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4983发布日期:2019-07-24 10: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智能化的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器控制、安防监控系统、智能背景音乐、智能视频共享、可视对讲系统和家庭影院系统等功能,在智能家居中的垃圾回收设备提高了家居内部的整洁性。

然而传统的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密封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操作灵活方便、稳定性好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包括:外壳;第一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套和第一收纳桶,所述第一收纳桶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套与所述第一收纳桶卡合;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收纳桶一一对应;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座、挡板、发条、驱动轴、收纳套和驱动带,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所述挡板,所述驱动轴固定于所述挡板,所述发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发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套,所述收纳套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带缠绕于所述收纳套,所述驱动带背离所述收纳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盖;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密封盖背离所述驱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限位销钉和第一限位销孔,所述第一限位销孔设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嵌入所述密封盖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连接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销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设于所述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销钉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围杆,且所述围杆与所述密封盖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检修结构,所述检修结构包括第一检修板和第二检修板,所述第一检修板与所述密封盖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端,所述第一检修板的顶端设有所述围杆,所述第二检修板与所述第一检修板设于所述外壳的相邻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修板与第二收纳结构设于所述外壳的相邻的侧壁,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包括拉杆、第二限位套和第二收纳桶,所述第二收纳桶与所述第二检修板设于所述外壳的相邻侧壁,所述第二收纳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桶与所述第二限位套卡合,所述第二收纳桶背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所述拉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销孔、卡块和驱动弹簧,所述第三限位销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套设于所述第二收纳桶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收纳桶背离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驱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纳桶连接于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销钉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销钉贯穿于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第二收纳桶,所述第二限位销钉与所述第三限位销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销钉,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销孔,所述第二限位销孔设于所述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销钉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销钉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销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销钉靠近所述密封盖的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四角处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外壳卡合,且所述外壳的周向棱角处为弧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所述外壳配合所述密封盖的使用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的密封性,防止了所述第一收纳桶的内部垃圾散发的气体外泄影响室内环境,按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所述第一限位销钉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脱离,所述发条收缩带动所述收纳套转动,所述驱动带缠绕于所述收纳套,所述密封盖在所述驱动带的拉力作用下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销钉的方向滑动,便于快速的高效的将垃圾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桶的内部,同时与所述第一收纳桶卡合的所述第一限位套便于固定垃圾袋,有效的保护了所述第一收纳桶内部的整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收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第一收纳结构,21、第一限位套,22、第一收纳桶,3、密封结构,31、推杆,32、密封盖,4、驱动结构,41、固定座,42、挡板,43、发条,44、驱动轴,45、收纳套,46、驱动带,5、第一限位结构,51、第一复位弹簧,52、第二限位销孔, 53、第一限位销钉,54、第一限位销孔,6、围杆,7、检修结构,71、第一检修板,72、第二检修板,8、第二收纳结构,81、拉杆,82、第三限位销孔,83、第二限位套,84、第二收纳桶,84、卡块,86、驱动弹簧,9、第二限位结构,91、第二限位销钉,92、第二复位弹簧,9a、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收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所示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C 部放大示意图。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包括:外壳1;第一收纳结构2,所述第一收纳结构2设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收纳结构2包括第一限位套21和第一收纳桶22,所述第一收纳桶22 设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套21与所述第一收纳桶22卡合;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结构3设于所述外壳1,所述密封结构3 包括密封盖32,所述密封盖32与所述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盖 32与所述第一收纳桶22一一对应;驱动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4设于所述外壳1,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固定座41、挡板42、发条43、驱动轴44、收纳套45和驱动带46,所述固定座41固定于所述外壳 1,所述固定座41上设有所述挡板42,所述驱动轴44固定于所述挡板42,所述发条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轴44,所述发条4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套45,所述收纳套45与所述挡板4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带46缠绕于所述收纳套45,所述驱动带46背离所述收纳套4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盖32;第一限位结构5,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固定于所述密封盖32背离所述驱动带46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包括第一复位弹簧51、第一限位销钉53和第一限位销孔54,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设于所述外壳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1嵌入所述密封盖32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连接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 51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的内部。

所述密封结构3还包括推杆31,所述推杆31设于所述密封盖32 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的一端,便于驱动所述密封盖32,使操作更加便捷。

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围杆6,且所述围杆6与所述密封盖32 设于所述外壳1的同一端,便于在所述围杆6的内部的所述第一检修板71上放置盆栽,使设备更加美观。

