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159发布日期:2019-07-17 05:5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气管式吊具作为一种快速、安全、方便的自动化设备,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将真空泵或真空鼓风机作为真空源,在吸盘端产生真空,从而将各种工件牢牢吸起,并通过可回转的机械臂将工件搬运到指定位置。

气管式吊具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手柄来控制系统的真空量。现有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操作复杂、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以实现物料的准确定位,同时,现有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者在操作工程中易出现劳损。

亟需一种操作简单、设备轻巧、搬运过程中不易造成操作者劳损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操作简单、设备轻巧、搬运过程中不易造成操作者劳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包括真空腔、控制腔、前把手、后把手、拨杆、连接板;所述真空腔的上部与提升气管相连通,所述真空腔与所述控制腔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前把手为弯折的U形结构,包括前把手手握段和两个前把手固定段,两个所述前把手固定段分别固定于所述真空腔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后把手包括两个后把手固定段和一个后把手手握段,所述后把手固定段为J形结构,所述后把手手握段为直线形结构,所述后把手手握段连接两个所述后把手固定段的长段端点,两个所述后把手固定段的短段端点分别固定于所述控制腔的侧面;所述拨杆由一个弯折的U形结构和一个U形结构复合而成,所述拨杆固定于所述控制腔的侧面上;所述真空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调整旋钮,所述真空腔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气板,所述真空腔的下表面设置有减压阀;所述控制腔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排气塞,所述控制腔的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控制旋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腔为气管式吊具的负压存储腔,用于实现提升气管的伸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腔为控制机构集成;

较佳地,为了保护所述控制腔,实现控制腔内元件与外界的隔离,所述控制腔上覆盖有控制腔盖,所述控制腔盖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面,起到隔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把手作用在于方便操作人员的控制,使整个气管式吊具的操作更加精准;

较佳地,所述前把手固定段通过前把手夹板和螺栓固定于所述真空腔的侧面,所述前把手夹板的末端设置有前把手封头,所述前把手封头用于封闭所述前把手固定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把手的作用在于实现操作人员的控制、调整,通过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结构设置实现搬运过程中操作者的劳损;

较佳地,所述后把手固定段通过后把手夹板和螺栓固定于所述控制腔的侧面,所述后把手夹板的末端设置有后把手封头,所述后把手封头用于封闭所述后把手固定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拨杆作用在于通过控制出气大小实现工件的抓取和释放;操作过程中,上下拨动拨杆,使设备吸盘对准物料,当吸附物料时,上拨拨杆方能提取物料;当释放物料时,将物料对准下料位置,下拨拨杆使物料下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板的作用在于实现真空腔和所述控制腔的连接;

较佳地,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所述真空腔和控制腔的密封性,所述真空腔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控制腔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提升气管为气管式吊具的主体部分,所述提升气管为本领域常规,通过提升气管的伸缩实现物料的抓取和释放;

较佳地,为了使所述提升气管和所述真空腔之间形成缓冲区域,在所述提升气管和所述真空腔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防止弹簧弹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整旋钮用于调整空载时提升气管的高度,所述调整旋钮的最前端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用于实现所述调整旋钮的限位;

较佳地,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所述调整旋钮与所述真空腔之间的密封性,所述调整旋钮与所述真空腔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橡胶垫圈和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气板用于排放所述真空腔内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压阀用于实现所述真空腔的减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气塞设置于所述控制腔的上表面,以作为气体的出口;

较佳地,为了便于调整所述排气塞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所述排气塞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控制腔的上表面,所述排气塞的上表面与所述螺栓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整旋钮设置于所述控制腔的上表面,所述控制旋钮用于实现气管式吊具在重载时的压力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者在使用气管式吊具搬运物料时,首先,调节调整旋钮使气管式吊具悬空至指定位置,吊具吸盘连接减压阀螺丝;其次,使用左手握住真空腔前把手,右手握住控制腔后把手,上下拨动拨杆,使吊具吸盘对准物料,吸附物料时,上拨拨杆提取物料,调节控制旋钮,使物料悬空至指定位置,对准下料位置,下拨拨杆释放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的结构设置满足人体力学要求,操作简单、设备轻巧、搬运过程中不易造成操作者劳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真空腔; 11、前把手;

