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153发布日期:2019-06-14 22:4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扩散板是在LED灯具组装中属于外置,稍有点不良,人们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降低可视的不良产生及杜绝该类产品流至客户端,现采用的方法是在扩散板成型后,将其放入检测装置,对其通过光源的照射,模拟市场的检验方法,扩散板的检测过程首先是将扩散板搬放到机架上,通过机架上的传送辊传送入设备进行检测;现在都是由操作人员用手将扩散板搬放到机架上,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将板材升降装置和板材输送装置相结合,模拟人工抬举和转移的动作,占用空间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上料的效率。

该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板材升降装置和板材输送装置,所述板材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板材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板材升降装置的上方,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平移气缸安装架、平移气缸、垂直气缸安装板、若干垂直气缸和吸盘装置,所述平移气缸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移气缸安装在所述平移气缸安装架上,且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气缸安装板,若干所述垂直气缸安装在所述垂直气缸安装板上,且若干所述垂直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吸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真空吸盘、吸附提升单元和缓冲件,并且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的底端和所述吸附提升单元的底端相对高于所述缓冲件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提升单元包括吸盘气缸、滑座、垂直导杆、连接板和第二真空吸盘,所述吸盘气缸和所述滑座安装在所述吸盘支架上,所述吸盘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垂直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座,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装置还包括真空发生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分别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弹簧压缩杆,所述弹簧压缩杆与所述吸盘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压缩杆的底端设有柔性接触头。

进一步地,所述板材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剪刀撑单元、放置台和剪刀撑驱动单元,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放置台之间安装所述剪刀撑单元,所述剪刀撑单元顶部的两侧撑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剪刀撑单元底部的一侧撑杆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侧撑杆铰接在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滚珠丝杠、滑动丝杠架以及直线导轨,所述滑动丝杠架铰接在所述剪刀撑单元底部的一侧撑杆上,所述滑动丝杠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滑动丝杠架的中部与所述滚珠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杠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板材升降装置,便于板材的升降,并且升降高度可进行自由设定,运行平稳,通过设置所述板材输送装置,便于板材的转移,并且保护板材表面不易受损伤,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板材升降装置和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相结合,模拟人工抬举和转移的动作,占用空间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上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扩散板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材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

板材升降装置2,底座21,剪刀撑单元22,撑杆221,放置台23,剪刀撑驱动单元24,电机241,滚珠丝杠242,滑动丝杠架243,直线导轨244。

板材输送装置3,平移气缸安装架31,平移气缸32,垂直气缸安装板33,垂直气缸34,吸盘装置35,吸盘支架351,第一真空吸盘352,吸附提升单元353,吸盘气缸3531,滑座3532,垂直导杆3533,连接板3534,第二真空吸盘3535,缓冲件354,弹簧压缩杆3541,压缩弹簧3542,柔性接触头3543,真空发生器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扩散板的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板材升降装置2和板材输送装置3,所述板材升降装置2位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位于所述板材升降装置2的上方,通过设置所述板材升降装置2,便于所述板材的升降,并且升降高度可进行自由设定,运行平稳,通过设置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便于所述板材的转移,并且保护所述板材表面不易受损伤,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板材升降装置2和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相结合,模拟人工抬举和转移的动作,占用空间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上料的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包括平移气缸安装架31、平移气缸32、垂直气缸安装板33、若干垂直气缸34和吸盘装置35,所述平移气缸安装架3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平移气缸32安装在所述平移气缸安装架31上,且所述平移气缸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气缸安装板33,若干所述垂直气缸34安装在所述垂直气缸安装板33上,且若干所述垂直气缸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吸盘装置35。应当理解的是,若干所述垂直气缸34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下运动并吸附所述板材,随后所述垂直气缸34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上运动,即带动所述板材上升,到位后,所述平移气缸32驱动所述垂直气缸34向右运动,即带动所述板材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装置35包括吸盘支架351,所述吸盘支架351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真空吸盘352、吸附提升单元353和缓冲件354,并且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的底端和所述吸附提升单元353的底端相对高于所述缓冲件354的底端。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下运动并吸附所述板材的过程中,所述缓冲件354的底端最先接触所述板材,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和所述吸附提升单元353在吸附的过程中对所述板材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提升单元353包括吸盘气缸3531、滑座3532、垂直导杆3533、连接板3534和第二真空吸盘3535,所述吸盘气缸3531和所述滑座3532安装在所述吸盘支架351上,所述吸盘气缸35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534,且所述连接板3534通过所述垂直导杆3533滑动连接所述滑座3532,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固定在所述连接板3534的一侧。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吸盘气缸3531驱动所述连接板3534上下运动,即带动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上下运动,同时所述垂直导杆3533在所述滑座3532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装置35还包括真空发生器36,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分别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36连接,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36形成真空形态来吸附所述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354包括弹簧压缩杆3541,所述弹簧压缩杆3541与所述吸盘支架351的连接处设有压缩弹簧3542,所述弹簧压缩杆3541的底端设有柔性接触头3543。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下运动并吸附所述板材的过程中,所述柔性接触头3543最先接触所述板材,同时所述弹簧压缩杆3541向上运动,所述压缩弹簧3542处于压缩状态,吸附完成后,所述压缩弹簧3542释放弹性势能,所述弹簧压缩杆3541复位。

参照图3,所述板材升降装置2包括底座21、剪刀撑单元22、放置台23和剪刀撑驱动单元24,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24安装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底座21与所述放置台23之间安装所述剪刀撑单元22,所述剪刀撑单元22顶部的两侧撑杆221分别铰接在所述放置台23上,所述剪刀撑单元22底部的一侧撑杆221铰接在所述底座21上,另一侧撑杆221铰接在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24上。

进一步地,所述剪刀撑驱动单元24包括电机241、滚珠丝杠242、滑动丝杠架243以及直线导轨244,所述滑动丝杠架243铰接在所述剪刀撑单元22底部的一侧撑杆221上,所述滑动丝杠架24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导轨244上,所述滑动丝杠架243的中部与所述滚珠丝杠242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41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杠242固定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电机241带动所述滚珠丝杠242旋转,所述滑动丝杠架243沿着所述直线导轨244做直线运动,并最终作用在所述剪刀撑单元22上,使其完成升降动作,从而实现所述放置台23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将成叠的板材放置在所述放置台23上,所述电机241带动所述滚珠丝杠242旋转,所述滑动丝杠架243沿着所述直线导轨244做直线运动,并最终作用在所述剪刀撑单元22上,使其完成上升的动作,从而实现所述放置台23的上升;随后若干所述垂直气缸34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下运动并吸附所述板材,其中,所述缓冲件354的底端最先接触所述板材,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随后接触所述板材,同时所述吸盘气缸3531驱动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向下运动接触所述板材,所述第一真空吸盘352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535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36形成真空形态来吸附所述板材;接着所述垂直气缸34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向上运动,即带动所述板材上升,到位后,所述平移气缸32驱动所述垂直气缸34向右运动,即带动所述板材平移并转移至下一个工位,完成上料过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