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检修结构7,所述检修结构7包括第一检修板71和第二检修板72,所述第一检修板71与所述密封盖32设于所述外壳1的同一端,所述第一检修板71的顶端设有所述围杆6,所述第二检修板72与所述第一检修板71设于所述外壳1的相邻的侧壁,当设备需要清理检修时拆卸所述第一检修板71与所述第二检修板72对设备进行检修清理。

所述第二检修板72与第二收纳结构8设于所述外壳1的相邻的侧壁,所述第二收纳结构8包括拉杆81、第二限位套83和第二收纳桶84,所述第二收纳桶84与所述第二检修板72设于所述外壳1的相邻侧壁,所述第二收纳桶84与所述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桶84与所述第二限位套83卡合,所述第二收纳桶84背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所述拉杆81,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收纳,同时所述第二限位套83便于固定垃圾袋,提高了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内部的整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纳结构8还包括第三限位销孔82、卡块85和驱动弹簧86,所述第三限位销孔82与所述第二限位套83 设于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收纳桶84背离所述拉杆81的一端设有所述卡块85,所述卡块85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有所述驱动弹簧86,便于实现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自动滑出,使放置垃圾更加智能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纳桶84连接于第二限位结构 9,所述第二限位结构9包括第二限位销钉91和第二复位弹簧92,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贯穿于所述外壳1延伸至所述第二收纳桶84,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与所述第三限位销孔8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9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92 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1,便于控制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开启与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还包括第二限位销孔52,所述第二限位销孔52设于所述密封盖32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 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销孔52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靠近所述密封盖32的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结构,便于通过所述密封盖32控制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开启。

所述外壳1的底端四角处设有防滑垫9a,所述防滑垫9a与所述外壳1卡合,且所述外壳1的周向棱角处为弧面结构,使结构更加稳固,防止设备与地板接触,造成地板磨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按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脱离,所述发条43收缩带动所述收纳套45转动,所述驱动带46缠绕于所述收纳套45,所述密封盖32在所述驱动带46 的拉力作用下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的方向滑动,当所述推杆 31与所述第一检修板71限位时,将垃圾放入所述第一收纳桶22的内部,垃圾放入后通过所述推杆31推动所述密封盖32沿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 限位时,所述密封盖32与所述外壳1密封,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 22的密封性,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当更换垃圾袋时,拔出所述第一限位套21更换垃圾袋,所述第一限位套21的设置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的整洁性。

按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脱离,所述发条43收缩带动所述收纳套45转动,所述驱动带46缠绕于所述收纳套45,所述密封盖32在所述驱动带46的拉力作用下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的方向滑动,当所述推杆31与所述第一检修板71限位时,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92的收缩力作用下滑入所述第二限位销孔52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与所述第二收纳桶84脱离,所述驱动弹簧86驱动所述第二收纳桶84沿背离所述外壳1方向滑动,使所述第二收纳桶84滑出,将垃圾放入所述第一收纳桶22或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内部,便于将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垃圾放入后通过所述推杆31推动所述密封盖32沿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方向滑动,同时通过所述拉杆81驱动所述第二收纳桶84滑入所述外壳1的内部,当所述第一限位销钉 53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54限位时,所述密封盖32与所述外壳1密封,所述第二限位销钉91与所述第三限位孔82限位,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和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密封性,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当更换垃圾袋时,拔出所述第一限位套21与所述第二限位套83更换垃圾袋,所述第一限位套21与所述第二限位套83的设置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与所述第二收纳桶84的整洁性。

当设备需要清理检修时拆卸所述第一检修板71与所述第二检修板72对设备进行检修清理,还可在所述围杆6的内部的所述第一检修板71上放置盆栽,使设备更加美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垃圾回收设备,所述外壳1 配合所述密封盖32的使用提高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的密封性,防止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的内部垃圾散发的气体外泄影响室内环境,按动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与所述第一限位销孔 54脱离,所述发条43收缩带动所述收纳套45转动,所述驱动带46 缠绕于所述收纳套45,所述密封盖32在所述驱动带46的拉力作用下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销钉53的方向滑动,便于快速的高效的将垃圾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桶22的内部,同时与所述第一收纳桶22卡合的所述第一限位套21便于固定垃圾袋,有效的保护了所述第一收纳桶22内部的整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