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保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491发布日期:2019-07-13 09:0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立体保温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保温袋。



背景技术:

保温袋为珍珠棉覆合铝箔反光隔热层,提供良好保温隔热效果。其中,铝箔也可以采用铝膜或气泡膜。为传统的保温袋为平面袋,储物效果不佳。

现有的立体袋需要将多个片体进行封边形成完整袋体,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立体保温袋,储物效果好,便于快速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保温袋,包括:作为一个整体的袋身片体;袋身片体包括:第一左片体部、第二左片体部、第一右片体部、第二右片体部和袋底片体部;袋底片体部连接第一左片体部、第二左片体部、第一右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袋底片体部在展平时构成六边形;定义袋底片体部的六个边分别为底片体第一边、底片体第二边、底片体第三边、底片体第四边、底片体第五边和底片体第六边;底片体第一边、底片体第二边、底片体第三边、底片体第四边、底片体第五边和底片体第六边依次连接且首尾相连成环;第一左片体部在展平时包括:第一左片体左侧边、第一左片体右侧边、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和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第一左片体左侧边、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一左片体右侧边依次连接;第一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一左片体右侧边位于第一左片体部的两侧;第二左片体部在展平时包括:第二左片体左侧边、第二左片体右侧边、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第二左片体左侧边、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二左片体右侧边依次连接;第二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右侧边位于第二左片体部的两侧;第一右片体部在展平时包括:第一右片体左侧边、第一右片体右侧边、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和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第一右片体左侧边、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一右片体右侧边依次连接;第一右片体左侧边和第一右片体右侧边位于第一右片体部的两侧;第二右片体部在展平时包括:第二右片体左侧边、第二右片体右侧边、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和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第二右片体左侧边、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右侧边依次连接;第二右片体左侧边和第二右片体右侧边位于第二右片体部的两侧;第一左片体右侧边和第一右片体左侧边热压封边;第二左片体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左侧边热压封边;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沿直线排列并分别与底片体第二边热压封边;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沿直线排列并分别于底片体第五边热压封边;第一左片体部和第二左片体部通过第一左片体部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部左侧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左片体部和袋底片体部通过第一左片体部下左侧边和底片体第一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左片体部和袋底片体部通过第二左片体部下左侧边和底片体第六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右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通过第一右片体部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部右侧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右片体部和袋底片体部通过第一右片体部下右侧边和底片体第三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右片体部和袋底片体部通过第二右片体部下右侧边和底片体第四边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第一左片体部和第一右片体部在同一平面展平时,第一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右片体右侧边和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袋底片体部在展平时,底片体第一边和底片体第六边之间的夹角与底片体第三边和底片体第四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袋底片体部在展平时,底片体第一边和底片体第二边之间的夹角与底片体第二边和底片体第三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左片体部在展平时,第一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30°且小于等于170°。

进一步地,袋底片体部在展平时,底片体第二边的长度大于等于90mm且小于等于250mm;底片体第二边的长度与底片体第五边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第二左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在同一平面展平时,第二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右片体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左片体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立体保温袋具有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左片体部和第一右片体部在同一平面展平且第二左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在同一平面展平,袋底片体部折叠成V字型,袋底片体部位于第一左片体部与第一右片体部构成的整体和第二左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构成的整体之间。

进一步地,立体保温袋具有装载物体的立体载物状态;底片体第一边和底片体第二边的交点与底片体第六边和底片体第五边的交点的连线定义为第一底边线;底片体第二边和底片体第三边的交点与底片体第五边和底片体第四边的交点的连线定义为第二底边线;第一底边线和第二底边线将袋底片体部分隔成两个侧三角片体和一个矩形片体;矩形片体位于两个侧三角片体之间;在立体载物状态时,矩形片体构成立体保温袋的下底面,两个侧三角片体、第一左片体部、第二左片体部、第一右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共同构成立体保温袋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立体保温袋能够撑开形成立体状以载物,且在不用时能够折叠成平整状以便于收纳。立体保温袋结构的设置使得立体保温袋能够快速完成加工成型。相比传统的多个独立的片体通过热封边形成立体袋的方式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一种立体保温袋的第一左片体部和第一右片体部展平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立体保温袋的袋底片体部展平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立体保温袋的第二左片体部和第二右片体部展平的示意图。

