密封圈231与外凸台232连接的截面呈阶梯状。第一密封圈231为具有弹性的橡胶。使用时,第一密封圈231的外凸台232与第一侧板12的外表面贴合,第一密封圈231的外壁上部与第一检测口121内壁贴合。第一密封圈231能使检测臂22密封固定在检测口上,从而起到将检测盖2固定在检测箱体1上,使得在检测盖2与检测箱体1之间无需另外设置锁定结构。

检测盖2与检测箱体1接触的面设有第二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6用于密封检测盖2与检测箱体1之间的缝隙。第一密封圈231和第二密封圈26的设置防止了检测箱体1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的流动,使检测箱体1内草莓散发的物质气体不易流出检测箱体1外,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便携草莓新鲜度检测箱相配合的草莓存放箱。该草莓存放箱包括盛放箱体3和位于盛放箱体3上部的嵌入架4,盛放箱体3包括第二底板31和围设于第二底板31四周的第二侧板32,盛放箱体3的第二侧板32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检测口321,第二检测口321位置与第一检测口121位置相应。

嵌入架4包括围成矩形的侧架板41,侧架板41与盛放箱体3的第二侧板32相配合,侧架板41开设有与第二检测口321对应的侧板孔411,侧板孔411与第二检测口321相通;侧架板41顶端设有第一翻边42,第一翻边42贴合盛放箱体3第二侧板32顶端,嵌入架4嵌入盛放箱体3上部并通过第一翻边42限制在盛放箱体3上部;盛放箱体3的第二侧板32顶端设有第二翻边322,第二翻边322贴合检测箱体1的第一侧板12顶端,盛放箱体3嵌入检测箱体1并通过第二翻边322限制在检测箱体1上部。

盛放箱体3与嵌入架4安装过程:将草莓放置在盛放箱体3内后,再将嵌入架4嵌入盛放箱体3的上部,并使第一翻边42贴合在盛放箱体3的第二侧板32顶部,即完成盛放箱体3与嵌入架4的安装过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更加准确,在侧架板41的侧板孔411处设有用于第一检测探头23伸入的第一检测筒412,第一检测筒412与侧架板41相互垂直,第一检测筒412与侧板孔411连通。第一检测筒412不仅可以给第一检测探头23腾出检测空间,而且避免草莓直接与第一检测探头23接触导致堵塞第一检测探头23或损坏第一检测探头23。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嵌入架4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用于第二检测探头24伸入的第二检测筒413,第二检测筒413与第一检测筒412相互垂直,第二检测探头24与侧架板41固定连接。第二检测筒413给第二检测探头24留出检测空间,而且避免了草莓之间与第二检测探头24直接接触导致的堵塞第二检测探头24或损坏第二检测探头24。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度,在嵌入架4的中部设有用于第三检测探头25伸入的第三检测筒414,第三检测筒414与第二检测筒413相互平行,第三检测探头25通过长条杆5与第一检测筒412或侧架板41固定连接。第三检测筒414给第三检测探头25留出检测空间,避免了草莓之间与第三检测探头25直接接触导致的堵塞第二检测探头24或损坏第三检测探头25。

为了提高第一检测筒412、第二检测筒413和第三检测筒414的透气性,方便第一检测探头23、第二检测探头24和第三检测探头25对草莓散发的物质气体的采集,在第一检测筒412、第二检测筒413和第三检测筒414的筒壁上均设有若干个孔径不一的透气孔6。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探头23、第二检测探头24和第三检测探头25均为外部电子鼻检测仪器用来采集草莓散发的气体的采集探头。在检测臂22与第一检测探头23相应位置开设有用于与电子鼻检测仪器连接的通孔7。在检测盖2与第二检测探头24和第三检测探头25相应位置开设有用于与电子鼻检测仪器连接的通孔7。外部电子鼻检测仪器通过第一检测探头23、第二检测探头24和第三检测探头来采集检测箱体1内草莓散发的物质气体,从而检测出检测箱体1内草莓的受损情况,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在使用电子鼻检测仪器检测检测箱体1内草莓时,需将草莓放置在检测箱体1内一定的时间,比如放置半小时,才开始检测,这样检测的效果最佳,检测更准确。

本实施例中,在通孔7内设有孔筛,孔筛用于密封通孔7。当不需要检测检测箱体1内的草莓的新鲜度时,可以将孔筛筛入通孔7,防止外部细菌或异物通过通孔7进入检测箱体1内污染草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先将草莓放置在盛放箱体3内后,再将嵌入架4嵌入盛放箱体3,使第一翻边42贴合在盛放箱体3的第二侧板32上端,使得嵌入架4固定在盛放箱体3顶部,并且使第二检测口321与侧板孔411对齐相通,然后将盛放箱体3放入检测箱体1内,使第二翻边322贴合在检测箱体1的第一侧板12顶部,并且使第一检测口121与第二检测口321对齐相通。然后将检测盖2的检测臂22旋转到与检测盖2处同一平面,并将检测盖2盖入检测箱体1上部,使第二密封圈26正好位于检测盖2与检测箱体1连接处之间,并且使第二检测探头24和第三检测探头25能伸入对应的第二检测筒413和第三检测筒414,然后将检测臂22旋转90度,使检测臂22上的第一检测探头23正好伸入第一检测口121内,并且使第一密封圈231能密封检测臂22与第一检测口121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草莓存放箱可以单独使用,用来单独存放草莓,当需要检测草莓新鲜度的时候,才需配合检测箱体1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