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938发布日期:2019-05-21 20:5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薄膜卷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绕镀膜设备,在装卸膜材时都是通过纯人工的操作或者利用行吊进行操作的,这样会造成装卸膜材时的效率低,并且卷材定位的一致性要靠人去保证,难度大,操作复杂,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人力投入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降低上卸料难度,单人即可操作,提高上卸料效率,在快速上卸料的同时,实现精确定位,保证卷材位置一致。

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包括上车部分和下车部分,所述下车部分包括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上端设有导轨架,导轨架上设有导轨,导轨架与承重框架之间通过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配合连接;所述上车部分设置在导轨上且能沿着导轨移动,上车部分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卷材的承载装置,底座下方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轮,底座上还设有多个定位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框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框架上表面还设有加强板,调节螺杆固定在加强板上,调节螺杆穿过导轨架,在调节螺杆上位于导轨架上下两端均设有调节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臂,支撑臂顶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臂上,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卷材的辊轴。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一端可转动铰接,另一端通过加长螺栓固定,辊轴设置在上支撑在和下支撑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设计科学合理,在下车部分设置导轨,上车部分设置承载装置,并设置滑轮,卷材安装到承载装置上后,通过滑轮推入镀膜仓中,并且下车部分导轨架高度可调,方便定位,保证上料位置一致性,极大的提高了上卸料效率,一个人即可完成上卸料,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车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车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放卷上卸料设备,包括包括上车部分1和下车部分2,所述下车部分2包括承重框架21,承重框架21上端设有导轨架22,导轨架22上设有导轨23,导轨架22与承重框架21之间通过调节螺杆24和调节螺母25配合连接,通过调节螺母25,导轨架22与承重框架21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调节;所述上车部分1设置在导轨23上且能沿着导轨23移动,上车部分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卷材的承载装置12,底座11下方设有与导轨23匹配的滑轮13,底座11上还设有多个定位螺杆14。使用时,先将卷材安装到承载装置上,由于是在镀膜仓外安装,没有仓壁遮挡,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母控制导轨高度,使得导轨与镀膜仓高度一致,并且将导轨与镀膜仓内设置的进料轨道相对,这样就可以通过滑轮直接将上车部分推入镀膜仓中,再利用定位螺杆固定,实现上料;卸料的时候也只需要将上车部分拉出即可,再将卷材卸下,简单方便,不需要多人配合即可完成上下料,极大的提高上下料效率,并且上料时完成定位,保证了上料后卷材位置一致,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承重框架底21部设有万向轮26,通过万向轮,下车部分2可以任意移动,一套设备既可以上料也可以下料,节约成本,适用性强。

优选的,所述承重框架21上表面还设有加强板27,调节螺杆24固定在加强板27上,增强结构稳定性,调节螺杆24穿过导轨架22,在调节螺杆24上位于导轨架22上下两端均设有调节螺母25,这样通过调节上下调节螺母,非常方便的调节导轨架位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装置12包括设置在底座11上的两个支撑臂121,支撑臂121顶端设有支撑座122,支撑座12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臂121上,支撑座122上设有用于安装卷材的辊轴123,辊轴123为气胀轴,通过加压充气胀大与卷材卷芯牢固固定;所述支撑座122包括上支撑座1221和下支撑座1222,上支撑座1221和下支撑座1222一端可转动铰接,另一端通过加长螺栓124固定,辊轴123设置在上支撑座1221和下支撑座1222之间,这样通过加长螺栓的控制,可以方便拆卸辊轴,方便卷材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