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扎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115发布日期:2019-06-13 1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扎束带,其包括:

一束带头(1);

以及一与所述束带头(1)连接的束带(2);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头(1)包括有一顶板(11);一与所述顶板(11)对应设置的底板(12);两个与所述顶板(11)及底板(12)左右侧相连且垂直设置的侧壁(13);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之间、使所述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形成一上容置空间(10)及一下容置空间(20)的隔板(14);

所述上容置空间(10)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开口(15),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开口(16),所述第一开口(15)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顶板(11)底端面向下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一引导块(111),而所述第二开口(16)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隔板(14)顶端面向上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二引导块(141),所述第一引导块(111)与所述第二引导块(141)之间,设置有一由所述顶板(11)底端面朝所述第一开口(15)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一棘齿(112)、以及一由所述隔板(14)顶端面朝所述第二开口(16)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二棘齿(142);

所述下容置空间(20)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开口(17),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开口(18),所述第三开口(17)处设置有一由所述底板(12)顶端面向上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三引导块(121),而所述第四开口(18)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隔板(14)底端面向下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四引导块(143),所述第三引导块(121)与所述第四引导块(143)之间,设置有一由所述底板(12)顶端面朝所述第三开口(17)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三棘齿(122)、以及一由所述隔板(14)底端面朝所述第四开口(18)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四棘齿(1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齿(112)顶端面与所述顶板(11)底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齿(142)底端面与所述隔板(14)顶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棘齿(122)底端面与所述底板(12)顶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三间隙(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棘齿(144)顶端面与所述隔板(14)底端面之间具有一第四间隙(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前端分别各向外凸出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凸壁(19)。

7.一种环保扎束带,其包括:

一束带头(1);以及

一与所述束带头(1)连接的束带(2);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2)顶端面具有数格等间距排列设置的齿沟(21),所述齿沟(21)前、后两侧及左、右两侧具有相连且朝上垂直的壁面(22),所述壁面(22)与所述齿沟(21)表面呈90度夹角,且所述束带(2)底端面两侧边缘凸出有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凸条(23)及第二凸条(24),所述第一凸条(23)与所述第二凸条(24)之间具有一横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束带(2)底端面中央的凹槽(25)。

8.一种环保扎束带,其包括:

一束带头(1);以及

一与所述束带头(1)连接的束带(2);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头(1)包括有一顶板(11);一与所述顶板(11)对应设置的底板(12);两个与所述顶板(11)及底板(12)左右侧相连且垂直设置的侧壁(13);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之间、使所述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形成一上容置空间(10)及一下容置空间(20)的隔板(14);

所述上容置空间(10)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开口(15),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开口(16),所述第一开口(15)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顶板(11)底端面向下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一引导块(111),而所述第二开口(16)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隔板(14)顶端面向上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二引导块(141),所述第一引导块(111)与所述第二引导块(141)之间,设置有一由所述顶板(11)底端面朝所述第一开口(15)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一棘齿(112)、以及一由所述隔板(14)顶端面朝所述第二开口(16)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二棘齿(142);

所述下容置空间(20)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开口(17),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开口(18),所述第三开口(17)处设置有一由所述底板(12)顶端面向上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三引导块(121),而所述第四开口(18)处设置有一由所述隔板(14)底端面向下凸出为半弧形状的第四引导块(143),所述第三引导块(121)与所述第四引导块(143)之间,设置有一由所述底板(12)顶端面朝所述第三开口(17)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三棘齿(122)、以及一由所述隔板(14)底端面朝所述第四开口(18)处的方向斜向凸出的第四棘齿(144);

所述束带(2)顶端面具有数格等间距排列设置的齿沟(21),所述齿沟(21)前、后两侧及左、右两侧具有相连且朝上垂直的壁面(22),所述壁面(22)与所述齿沟(21)表面呈90度夹角,且所述束带(2)底端面两侧边缘凸出有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凸条(23)及第二凸条(24),所述第一凸条(23)与所述第二凸条(24)之间具有一横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束带(2)底端面中央的凹槽(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齿(112)顶端面与所述顶板(11)底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30),所述第二棘齿(142)底端面与所述隔板(14)顶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40),所述第三棘齿(122)底端面与所述底板(12)顶端面之间具有一第三间隙(50),所述第四棘齿(144)顶端面与所述隔板(14)底端面之间具有一第四间隙(6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前端分别各向外凸出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凸壁(1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