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酒陶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598发布日期:2019-05-31 21:41阅读:1762来源:国知局
储酒陶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酒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酒陶坛。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小口为坛,大口为缸,陶坛是一种传统的储酒容器。陶坛的透气性较好,所含的多种金属元素在储存过程中溶于酒体,对酒体的老熟有促进作用。陶坛的材质稳定性高,不易氧化变质,而且耐酸、耐碱、抗腐蚀,因此陶坛在我国白酒企业被广泛应用于储存优质高档基础酒。

陶坛容器容积较小,一般为200kg~1000kg。陶坛储酒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陶坛在烧结过程中形成了微孔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储酒过程中形成毛细管,将外界的氧气缓慢地导入酒体中,促进基础酒的酯化和其它氧化还原反应,使酒质逐渐变好。二是陶土本身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在储酒过程中逐渐溶于酒体,与酒体中的香味成分尤其是酯类物质发生络合反应,对酒体形成胶体溶液、陈酿老熟有促进作用,因此陶坛在白酒企业大量、广泛地使用。

目前,陶坛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采用宣纸或者棉布的传统方式进行封坛。传统封坛方式费时费力,取酒及转酒也操作繁琐,存在着诸多不便,主要包括以下缺点:第一、使用宣纸时,每次开坛操作时都必须将宣纸损坏,使宣纸的使用成为一次性的,造成很大的损耗。第二、由于宣纸和棉布封坛方式的特殊性,每次取样均要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操作,大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第三、由于藏酒洞库湿度大,用于封坛的宣纸或者棉布很容易浸湿,造成破损,缩短了宣纸和棉布的使用周期,增加成本,还影响酒质。第四、藏酒洞库阴暗潮湿,有大量的微生物繁殖,封坛时使用的棉布并不是一次性使用,长期使用容易造成棉布的污染,有可能会污染陶坛中存储的酒样。第五、由于宣纸或者棉布容易破损,储藏期间,必须定期对每个容器进行检查,工序繁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酒陶坛,解决通过宣纸或棉布封坛存在易耗品的消耗大、不便于取样及转酒,以及容易影响酒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储酒陶坛,包括坛体、以及与坛体适配的坛盖,坛体的坛口与坛盖外边缘之间设置适配的卡位结构,坛盖上设置取样孔,取样孔内设置密封塞。

坛盖放置于坛口,坛盖与坛口配合,卡位结构用于避免坛盖从坛口滑落。具体的:所述卡位结构为:坛体的坛口边缘内侧设置挂台,挂台与坛盖的边缘适配,坛盖的边缘能放置于挂台内;或者,所述卡位结构为:坛盖边缘下侧设置扣台,扣台与坛体的坛口适配,坛盖的扣台能扣合于坛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坛体的挂台外侧的坛口设置漏水缺口或漏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坛体的坛口呈圆形,坛盖的边缘也呈圆形,坛盖呈凸起式或下凹式。

进一步的是:所述坛盖的外侧设置至少一个把手。

进一步的是:所述坛体的坛口和坛盖的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软质垫圈。具体的,所述软质垫圈为硅胶垫,硅胶垫镶嵌连接于坛盖的扣台或坛体的挂台。

进一步的是:所述坛盖的中心设置直径为5cm的取样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塞的上端的直径大于取样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塞上端设置指环孔。

具体的:所述密封塞为硅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酒陶坛的坛盖非一次性消耗品,坛盖可反复使用,显著节约陶坛储酒过程易耗品宣纸和棉布的消耗,降低企业成本。取样时,仅需要打开取样孔进行操作,取样后将密封塞盖上即可。转酒时,仅需打开坛盖,就可马上进行操作,缩短转酒操作时间,提高了转酒效率。储酒陶坛的坛盖相对稳定,不易损坏,可避免异物掉入陶坛影响酒质,并且日常维护工作减少,节约了人工成本。坛体的坛口与坛盖外边缘之间设置适配的卡位结构,可避免坛盖从坛口滑落。

卡位结构为坛口边缘内侧设置挂台,坛口可将坛盖包围,不仅便于坛盖的准确就位,还可避免坛盖滑落。卡位结构为坛盖边缘下侧的扣台,坛盖可扣于坛口,便于坛盖就位和固定。坛体和坛盖之间设置软质垫圈,软质垫圈具有缓冲和增强密封性的双重作用。密封塞上端设置指环孔,便于密封塞的取下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酒陶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酒陶坛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酒陶坛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储酒陶坛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坛体1、挂台11、坛盖2、扣台21、密封塞3、指环孔31、软质垫圈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酒陶坛,包括坛体1、以及与坛体1适配的坛盖2,坛体1的坛口与坛盖2外边缘之间设置适配的卡位结构,坛盖2放置于坛口,卡位结构用于避免坛盖2从坛口滑落。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卡位结构为:坛体1的坛口边缘内侧设置挂台11,挂台11在竖向截面上呈L形,坛盖2的边缘与挂台11适配,挂台11用于放置坛盖2的边缘。此时,由于存在坛盖2上的积水从挂台11进入坛体1内的缺点,所以坛体1的挂台11外侧的坛口设置漏水缺口或漏水孔,通过漏水缺口或漏水孔将积水、积灰排出坛体1外。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卡位结构还可以为:坛盖2边缘下侧设置扣台21,扣台21与坛体1的坛口适配,坛盖2的扣台21直接扣合于坛口,避免坛盖2滑落。

为便于坛体1和坛盖2的制作,坛体1的坛口呈圆形,坛盖2的边缘也呈圆形。坛盖2上设置取样孔,取样孔取样孔内设置密封塞3,密封塞3用于封闭取样孔。取样孔优选设置于坛盖2的中心位置,且呈圆形。取样孔的大小以便于取样为宜,例如在坛盖2的中心设置直径为5cm的取样孔。密封塞3封闭取样孔,为避免密封塞3从取样孔落入坛体1,密封塞3的上端的直径大于取样孔的直径。另外,为了便于密封塞3的取出,密封塞3上端可设置指环孔31。密封塞3优选食品级材质,例如密封塞3为硅胶塞。

坛盖2可为平板式、凸起式或下凹式。坛盖2为平板式,即坛盖2的盖体位于一个平面。坛盖2为凸起式,即坛盖2放置于坛体1的坛口后,坛盖2的盖体向上凸起,如图1和图3所示。坛盖2为下凹式,即坛盖2放置于坛体1的坛口1,坛盖2的盖体向下凸起,如图2和图4所示。

为了便于坛盖2的取放,坛盖2的外侧设置至少一个把手。优选的,把手可设置两个。取样孔置于坛盖2的中心,两个把手分布于取样孔的两侧,两个把手轴对称布置。

坛体1和坛盖2之间可垫设软质垫圈4,避免坛体1和坛盖2之间磕碰碎裂。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坛盖2边缘的下侧设置软质垫圈4,此外也可在坛体1的挂台11上侧设置软质垫圈4,或者挂台11上侧和坛盖2边缘的下侧均设置软质垫圈4。另外一种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坛盖2的扣台21下侧设置软质垫圈4,此外也以在坛体1的坛口处设置软质垫圈4,或者扣台21下侧和坛口上侧均设置软质垫圈4。软质垫圈4具有缓冲保护和增强密封性的双重作用,软质垫圈4可粘贴或镶嵌固定。软质垫圈4需确保密闭性和安全性,例如为食品级的硅胶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