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332发布日期:2019-07-17 05:49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内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商品或者物品都会用到吸塑内托,但在用的吸塑内托多数都只是在包装内简单的放置而不去固定,当遇到颠簸或者碰撞很可能会导致内托内的产品产生晃动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固定且防止内托产品损坏的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包括把手口,所述把手口位于盒体的两侧中轴线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所述盒体的正面包括卡扣,所述卡扣位于盒体正面顶部设置,所述盒体的顶部包括盖体、主压条、防漏皮袋和辅压条,所述盖体的底部通过转轴与盒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压条的上表面与盖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压条的上表面与盖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压条位于盖体下表面居中设置,所述防漏皮袋的背面与盖体的下表面粘接。

所述盒体的内部包括盒体凹槽、插条、海绵条、薄海绵、条形卡槽、收纳盒和支撑条,所述盒体凹槽位于盒体内部开设,所述盒体凹槽的右侧表面与插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的背面与盒体凹槽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的正面与海绵条的背面,所述海绵条的表面与收纳盒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薄海绵的下表面与盒体凹槽的内壁底部粘接,所述条形卡槽位于盒体顶部右侧开设,所述收纳盒的右侧包括辅压槽、空心卡条和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收纳盒的表面右侧中轴线处开设,所述空心卡条的左侧与收纳盒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压槽位于空心卡条的内壁开设,所述收纳盒的右侧包括主压槽,所述主压槽的右侧与收纳盒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的内壁包括点状凸起和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位于收纳盒的内壁开设,所述点状凸起位于收纳腔的内壁均匀设置,所述辅压条的表面与辅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主压条的表面与主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槽的内壁与插条的表面插接,所述收纳盒的底部与薄海绵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收纳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纳盒以主压槽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主压条和辅压条所在位置与主压槽和辅压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盒体顶部与盖体的下表面卡接,所述收纳盒的顶部与防漏皮袋的正面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压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压条以主压条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盒体凹槽以主压槽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分为两组,每组各四个支撑条,四个支撑条以收纳盒的中轴线为对称前后设置,两组支撑条以主压槽的中轴线为对称在盒体凹槽的内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皮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漏皮袋以主压条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凹槽的内壁和收纳盒的两侧倾斜有一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通过在盖体下表面设置防漏皮袋,从而达到了防止收纳盒内的物品泄露的目的,通过在盖体设置主压条和辅压条,在盒体设置主压槽和辅压槽,盒体凹槽内设置插条,从而解决了收纳盒在盒体内容易晃动的问题。

2、该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通过在盒体凹槽的内壁顶部所述薄海绵,从而达到了对收纳盒的减震保护的目的,通过在收纳盒内壁设置点状凸起,从而解决了收纳盒内物品与收纳盒之间粘接过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俯视图。

其中,1盒体、2盒体凹槽、3插条、4条形卡槽、5主压条、6盖体、7插槽、8收纳腔、9点状凸起、10收纳盒、11空心卡条、12薄海绵、13支撑条、14辅压槽、15主压槽、16辅压条、17海绵条、18防漏皮袋、19把手口、2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吸塑内托,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两侧包括把手口19,把手口19位于盒体1的两侧中轴线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盒体1的正面包括卡扣20,卡扣20位于盒体1正面顶部设置,如此保证盖体6与盒体1之间不会松开,盒体1的顶部包括盖体6、主压条5、防漏皮袋18和辅压条16,盖体6的底部通过转轴与盒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主压条5的上表面与盖体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辅压条16的上表面与盖体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辅压条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压条16以主压条5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主压条5位于盖体6下表面居中设置,防漏皮袋18的背面与盖体6的下表面粘接,防漏皮袋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漏皮袋18以主压条5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如此防止收纳盒10中的物品漏出来。

盒体1的内部包括盒体凹槽2、插条3、海绵条17、薄海绵12、条形卡槽4、收纳盒10和支撑条13,盒体凹槽2位于盒体1内部开设,盒体凹槽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盒体凹槽2以主压槽15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盒体凹槽2的右侧表面与插条3的右侧固定连接,支撑条13的背面与盒体凹槽2的后侧固定连接,支撑条13的正面与海绵条17的背面,支撑条13分为两组,每组各四个支撑条13,四个支撑条13以收纳盒10的中轴线为对称前后设置,如此在收纳盒10与盒体凹槽2之间留有间隙,更容易将收纳盒10取出,两组支撑条13以主压槽15的中轴线为对称在盒体凹槽2的内壁设置,海绵条17的表面与收纳盒10的表面滑动连接,如此防止收纳盒10与支撑条13之间摩擦,影响收纳盒10的外观,薄海绵12的下表面与盒体凹槽2的内壁底部粘接,条形卡槽4位于盒体1顶部右侧开设,收纳盒10的右侧包括辅压槽14、空心卡条11和插槽7,插槽7位于收纳盒10的表面右侧中轴线处开设,空心卡条11的左侧与收纳盒1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辅压槽14位于空心卡条11的内壁开设,收纳盒10的右侧包括主压槽15,主压槽15的右侧与收纳盒1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收纳盒10的内壁包括点状凸起9和收纳腔8,收纳腔8位于收纳盒10的内壁开设,点状凸起9位于收纳腔8的内壁均匀设置,如此在收纳盒10内放置物品时,之间能留有间隙,易取出物品,辅压条16的表面与辅压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主压条5的表面与主压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插槽7的内壁与插条3的表面插接,如此防止收纳盒10在盒体凹槽2内前后晃动,收纳盒10的底部与薄海绵12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收纳盒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纳盒10以主压槽15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主压条5和辅压条16所在位置与主压槽15和辅压槽14的位置分别对应,如此将收纳盒10固定在盒体凹槽2内,防止上下晃动,盒体1顶部与盖体6的下表面卡接,收纳盒10的顶部与防漏皮袋18的正面粘接,盒体凹槽2的内壁和收纳盒10的两侧倾斜有一定角度。

将收纳盒10的放进盒体1内开设的盒体凹槽2,将盖体6合上,盖体6上的主压条5和辅压条16会将收纳盒10上的空心卡条11压入主压槽15和辅压槽14,收纳盒10两侧插槽7也会与盒体凹槽2的插条3插接,如此,及那个收纳盒10稳定的固定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