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148发布日期:2019-06-19 01:0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是一种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厂家对产品进行防伪的方法,普遍是在产品包装盒的开口处粘贴标签,但是此种防伪方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情况下,不法分子都能够在不破坏标签的前提下打开包装盒的盒盖,取走、更换包装盒内的产品,导致防伪功能难以实现。

更有甚者,回收废弃的产品包装盒,稍加处理,进行二次利用,从而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家利益、易于实现的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包括上盖及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包括底部开口的盒体、拉环及玻璃纸,在盒体的盒身上压有两圈虚线,两条虚线之间的纸板条形成撕拉条,在撕拉条的一端部固装有拉环,在盒体的内壁上对应撕拉条的位置设置有印刷有图案的玻璃纸;还包括插装件,该插装件由连接板、截面为U形的夹头以及截面为锥形的插装头构成,在连接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夹头及插装头,所述的夹头夹装在盒体的底部,并通过将插装头插进底托上所制的插装孔内实现上盖与底托的连接。

而且,所述的插装件为金属材质,在夹头两侧的夹板内壁上设置有齿,两夹板砸装在盒体上。

而且,所述的插装头为中部设置有变形空隙的插装头。

而且,还包括加温凸字防伪涂层,在所述上盖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已压制好文字的加温凸字防伪涂层,该加温凸字防伪涂层由聚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开启时只能利用拉环将撕拉条拉起,从而使盒盖与底托分离,达到取出产品的目的。包装盒一旦开启,盒体即遭到损坏,其玻璃纸破裂,图案损坏,有效防止了包装盒的二次包装使用。同时,该防伪包装盒相比市面上需要钥匙开启的防伪包装盒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时更易开启,方便了产品的取出。另外,包装盒的组装加工也较为方便,盒盖、底托成型后,只需通过插装件将二者组装即可,盒盖一旦插入盒底,二者便牢固连接,不能再次分离,保证了产品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本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通过加温凸字防伪涂层的设置,能够同时实现产品防伪以及避免包装盒恶意使用的目的。通过加热加温凸字防伪涂层就会凸显已压制好的文字,且凸显的文字不可再次消失,压制好的防伪编码,起到产品防伪的作用,同时,盒体上也因有字迹,不能再次使用。

3.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家利益、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盒体显示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2-撕拉条、3-拉环、4-底托、5-插装件、6-加温凸字防伪涂层、7-玻璃纸、8-夹头、9-连接板、10-插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能够防止开启后恶意使用的防伪包装盒,包括上盖1及底托4,其创新之处在于:所述的上盖包括底部开口的盒体、拉环3及玻璃纸7,在盒体的盒身上压有两圈虚线,两条虚线之间的纸板条形成撕拉条2,在撕拉条的一端部固装有拉环,在盒体的内壁上对应撕拉条的位置设置有印刷有图案的玻璃纸;还包括插装件5,该插装件由连接板9、截面为U形的夹头8以及截面为锥形的插装头10构成,在连接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夹头及插装头,所述的夹头夹装在盒体的底部,并通过将插装头插进底托上所制的插装孔内实现上盖与底托的连接。

所述的插装件为金属材质,在夹头两侧的夹板内壁上设置有齿,两夹板砸装在盒体上。

所述的插装头为中部设置有变形空隙的插装头。

还包括加温凸字防伪涂层6,在所述上盖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已压制好文字的加温凸字防伪涂层,该加温凸字防伪涂层由聚酯材料制成。

开启时只能利用拉环将撕拉条拉起,从而使盒盖与底托分离,达到取出产品的目的。包装盒一旦开启,盒体即遭到损坏,其玻璃纸破裂,图案损坏,有效防止了包装盒的二次包装使用。同时,该防伪包装盒相比市面上需要钥匙开启的防伪包装盒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时更易开启,方便了产品的取出。另外,包装盒的组装加工也较为方便,盒盖、底托成型后,只需通过插装件将二者组装即可,盒盖一旦插入盒底,二者便牢固连接,不能再次分离,保证了产品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