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机架11,活动架12,固定架13,热压封边装置 14,驱动装置141,第一热压板142,第二热压板143,切断装置15,热切割丝151,第二热切割丝152,绝缘垫153,绝缘格挡板16,第二驱动装置17,降温装置18,第一冷却块181,第二冷却块182,立体保温袋10b,袋身片体11b,第一左片体部12b,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第一左片体右侧边122b,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124b,第二左片体部13b,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第二左片体右侧边132b,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133b,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134b,第一右片体部14b,第一右片体左侧边141b,第一右片体右侧边142b,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143b,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144b,第二右片体部15b,第二右片体左侧边151b,第二右片体右侧边152b,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153b,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154b,袋底片体部16b,底片体第一边161b,底片体第二边162b,底片体第三边163b,底片体第四边164b,底片体第五边165b,底片体第六边166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包括:机架11、热压封边装置14和切断装置15。热压封边装置14和切断装置15安装至机架11。将平面袋放置到热压封边装置14,对平面袋的底部进行热压封合。然后用切断装置15将热压封合形成的封边外的余料进行切除。

具体而言,热压封边装置14包括:驱动装置141和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从两侧夹持平面袋以对平面袋的底部进行热压封合。驱动装置141驱动第一热压板142相对于第二热压板143运动,以使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从两侧夹持平面袋从而进行热压封合。切断装置15包括:热切割丝151。热切割丝151 通电制热至预设温度,在与平面袋接触时切断平面袋底部封边以外的余料。热切割丝151安装至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中的一个。热切割丝151位于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之间,在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从两侧夹持平面袋进行热压封合的同时,热切割丝151对平面袋进行切割以去除余料。热切割丝151与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之间设有绝缘垫153以对热切割丝151内的电流进行绝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切断装置15还包括第二热切割丝152。第二热切割丝152同样与平面袋接触以切断平面袋。热切割丝151安装至第一热压板142。第二热切割丝152安装至第二热切割板。第二热切割丝152位于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之间。第一热压板142和热切割丝151之间以及第二热压板143和第二热切割丝152之间均设有绝缘垫15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还包括:用于将平面袋分隔成两部分的绝缘格挡板16。绝缘格挡板16位于热切割丝151和第二热切割丝152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 17。第二驱动装置17驱动绝缘格挡板16运动。

具体而言,将平面袋的袋底向袋内插入使袋底形成两个向下的尖角结构,平面袋两个封边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尖角结构的尖角点。尖角结构为三角形角的一部分。将袋底向袋内插入的平面袋放置到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之间,并使绝缘格挡板16位于两个尖角结构之间。驱动装置141驱动第一热压板142相对第二热压板143运动,同时第二驱动装置 17驱动绝缘格挡板16相对第二热压板143运动,直至第一热压板142和第二热压板143从平面袋的两侧将其夹持。此时,第一热压板142对其中一个尖角将结构进行热压封合,并且安装于第一热压板142的热切割丝151对该尖角结构的封边处进行切割以去除封边外尖角端部的余料。第二热压板143对其中另一个尖角将结构进行热压封合,并且安装于第二热压板 143的第二热切割丝152对该尖角结构的封边处进行切割以去除封边外尖角端部的余料。余料切割完成后,驱动装置141和第二驱动装置17分别驱动第一热压板142和绝缘格挡板16 向远离第二热压板143的方向运动,此时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齐并平整两个尖角结构后同时对两个尖角结构进行热压封合以保证立体袋的结构对称。两个尖角结构的热压封边重叠并垂直于平面袋的两个封边以保证立体袋的底部结构水平且对称,从而在载物后放置时能保持平稳不倾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装置17驱动绝缘格挡板16运动的方向平行于驱动装置141驱动第一热压板142运动的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装置17为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41驱动第一热压板142运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热压板142的延伸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41为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压封边装置14还包括:活动架12和固定架13。第一热压板142固定至活动架12。第二热压板143固定至固定架13。驱动装置141驱动活动架12相对于固定架13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还包括降温装置18以防止热压封边相邻的袋体受热变形。降温装置18包括:用于对热压封边相邻的袋体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块181和第二冷却块182;第一冷却块181和第二冷却块182均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管路;第一热压板142安装至第一冷却块181;第二热压板143安装至第二冷却块182;第一热压板142位于第一冷却块181和热切割丝151之间;第二热压板143位于第二冷却块 182和第二热切割丝152之间;第一冷却块181和第一热压板142之间设有绝缘垫;第二冷却块182和第二热压板143之间设有绝缘垫。

