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559发布日期:2019-10-19 03:3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纸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纸盘。



背景技术:

投票是实现民主选举与企业管理民主化常用的工具之一。选举时,一般由具有选举权的人员填写被选举人,然后投入一个密封的箱体内,然后再由专人打开该密封的箱体并进行唱票,计算票数。这种传统的人工计票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人工计票方法不具备透明性,容易作弊让人对选举结果产生怀疑;其次,人工计票方法容易产生假票或一人多投的问题;并且,人工计票方法的计票统计工作非常烦琐。

为此,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阅读机应运而生。随着高速图像采集设备的发展,现有的阅读机的阅读速度已经达到了140页/分钟,每批次扫描的选票量超过300页。并且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在扫描选票的同时,对不同内容的选票进行图像筛检分拣。由于阅读机自身阅读选票时需要一定反应时间,因此进行图像筛检分拣的选票分拣模块设计得较长,一般来说,如果是A4大小的选票,选票分拣模块的长度将长达630mm左右。如果是A3大小的选票,那么选票分拣模块的长度还会增加,再加上用于储存选票的接纸盘,那么整个设备的长度将更长,如果接纸盘不能折叠,势必引起运输的不方便,甚至损坏强度较弱的接纸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接纸盘不能折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接纸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接纸盘,包括:

接纸部,所述接纸部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多个板体,在位于最外侧的板体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对应的板体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与对应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角度限位结构,使得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位于最内侧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与对应的板体转动连接,且第二挡板与对应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角度限位结构,使得第二挡板的转动角度被限制;

收纳部,在所述收纳部上开设有竖向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轴,使得两个所述伸缩板的前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转轴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的侧壁的顶部开设有轨迹槽,使得位于顶部的伸缩板先向上再向前移动;在所述凹槽的槽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使得所述选票经所述第一缺口进入位于顶部的伸缩板中或经所述第二缺口进入位于底部的伸缩板中;在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分别限制两个所述伸缩板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在位于最内侧的板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容纳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挡板上固定有向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延伸的第一卡柱,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柱过盈配合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在位于最外侧的板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容纳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有向所述第二容纳槽延伸的第二卡柱,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柱过盈配合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长条槽以及设于该长条槽内的限位凸块;在所述限位凸块抵靠在所述长条槽的一端时,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被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块具有弹性,且在所述限位凸块上设置有倒角结构,使得在外部作用力下,相邻两个板体分离。

进一步地,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使得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阻尼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结构包括一端固定且另一端自由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使得相邻两个板体之间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伸缩板和轨迹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接纸盘在折叠后呈扁平状,方便收纳和运输,同时不容易损坏;其次,通过设置容纳挡板容纳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接纸盘折叠后的占地空间进一步减小;并且,通过设置阻尼结构,使得伸缩板的长度可调,适应不同长度的选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纸盘在折叠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接纸盘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接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接纸盘在折叠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接纸盘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纸部;11-第二档板;111-第一卡柱;12-伸缩板;121-第二容纳槽;1212-第二卡槽;122-避让缺口;123-第二弹片;124-第一容纳槽;1241-第一卡槽;125-第一弹片;126-限位凸块;127-长条槽;128-手指避让孔;13-第一挡板;131-第二卡柱;2-收纳部;21-第一缺口;22-第三档板;23-第二缺口;24-限位件;25-转轴;26-第一侧板;27-第二侧板;28-轨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接纸盘,包括:

接纸部1,所述接纸部1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伸缩板12;所述伸缩板12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多个板体,在位于最外侧的板体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3的底部与对应的板体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13与对应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角度限位结构,使得每个所述第一挡板13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位于最内侧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1;所述第二挡板11的底部与对应的板体转动连接,且第二挡板11与对应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角度限位结构,使得第二挡板11的转动角度被限制;

收纳部2,在所述收纳部2上开设有竖向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轴25,使得两个所述伸缩板12的前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转轴25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的侧壁的顶部开设有轨迹槽28,使得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先向上再向前移动;在所述凹槽的槽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21和第二缺口23,使得所述选票经所述第一缺口21进入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中或经所述第二缺口23进入位于底部的伸缩板12中;在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分别限制两个所述伸缩板12转动角度的限位件24。

工作原理:

