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868发布日期:2019-06-13 11:2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特别涉及一种叉车车架。



背景技术: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使“万能搬运工”——叉车的作用日益凸显,叉车包括有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滚轮及车架后端的配重结构,目前的叉车车架存在体积大,结构不紧凑,造成叉车整体体积大的缺点,针对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对叉车车架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紧凑的叉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车车架,包括有底板及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底板的前端设有前隔板,后端设有后隔板,前隔板、侧板、底板及后隔板形成腔体,车架的前端设有油缸固定装置,后端设有配重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油缸固定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于两侧板前端顶部的油缸固定支座及设于油缸固定支架上的油缸固定座,所述的油缸固定支座包括有竖直的设有侧板顶部的两个支座侧板及连接支座侧板顶部的固定板,所述的油缸固定座设于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侧板前端设有前桥固定侧板,前桥固定侧板与前隔板连接,且前桥固定侧板与侧板平行,侧板与前桥固定侧板之间通过挡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前桥固定侧板与侧板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油缸固定支架设于支撑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挡泥板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配重机构包括有后桥固定板及配重挂钩,后隔板上设有开口,生桥固定板一端处于空腔内且两侧与侧板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穿过开口处于空腔外,配重挂钩设于后桥固定板的两侧并与后隔板连接,所述的后桥固定板与侧板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配重固定板,配重固定板与配重挂钩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两侧板后端分别设有后轮侧板,后轮侧板设于后桥固定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侧板上设侧板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前隔板及后隔板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车架设置前隔板及后隔板,前隔板、后隔板与侧板及底板形成腔体,腔体用于安装控制叉车运行的控制系统,而车架的前端用于固定油缸,后端用于安装配重结构,控制系统,油缸及配重结构通过前隔板及后隔板隔开,相互不干扰,且整体结构紧凑,使得车架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叉车车架,包括有底板1及设于底板1两侧的侧板2,底板1的前端设有前隔板11,后端设有后隔板12,前隔板11、侧板2、底板1及后隔板12形成腔体13,车架的前端设有油缸固定装置3,后端设有配重机构4。上述方案中,由于在车架设置前隔板11及后隔板12,前隔板11、后隔板12与侧板2及底板1形成腔体13,腔体13用于安装控制叉车运行的控制系统,而车架的前端用于固定油缸,后端用于安装配重结构,控制系统,油缸及配重结构通过前隔板及后隔板隔开,相互不干扰,且整体结构紧凑,使得车架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实用。

所述的油缸固定装置3包括有对称设置于两侧板2前端顶部的油缸固定支座31及设于油缸固定支座31上的油缸固定座32,所述的油缸固定支座31包括有竖直的设有侧板2顶部的两个支座侧板及连接支座侧板顶部的固定板,所述的油缸固定座32设于固定板上。通过上述设置,将油缸固定在油缸固定支座31上并通过油缸固定座32固定,结构简单。

所述的侧板2前端设有前桥固定侧板21,前桥固定侧板21与前隔板11连接,且前桥固定侧板21与侧板2平行,侧板2与前桥固定侧板21之间通过挡泥板22连接。挡泥板22起挡泥作用,防止泥土溅到车架上。

所述的前桥固定侧板21与侧板2顶部通过支撑板23连接,油缸固定支座31设于支撑板23上方。这样设置后,相当于油缸设置在前轮上方,这样避免增加车架的长度用于安装油缸,压缩了车架的整体长度,且与控制系统部件通过前隔板隔开,在增加了整体紧凑型的同时,增加了稳定性。

所述的挡泥板22呈弧形。

所述的配重机构4包括有后桥固定板41及配重挂钩42,后隔板12上设有开口43,后桥固定板41一端处于空腔13内且两侧与侧板2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穿过开口43处于空腔13外,配重挂钩42设于后桥固定板41的两侧并与后隔板12连接,所述的后桥固定板41与侧板2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配重固定板44,配重固定板44与配重挂钩42焊接。配重结构4主要起稳定作用,这样设置后,在车架后设置了配重挂钩4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配重挂钩42上悬挂配重块,以保持车架的稳定。这样设置后,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所述的两侧板2后端分别设有后轮侧板5,后轮侧板5设于后桥固定板41下方。

所述的侧板2上设侧板加强筋6。加强筋6的设置,增加车架的整体强度。

所述的前隔板11及后隔板12上设有安装孔7。安装孔用于安装控制系统。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