具体而言,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先对第一压热板142和第二压热板143 进行通电快速加热以对平面袋进行快速热压封合。此时,第一冷却块181和第二冷却块182 分别对第一压热板142和第二压热板143进行快速冷却,避免与热压封合的封边相邻的平面袋部分因持续高温而引起鼓泡,导致平面袋的表层与内层分离,甚至发生褶皱变形。

第一压热板142和第二压热板143在热压封合后停止通电。此时热切割丝151和第二热切割丝152通电快速加热以对平面袋热压封合的封边进行切割。

一种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平面袋的袋底向袋内插入使袋底形成两个向下的尖角结构,平面袋两个封边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尖角结构的尖角点;

对尖角结构进行热压封合并切除尖角结构的尖角端部形成立体袋。

热压封合和切除尖角结构可以依次进行或同步进行。依次进行时两者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

具体而言,对齐并平整两个尖角结构后同时对两个尖角结构进行热压封合;两个尖角结构的热压封边重叠并垂直于平面袋的两个封边。

如图4至图6所示,为应用用于将平面袋加工成立体袋的装置10加工完成的一种立体保温袋10b,包括:作为一个整体的袋身片体11b。袋身片体11b包括:第一左片体部12b、第二左片体部13b、第一右片体部14b、第二右片体部15b和袋底片体部16b。袋底片体部16b 连接第一左片体部12b、第二左片体部13b、第一右片体部14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

进一步而言,袋底片体部16b在展平时构成六边形。定义袋底片体部16b的六个边分别为底片体第一边161b、底片体第二边162b、底片体第三边163b、底片体第四边164b、底片体第五边165b和底片体第六边166b。底片体第一边161b、底片体第二边162b、底片体第三边163b、底片体第四边164b、底片体第五边165b和底片体第六边166b依次连接且首尾相连成环。

进一步而言,第一左片体部12b在展平时包括: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第一左片体右侧边122b、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和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124b。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124b和第一左片体右侧边122b依次连接。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和第一左片体右侧边122b位于第一左片体部12b的两侧。

进一步而言,第二左片体部13b在展平时包括: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第二左片体右侧边132b、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133b和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134b。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133b、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134b和第二左片体右侧边132b依次连接。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和第二左片体右侧边132b位于第二左片体部13b的两侧。

进一步而言,第一右片体部14b在展平时包括:第一右片体左侧边141b、第一右片体右侧边142b、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143b和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144b。第一右片体左侧边141b、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143b、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144b和第一右片体右侧边142b依次连接。第一右片体左侧边141b和第一右片体右侧边142b位于第一右片体部14b的两侧。

进一步而言,第二右片体部15b在展平时包括:第二右片体左侧边151b、第二右片体右侧边152b、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153b和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154b。第二右片体左侧边151b、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153b、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154b和第二右片体右侧边152b依次连接。第二右片体左侧边151b和第二右片体右侧边152b位于第二右片体部15b的两侧。