当需要收纳接纸盘时,首先将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1向下翻转,使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1分别与对应的板体平行,然后将伸缩板12合拢,再将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沿轨迹槽28向上再向前移动,同时旋转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使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大致呈竖向状态,最好旋转位于底部的伸缩板12,使位于底部的伸缩板12也大致呈竖向状态,即使本实用新型的接纸盘被折叠,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伸缩板12与凹槽相对固定,如图3和4所示,在最外侧的板体朝向凹槽的侧壁的一侧设有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第二弹片123,从而使得本接纸盘折叠后,第二弹片123紧贴在凹槽的侧壁上,实现伸缩板12与凹槽之间的相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称的“上”、“下”是指,本接纸盘在工作状态时,远离地面的一方为上,靠近地面的一方为下;本文中所称的“前”、“后”是指,本接纸盘在工作状态时,选票从前往后移动进入接纸部1中;本文所称的“左”、“右”是指,本接纸盘在工作状态时,从“后”向“前”看去,左手边为左,右手边为右。

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收纳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6和第二侧板27,在第一侧板26和第二侧板27之间固接有第三挡板22,第一侧板26、第二侧板27和第三档板22形成所述凹槽,即第一侧板26、第二侧板27相当于凹槽的两个侧壁,第三挡板22相当于凹槽的槽底部。在第三挡板22上开设有所述第一缺口21和第二缺口23。本实例中的限位件24为第三挡板22向后弯折的弯折部。在第一侧板26和第二侧板27上均对应开设有所述轨迹槽28,本实施例中的轨迹槽28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段和横向段,且横向段位于竖向段的顶部,从而实现位于顶部的伸缩板12先向上再向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板体的个数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板体设置有三个,为方便说明,做如下定义:位于最外侧的板体为第一板体,位于最内侧的板体为第三板体,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的板体为第二板体。如图1和3所示,第二板体插接在第一板体内,第三板体插接在第二板体内,为方便将伸缩板12展开,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体的后端和第二板体的后端均开设有避让缺口122,以方便用手捏住第三板体,从而将伸缩板12展开。可以理解的是,当板体数量多于三个时,除最内侧的板体外,其余板体的后端均开设所述避让缺口1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3,用于防止选票沿左右方向飞出伸缩板12。在第三板体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二挡板11,以防止选票向后飞出伸缩板12。为减小选票对第二挡板11的冲击力,可以在第二挡板11的前端固定缓冲元件(图中未示出),例如橡胶垫或者海绵等。在接纸部1处于展开状态时,即图3所示的状态,第一挡板13与第一板体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挡板11与第三板体之间的夹角均不作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可以是90~120°。在这里的夹角是指,挡板的板面与板体的板面之间的二面角。第一角度限位结构和第二角度限位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结构:1、挡板与板体之间阻尼转动,即在挡板与板体之间增加阻尼,例如可以在挡板与板体之间增加橡胶垫等增大挡板转动阻力的零件,以实现挡板与板体之间的阻尼转动;2、在板体上固定一挡块,使挡板抵靠在该挡块上,实现限制挡板的转动角度,这种方式的结构已公开在中国专利CN201720290743.6一种出纸仓设有侧板的智能计票一体机中,即该专利中的三号限位组件。

如图2和3所示,为使折叠后的伸缩板12的占地面积更加小,本实施例中,在位于最内侧的板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挡板11的第一容纳槽124。为使第二挡板11折叠后能够固定,方便操作,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挡板11上固定有向所述第一容纳槽124的侧壁延伸的第一卡柱111,在所述第一容纳槽124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柱111过盈配合的第一卡槽1241。

如图2和3所示,为使折叠后的伸缩板12更加扁平化,本实施例中,在位于最外侧的板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挡板13的第二容纳槽121。为使第一挡板13折叠后能够固定,方便操作,如图图2和3所示,在所述第一挡板13上固定有向所述第二容纳槽121延伸的第二卡柱131,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柱131过盈配合的第二卡槽1212。为方便打开第一挡板13,如图2所示,在第二容纳槽121的侧壁开设有手指避让孔128。

如图5、6和7所示,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一方面,在伸缩板12展开时,限位结构限制了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另一方面,在展开伸缩板12时,只需拉动最内侧的板体即可将整个伸缩板12展开,方便操作。具体地,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包括长条槽127以及设于该长条槽127内的限位凸块126;在所述限位凸块126抵靠在所述长条槽127的一端时,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被限制。

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块126具有弹性,且在所述限位凸块126上设置有倒角结构,使得在外部作用力下,相邻两个板体分离。从而,方便伸缩板12的组装和制造。所述外部作用力是指操作者施加大于展开伸缩板12的作用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使得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阻尼滑动连接。从而使得两个板体的伸缩长度可以调节,使得伸缩板12适应不同长度的选票。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阻尼结构包括一端固定且另一端自由的第一弹片125;所述第一弹片125使得相邻两个板体之间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