12、调整旋钮; 13、减压阀;

14、前把手夹板; 15、弹簧;

16、锁紧装置; 17、排气板;

2、控制腔; 3、连接板;

21、后把手; 22、拨杆;

23、控制旋钮; 24、排气塞;

25、后把手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包括真空腔1、控制腔2、前把手11、后把手21、拨杆22、连接板3;真空腔1的上部与提升气管相连通,真空腔1与控制腔2通过连接板3相连;前把手11为弯折的U形结构,包括前把手手握段和两个前把手固定段,两个前把手固定段分别固定于真空腔1的两个侧面上;后把手21包括两个后把手固定段和一个后把手手握段,后把手固定段为J形结构,后把手手握段为直线形结构,后把手手握段连接两个后把手固定段的长段端点,两个后把手固定段的短段端点分别固定于控制腔2的侧面;拨杆22由一个弯折的U形结构和一个U形结构复合而成,拨杆22固定于控制腔2的侧面上;真空腔1的侧面上设置有调整旋钮12,真空腔1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气板17,真空腔1的下表面设置有减压阀13;控制腔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排气塞24,控制腔2的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控制旋钮23。

本实施例中,真空腔1为气管式吊具的负压存储腔,用于实现提升气管的伸缩;控制腔2为控制机构集成;

为了保护控制腔2,实现控制腔2内元件与外界的隔离,控制腔2上覆盖有控制腔盖,控制腔盖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面,起到隔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前把手11作用在于方便操作人员的控制,使整个气管式吊具的操作更加精准;前把手固定段通过前把手夹板和螺栓固定于真空腔1的侧面,前把手夹板14的末端设置有前把手封头,前把手封头用于封闭前把手固定段。

本实施例中,后把手21的作用在于实现操作人员的控制、调整,通过本实施例特殊的结构设置实现搬运过程中操作者的劳损;后把手固定段通过后把手夹板25和螺栓固定于控制腔2的侧面,后把手夹板25的末端设置有后把手封头,后把手封头用于封闭后把手固定段。

本实施例中,拨杆22作用在于通过控制出气大小实现工件的抓取和释放;操作过程中,上下拨动拨杆22,使设备吸盘对准物料,当吸附物料时,上拨拨杆22方能提取物料;当释放物料时,将物料对准下料位置,下拨拨杆22使物料下落。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的作用在于实现真空腔1和控制腔2的连接;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真空腔1和控制腔2的密封性,真空腔1与连接板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控制腔2和连接板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提升气管为气管式吊具的主体部分,提升气管为本领域常规,通过提升气管的伸缩实现物料的抓取和释放;为了使提升气管和真空腔1之间形成缓冲区域,在提升气管和真空腔1之间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16,防止弹簧15弹出。

本实施例中,调整旋钮12用于调整空载时提升气管的高度,调整旋钮12的最前端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用于实现调整旋钮12的限位;较佳地,为了最大限度实现调整旋钮12与真空腔1之间的密封性,调整旋钮12与真空腔1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橡胶垫圈和锁紧螺母。

本实施例中,排气板17用于排放真空腔1内的空气。

本实施例中,减压阀13用于实现真空腔1的减压。

本实施例中,排气塞24设置于控制腔2的上表面,以作为气体的出口;较佳地,为了便于调整排气塞24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排气塞24通过螺栓固定于控制腔2的上表面,排气塞24的上表面与螺栓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

本实施例中,调整旋钮12设置于控制腔2的上表面,控制旋钮12用于实现气管式吊具在重载时的压力调节。

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在使用气管式吊具搬运物料时,首先,调节调整旋钮使气管式吊具悬空至指定位置,吊具吸盘连接减压阀螺丝;其次,使用左手握住真空腔前把手,右手握住控制腔后把手,上下拨动拨杆,使吊具吸盘对准物料,吸附物料时,上拨拨杆提取物料,调节控制旋钮,使物料悬空至指定位置,对准下料位置,下拨拨杆释放物料。

本实施例的气管式吊具控制手柄的结构设置满足人体力学要求,操作简单、设备轻巧、搬运过程中不易造成操作者劳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