进一步而言,第一左片体右侧边122b和第一右片体左侧边141b热压封边。第二左片体右侧边132b和第二右片体左侧边151b热压封边。第一左片体下右侧边124b和第一右片体下左侧边143b沿直线排列并分别与底片体第二边162b热压封边。第二左片体下右侧边134b和第二右片体下左侧边153b沿直线排列并分别于底片体第五边165b热压封边。第一左片体部 12b和第二左片体部13b通过第一左片体部12b左侧边和第二左片体部13b左侧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左片体部12b和袋底片体部16b通过第一左片体部12b下左侧边和底片体第一边161b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左片体部13b和袋底片体部16b通过第二左片体部13b下左侧边和底片体第六边166b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右片体部14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通过第一右片体部14b右侧边和第二右片体部15b右侧边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右片体部14b和袋底片体部16b通过第一右片体部14b下右侧边和底片体第三边163b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右片体部15b和袋底片体部16b通过第二右片体部15b下右侧边和底片体第四边164b连接成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左片体部12b和第一右片体部14b在同一平面展平时,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右片体右侧边142b和第一右片体下右侧边144b之间的夹角相等。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立体保温袋10b在载物时袋身片体11b的稳定性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袋底片体部16b在展平时,底片体第一边161b和底片体第六边166b之间的夹角与底片体第三边163b和底片体第四边164b之间的夹角相等。底片体第一边161b和底片体第二边162b之间的夹角与底片体第二边162b和底片体第三边163b之间的夹角相等。这样设置使得袋底片体部16b为一个对称的图形,在载物时,对物体的支撑性较好,袋身不易倾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左片体部12b在展平时,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30°且小于等于170°。这个角度范围的设置能够保证立体保温袋10b在载物时下部结构稳定,支撑性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袋底片体部16b在展平时,底片体第二边162b的长度大于等于90mm且小于等于250mm。底片体第二边162b的长度与底片体第五边165b的长度相同。底片体第二边162b的长度范围的设定也保证了立体保温袋10b在载物时,底部与支撑面接触面较大,支撑稳定性较高,不会轻易倾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左片体部13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在同一平面展平时,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和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133b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右片体右侧边152b和第二右片体下右侧边之间的夹角相等。这样设置使得袋身片体11b为一个对称的图形,在载物时,对物体的支撑性较好,袋身不易倾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左片体左侧边121b和第一左片体下左侧边123b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左片体左侧边131b和第二左片体下左侧边133b之间的夹角相等。这样设置使得袋身片体11b为一个对称的图形,在载物时,在载物时支撑效果较好,不易朝向一边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立体保温袋10b具有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左片体部12b和第一右片体部14b在同一平面展平且第二左片体部13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在同一平面展平,袋底片体部16b折叠成V字型,袋底片体部16b位于第一左片体部12b与第一右片体部14b构成的整体和第二左片体部13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构成的整体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立体保温袋10b具有装载物体的立体载物状态。底片体第一边161b和底片体第二边162b的交点与底片体第六边166b和底片体第五边165b的交点的连线定义为第一底边线。底片体第二边162b和底片体第三边163b的交点与底片体第五边165b 和底片体第四边164b的交点的连线定义为第二底边线。第一底边线和第二底边线将袋底片体部分隔成两个侧三角片体和一个矩形片体。矩形片体位于两个侧三角片体之间。在立体载物状态时,矩形片体构成立体保温袋10b的下底面,两个侧三角片体、第一左片体部12b、第二左片体部13b、第一右片体部14b和第二右片体部15b共同构成立体保温袋10b的侧面。

具体而言,在需要用立体保温袋10b载物时,将立体保温袋10b撑开使其处于立体载物状态。当不要要载物时,可以将体保温袋折叠使其处于折叠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